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示范·创新 >

教育慈善:要“授鱼”更要“授渔”

2013-10-16 08:31:32
分享到:
这个被称为“五年成长助学”的计划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启动,基金执行主任兼秘书长高继辉十分乐观且信心满满:“以往慈善只讲‘救助’,给学生钱;而我们是‘助学脱贫’,教给学生营生技能。”在这里,“授渔”二字显得意义深远。

  23岁的次仁桑姆刚刚参加工作,身为教师的她工作以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护送29个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同学来到河北涿州学习。
  这两个直线距离3000多公里的地区跨越了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70多个小时的火车穿越了整整3个昼夜终于平安抵达。而对于这29位西藏同学来说,接受职业教育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
  起点就是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包括29位西藏同学在内的全国600多名特困生、学困生将在这里完成两年的职业教育学习。从第三年开始,他们将会到企业“边工作边学习”,并完成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提供的大专教育。
  这个被称为“五年成长助学”的计划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启动,基金执行主任兼秘书长高继辉十分乐观且信心满满:“以往慈善只讲‘救助’,给学生钱;而我们是‘助学脱贫’,教给学生营生技能。”在这里,“授渔”二字显得意义深远。
  “醉氧”
  粗壮又弯曲的长发,各式耳钉,通红的脸颊,这些15岁的藏族姑娘面对镜头和陌生人有些闪躲,因为语言问题,大多数时候她们只是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这次远离家乡的求学之路,对于他们来说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阿里地区很少有树木。一路上,火车窗外的景色让孩子们瞪大了双眼。能歌善舞的他们在车厢里大声地唱起了歌,“他们最喜欢唱《我愿》。这首藏语歌写的是草原啊,天上的鹰啊,是一首自由自在的歌。”带队老师次仁桑姆笑着说。
  这些来自西藏的孩子到过的最远地方就是拉萨,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走出过阿里地区。阿里海拔较高,一年有两个月的时间大雪封路,“外面进不来,里面也出不去。”次仁桑姆说,停水停电在那里十分常见,通讯也是件麻烦事儿。有几个孩子花了二三百元买了手机,专门用来跟家里联系,但他们也只能打到阿里地区的亲戚家中,再由亲戚通知到乡和村。“很多时候要骑马去,整个过程可能要花费两三天时间。”
  刚刚来到平原,孩子们在兴奋之余还有些许不适应。“昨晚有几个男孩‘蹬蹬蹬’跑下楼,说有点头晕睡不着觉。”学校的老师解释说,孩子们习惯了高原地带的稀薄空气,来到氧气相对充足的平原就会有些“醉氧”。
  在河北依然炎热的阳光下,藏族的孩子们还穿着薄毛衣和长袖衣裤。“他们害羞,不喜欢把胳膊露在外面。”次仁桑姆说。土生土长的西藏人次仁桑姆在13岁来到上海读书,一直在内地读完大学又回到西藏继续做老师,“一开始也会因为想家把自己闷在被子里偷偷哭。”次仁桑姆十分理解孩子们新鲜感中夹杂的焦虑。不过,她最担心的还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火车上就有几个学生感冒。为此,高继辉介绍,他们专门为孩子们购买了意外险和医疗保险。
  次仁桑姆将会留在涿州陪伴孩子们一个月,帮助他们适应现在的生活。虽然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不长,次仁桑姆还是有些舍不得他们。这位在孩子们眼中脾气好的老师很少翻脸,顶多就是沉着脸教训他们“要听话,认真读书,不辜负家里的期望。”孩子们喜欢她,“他们一听到我留下来就高兴得要死”。
  “憧憬”
  陈帆和29名西藏同学一样,是授渔计划的受益者。16岁的他身材有些瘦小,但脸上的表情却挺坚定。
  陈帆来自江西宜春农村,父亲曾是矿工,因为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作业而患上矽肺病,家里花了十几万元为其治病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母亲和20岁的哥哥与陈帆相依为命。母亲除了要打点地里的农活儿还要兼职为当地的花炮厂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元。为了拿到这2000元,母亲需要完成40箱花炮的加工,箱子约1立方米大小,里面又分36个盒子。
  陈帆的哥哥早早地去了浙江打工,每到过年才回来一次。听说弟弟能够继续读书,哥哥一直叮嘱“不好好读书的话,打工很辛苦的。”
  陈帆早已尝过这种辛苦,在来学校报到之前,陈帆与同乡伙伴一起来到广东,打了50天的工,挣了4000多元。“帮忙加工铝合金,都是现学的。”
  来到涿州已经9天了,陈帆一直在军训,疲惫中还有对新生活的憧憬,“这里离北京很近,我们几个伙伴计划着要到北京去逛逛。”这次远离家乡的求学之路,陈帆只带了几百块钱,这将是未来半年里,陈帆的全部生活费。“基金会给每个学生每个月420元伙食费,帮他们交了学杂费、住宿费。”高继辉介绍。陈帆每天吃饭大概花费15元,除了觉得饭菜“不够辣”,天气有些闷,陈帆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当被问到会不会因为想家而哭时,他笑了笑,摇摇头,“这么大就不哭了”。
  很少接触电脑的陈帆被分到了计算机专业。“平时不常用电脑上网,过年的时候可能去有电脑的同学家里上上网。”偶尔,陈帆也会用手机聊QQ、看小说,不过一个月的手机费也只能控制在十几元。
  “授渔”
  与陈帆一同接受资助,从宜春来涿州上学的同学有16位。总共600名初中毕业的学生成为能够继续读书的幸运儿。他们当中,很多是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低保户。对于他们来说,学会一门技术,挣钱养家,独当一面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今年7月18日,授渔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在“五年成长助学”公益项目中,中专阶段,学生到河北涿州职教中心全日制学习两年,由学校负责管理、教学并发结业证书,专业有旅游服务与管理、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与营销。“西藏班的同学将会被分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这里学到插花、茶艺、调酒等。”综合服务部部长王老师说,旅游3D模拟实训中心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战场”。
  学生读中专阶段,学费由国家减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每届资助期限为两年,由项目学校免费提供食宿和基本生活用品。中专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学生转入大专阶段继续到合作企业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一年预科(顶岗实习一年)和两年大专学习,考试合格后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网络教育)。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后,根据实习岗位每月获得2400~3200元的工资津贴。目前,已有两家企业与基金会签约提供帮助。
  授渔计划这个14人的团队目前募集到了400万元善款,“还有许多答应会捐钱但还没到账的企业。”高继辉信心满满。
  10月的阿里已经开始飘雪了,从未远离过家门的这些孩子,将会在涿州这个诞生过刘备、张飞、赵匡胤的城市慢慢习惯,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