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永群
记者去采访周笑迎时,他跳下小皮卡,拍拍裤子上的灰尘,准备去马鞍山职业技术学校上课。这位35岁的安徽和县人,自己开了一家小电器加工“作坊”,正在学习《电子技术》、《电工基本常识》、《变压器与电动机》等课程。
2012年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在马鞍山工业学校这所长期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发展起来的高职学院,发布了自己的《数控教材》,这是一本由不同手抄本汇编起来的讲义。讲义由外籍教师与中国师傅亲手写画而成,教材既有对最近几年该校承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赛项的总结,也有最新国际机床图纸,教材将在安徽其他院校数控专业使用,其中包括211工程院校。
既是车间也是实训基地
周笑迎的话代表了很多中小企业主的想法。他说,马鞍山靠近南京,效仿江苏,很多中小企业主希望员工是多面手,“中小企业转型快,今天做这个产品,明天可能就做别的,要不然东西卖不掉,假如自己不学习,不能适应外界需要,管理不了工人,也跟不上形势。”
在马鞍山工业学校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几十台机床轰轰作响,身着工作服的学生们认真操作,一位从工厂里高薪聘来的车间主任来回巡视,随时指导。
“说是实训基地,实际上这里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车间。”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数控应用专业老师吴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说的车间有两个含义,一是数控专业每年订单培养的30个技能很好的学生,原本希望以5000元月薪留下当老师,但一个都没留住,车间是人才输出车间,时值毕业季,该校的学生成了“抢手货”。二是学生们加工材料来自企业,产品也将发回企业,学校和学生提供的是加工服务而不仅仅是实习。“我们告诉学生,你不是在学校,是在工厂,你的行为准则、操作规范代表的是学校,能在学校为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好产品,毕业后哪家工厂都会高薪骋你。”吴晓东说。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句看似老土的办学宗旨,让这所中等职校成长为全国百家工学交替试点的院校之一。
在操作台上,堆满了厚厚的一叠教材。“这些教材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编写的。”吴晓东随手递给记者,有一节的内容是“教你当车间主任”。
校企深度合作
类似的办学模式已在安徽大量涌现。
“职业技术模式要被社会认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一定要有技术。”吴晓东说。
周勇介绍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到完全靠学校的环境是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早在1996年,该院与全球500强的博世—西门子公司开展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培养人才,至今已有13年,这一专业的学生不出校门已经被抢一空,应企业要求,该校与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共设的“博西华班”人数增加到96人,较去年翻一番。
合肥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深度校企合作在合肥已成常态。
在办学模式方面,宣城工业学校校长王永生介绍说,该校牵头整合了泾县电大、成人教育、泾县农业技术学校、泾县师范、泾县第三中学组成现在学校,学校还与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携程网络有限公司、芜湖奇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芜湖威灵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形成了“一家职校40余个单位办”的格局。
“我们始终以职教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方面,马鞍山成立了职业教育集团,实质上是资源的一种集约化配置方式,由高职牵头、中职为主体,有企业和行业参与的跨地区集合体。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两种方式。一是集群式,就是好几所学校聚集在一个区域内,共享、共建、共创、共赢,皖江职教中心就是一个代表。另一种是集合式,我们成立了马鞍山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来由条条块块管理的学校整合,建成一所学校,将原来每家的优势专业师资集中起来。”马鞍山市教育局职成教办主任王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管学校如何整合,关键都是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否则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