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示范·创新 >

关注:中职招生乱象凸显监管空白

2013-09-05 23:05:54
分享到:

                

                                         付业兴  绘

 

  随着职校就业率的连年提升及职校生升学通道的逐步打通,近几年,职校招生逐渐回暖。但同时,职校招生的虚假宣传、招生诈骗等问题也被暴露出来。记者近日发现,较之以往,今年“山寨招生”和“空壳招生”等问题严重,而且更不容易被监管和惩处。
  名职校在百度中“被山寨”
  近日,云南某知名中专学校的一名教师气愤地向记者反映,学校在百度搜索中“被山寨”了:在百度中输入该校名称,查找结果的前几条居然都是其他中职学校的链接。这直接导致一些本想报考该校的学生转投其他学校。
  记者在百度搜索中随意搜索一所云南中职学校,结果前8条链接均为固定的几所中职学校,直至第9条才是想要找的学校。点击进入前几所学校的网站,网页上均跳出招生广告及报名电话,十分抢眼。
  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玄机:“这是竞价排名在搞鬼。首先,这几所学校向搜索网站购买了‘云南中等职业学校’或‘云南中专’等关键词。其次,搜索网站通过技术手段让所有搜索这两个词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些学校的链接。再其次,搜索网站会按照付费高者排名靠前的原则,对购买同一关键词的所有学校进行排序。”
  据记者调查,学校为此花费不菲。除了入门费用外,搜索网站还按照链接网站每月的点击量收费,每点击一次,收费0.2元。以此计算,学校可能要支出十几万至几十万元。
  举报教师生气地说:“这样的竞争手段实在不光明磊落。真想找人帮助点击这些链接,让他们交几十万推广费,解解气。”
  学校遭遇“被山寨”的情况,近两年屡有发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晓玉多年从事教育法学研究,他认为,搜索网站所谓的“竞价排名”是一种侵权行为,“在未征得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将该校与其他学校进行捆绑搜索,让搜索人得到完全不相符的结果,这在国外是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但国内的相关法律还是空白”。
  民职校借“空壳”变中介
  李秀云是广东东莞石碣镇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今年,正为女儿闲在家里而焦虑的她,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高科职业学校的招生广告。
  “当时的广告我还留着,上面说这家学校是‘广东省十佳优秀职校’,广东职业教育质量‘优胜单位’,只要参加他们学校的设计专业培训班,入学就能跟大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习期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正式录用后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资,而且还给缴纳五险一金。”李秀云说,她当时就相信了这则广告,给女儿报了名。
  女儿入学后才发现,这里只有一间约100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几十台电脑,20多名学员正在接受“职业培训”。每天只上一节课,所教授的都是最基本的电脑知识,甚至一开始就有学校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学不学不要紧,过两个月就能上班。
  两个月过去,李秀云的女儿得到的工作远非宣传得那么好,“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这样的工作哪里都能找到。这个学校无非是知道一点招聘信息,就打着学校的幌子当起了职业中介”。
  接到举报后,石碣人力资源分局的执法人员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调查,并取缔了其办学资格。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每年针对民办职校宣传的检查有几十次,但仍然很难监管。“高科职业学校与具备招生资格、经过合法审批的培训公司合作,披上了貌似合法的外衣,却干着非法的勾当。这种隐蔽的违法手段难以提早发现和防范,而且被查处后还有可能改头换面再招生。”
  行政部门需举起联合监管的“手”
  在就业越来越难的当下,一直备受冷落的职业院校在就业率上实现了连年逆势增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今年,仅湖北就有近2万名学生放弃本科回炉职校,职校招生热可见一斑。
  职教“火”了。职业院校借势打起了招生大战,希望招到好生源,实现大发展。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混入市场,不择手段淘金挣钱,搅乱了职教生态。职教发展的大环境得来不易,不能被这些招生乱象破坏。职教人盼望相关部门联起手来,加大监管,共同为职教保驾护航。
  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副书记程彬认为,学校做招生广告无可厚非,但如果花费过大,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就得不偿失了。更糟糕的是,这种奢侈的方式还会导致业内恶性竞争,一些学校本不想花大价钱宣传,但害怕生源流失,也只得“硬着头皮做”。
  他呼吁,有关行政部门对职校招生宣传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应及时制止,避免宣传中的攀比现象。“行政部门要引导职业院校将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提升自身质量与内涵上,毕竟这些才是招生之本。”
  对于“借壳招生”监管难的问题,谭晓玉认为,政府应举起“有形的手”。“近两年,国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给了市场更大的空间。以举办民办培训机构为例,在一些部门,可能两天就能获得审批手续。步骤简化了,市场活了,但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审批的‘手’放下了,监管的‘手’就要举起来。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审批的职业学校,都应该有统一的监管制度,不让其过了审批门槛就为所欲为,要跟踪监督,彻底解决政出多门、相互踢皮球的老问题。”  (记者 张婷)
  《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