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制造”要想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提升产品的品质是根本中的根本。而提升产品品质,不论从哪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来看,都必须要有一批热爱本职、兢兢业业、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但实际上,具有“工匠精神”、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国工匠”在当下凤毛麟角,中国技工缺口达到2200万到3300万的严峻现实呼唤我们正视问题,理顺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机制问题,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
要让“工匠精神”回归,首先需要解决劳动技能教育缺位和异化问题。纵观中国教育的各个环节,技能教育不是基本被边缘化就是已经走样:基础教育中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取消了劳动技能课;高等教育注重教授学生求职技巧却基本不考虑学生职业素养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为了求速度只注重传授技能和流程却忽视了对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潜移默化。缺乏技能教育的劳动者走入社会,不仅缺少劳动习惯,更缺少职业敬畏,对产品的态度也往往是“差不多”就行,产品品质提升靠这样的态度,怎能实现?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转变思路,加强对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个教育阶段,从小培育学生的劳动习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才能打造有可能成为能工巧匠的庞大劳动者队伍,为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打好基础。
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还需要理顺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随着制造业企业人员流动的加剧和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技能人才传承并不如以前那样重视:一方面,“师带徒”式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传承在制造业企业中变得十分罕见,不少技能细节和职业心得难以有效传承;另一方面,过细的岗位职能划分不利于岗位间交流,工人难以针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有效改进。上述两方面情况在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非常普遍,是造成技能人才紧缺的重要原因。要想在企业中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一方面要重新构建“师带徒”的机制,通过“传帮带”,让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把自己的职业心得和技术细节有效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岗位交流和技能培训,给职工了解更多生产环节的机会,融会贯通后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此外,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还需要政府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方面有新的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都需要各级政府在理解精髓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政策来逐步推进。同时,在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方面,各级政府在评选劳动模范、评选科技进步奖项等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向制造业中的能工巧匠们倾斜,激励制造业企业的职工们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能够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发明,化“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培育“工匠精神”的总动员已经发出,我们期待全社会能够共同发力,共同解决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存在的机制问题,为技能人才培养打造肥沃的土壤,相信更多的“大国工匠”将茁壮成长,圆满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