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1日讯 教育与就业,是多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如何把教育均衡落到实处、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布置今年工作任务时强调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表示,这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而作出的重要判断和战略部署。
从2004年至2012年温家宝总理所做的九次政府工作报告,无一例外,全部提到了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关键字一共出现了二十多次。从2004年部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到2006年宣布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11年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2年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示出决策者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关注、体现了决策者对如何科学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理念的不断加深与创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正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制造业工人队伍亟待从“劳务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必将产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都是这一问题的现实反映,这些都亟待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多层次、高级技能型人才予以解决。
如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国际一流的技能型人才,中国网带着相关问题专访了长期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车秀兰代表。
加强政策引导,把一些高等教育专业引向应用型教育
中国网:据媒体报道,春季某地的招聘会上有企业月薪1万元却没招聘到合适技工,有的甚至打出“工资待遇不封顶,关键看你的能力”口号。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结构失衡造成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车秀兰:“用工荒”、“招工难”、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是热议的话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有劳动力结构问题,城乡人口流动问题,产业政策问题,有劳动力管理体系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政策问题等等,总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把板子完全打在教育身上是不合适的。说“用工荒”“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中国教育结构,这样的结论有失偏颇,也是有害的,它会成为许多方面推卸责任的借口,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是我想首先要澄清的。
从就业角度看,教育结构确实需要调整。我们现在每年毕业的本科学生有几百万人,每年毕业的高职学生也有几百万人,为什么企业喊人才缺,学生喊就业难?人才培养结构有问题!它反映出我国的应用型、职业型的教育太弱、太短缺。
2000多所大学都往“天”上奔,专科想升本,本科想变大学,大学争进“211”、“985”,因为有动力,校长的行政级别高、国家的扶持力度大;都不愿意落在“地”上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定位成应用型、职业性的教育。为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被认为是低人一等。
从规模上看,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型”变为“大众型”,但在政策引导和管理方面还是滞后的,比如评估导向、投入导向、干部管理导向都有些问题。校长们要跟着这些指挥棒转,不跟着转的,就要吃亏。所以调整的责任者首先是政府,是行政管理部门。怎样调整?我认为,要把绝大多数高校、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转到应用型教育方面来,面向地方,面向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办学。据我的了解,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这种调整工作,相信会很快有效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综合治理工作,光有教育部门的行动是不够的,政府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中国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用工荒的良方吗?
车秀兰:发展职业教育能不能解决“用工荒”?前面我已经说过,“用工荒”的问题很复杂,不能仅仅算教育的账。但发展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有利于缓解“用工荒”的。结合前面我们谈到的大学结构问题,我也从结构上谈谈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有三大特点:一是职业性,让受教育者有工作技能;二是社会性,是面向人人的,人人都需要职业教育;三是终身性,人的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职业教育,正如黄炎培老先生所概括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但是,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决策者的眼里,职业教育被“窄化”、“低化”了,就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层次教育或者是培训性的教育。正因为这样,高等教育不愿意放下身段来把自己定位在职业教育上,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也千方百计地想往上升,升专科、升本科,上研究生层次,脱离职业教育。
从国际经验看,职业教育绝不是局限于某个层次的教育,它是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存在的,或者说它应该有完整的体系,就学历教育而言,应该包括高中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几个层次,并且这些层次之间是贯通的。
所以说,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在结构上有两大问题必需尽快解决,一是层次要丰富,除现有的中职、高职外,要发展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教育,现在我们说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就是应该定位于高端的职业教育上;二是层次之间要畅通,技能型人才也好,应用型人才也好,要有不断学习成才的通道。让最广大的劳动者接受的是“断头”教育,不合理、不公平,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没好处。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面向最广大人民大众的、面向生产一线的、面向岗位要求的非常庞大又非常灵活的教育体系的话,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就会大大缓解。
提高企业参与度,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升
中国网:这几年大家对“用工荒”问题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出现了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
车秀兰: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差,造成了老百姓选择性低;老百姓不认可,学校招生就不容易。这是简单的逻辑关系。关系简单,但问题不简单。
有效性差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雇主的要求不对接。你前面提到企业提出工资不封顶、不看学历看能力,就是很生动的证明。我也接触过一些企业负责人,他们也有同样的抱怨。我们培养的人才为什么不好用,症结在哪里?表面的原因是学校与企业结合不足,在教育内容和用人要求上有差距。所以,提出要推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办学,但进展不大。而问题的实质是,企业没有成为教育的主体!企业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就很难深入地介入办学。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往往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在这方面,我们是走了弯路的。
以前我们的技工教育制度、中专教育制度,是依靠企业形成的,行业企业是办学的主体,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后来,企业剥离社会职能,把职业教育也剥离了。结果现在我们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是政府办的,行业企业反倒成了职业教育要邀请的“客人”,客随主便,行业企业很难用心思参和“别人”的教育。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是个利益博弈问题,利益的关联度小,关心关注的积极性就不会高。所以,要彻底解决学校和企业对接的问题,就一定要让企业成为办学主体。我认为,现在的职业教育需要回归行业企业,要通过法律的、政策的手段,引导行业企业投资职业教育、举办职业教育。如果我们现在的职业学校有一半以上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那么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升。
中国网: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高职学历低于一、二本本科学历,社会认可度低。这个观念是否也有制度原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车秀兰:有人把老百姓不选择职业教育说成是传统观念影响的原因,我是不完全赞同的。实际上,中国的老百姓非常务实,如果你提供的教育能让他的子女就业好、挣钱多、有前景,老百姓不会不乐意选择这样的教育。
现在的职业教育面临的是几重困境:一是因为与企业对接不足,教学内容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所以企业并不很买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账;二是学生再学习的通道窄,进入职业教育至多拿个专科文凭,再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小;三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人才的政策还存在,像高职录取放在三本之后,有些大型国有企业规定职校毕业生按工人管理、普通高校毕业生按干部管理等等。
第一个困境说的是教育质量不高,第二个困境说的是教育通融性差,第三个困境说的是教育的社会地位低。正是质量不高、通融性不强、社会地位低,老百姓自然不会首选这样的教育。但是上述困境都是制度性的,要在国家层面设计上才能解决。所以说发展职业教育首先是政府的责任,要在制度安排上做好文章,职业教育才能成为面向人人、人人都喜欢的教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着眼于就业又与其他教育通道畅通
中国网:最近有专家批评职业教育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您也曾提醒警惕职业教育“空心化”问题,职业教育是否就是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还能采取哪些措施?
车秀兰:关于功利化倾向问题,因为我不清楚专家讲的“功利化”的具体内涵为何,故不能妄评。不过我想指出的是,职业教育一定要着眼于就业,就是所谓的以就业为导向。如果让它承担很多的功能,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让它包打天下,成为“完人”教育、“圣人”教育,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它立足解决的是让人有饭吃,给人一技之长、使人安身立命。其他的功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是次要的。
我理解的职教“空心化”或“空壳化”是指有些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大楼盖起来了,却没有实习实训设备和教师,牌子挂在校门口,却没有学生来学习。资源闲置,作用发挥不出来,职业教育成了形象工程、烧钱工程,责任由谁来负?按照中央要求,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在政府,政府管什么,管规划,管投入,管规范,管服务。现代各地都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发展很快,所以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很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防止出现“空壳化”问题,就一定把职业教育内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好统一部署。
中国网:您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车秀兰:中央在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10年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认为这个体系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丰富性,就是前面所说的它在教育层次的多重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先进性等方面是丰富多彩的,给进入这个体系的人以足够多的先择选择机会和可能性。二是开放性,它与经济界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与其他教育类型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连接紧密,通道畅通,它向所有的人开放,为所有的机构服务。三是通融性,它与所有的教育都是通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习者在其中可以随意进出,随时转换。
中国网:一名学生应该在哪个阶段就考虑是否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如何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融合和衔接?
车秀兰:如果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你的问题当中提到的孩子什么时候选择职业教育最合适,就不是一个问题了!他或她在人生当中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也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退出职业教育而进入学术教育系统,完全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意愿而定。我坚信这样的教育将很快变成现实,因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党和政府在一系列的文件中对此已经做了非常清晰的描述,出台了很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对此我非常有信心。就发展职业教育而言,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政府的责任已经做了明确的要求,现在关键是要落实。我认为,当前要特别抓紧做的几件事情,一是职教法的修订,为职教制度建设建立法律框架,依法大力发展;二是在推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三是继续加大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防止新的教育不均衡的出现,加快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确保教育质量。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