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就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应当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纵横贯通的立交桥,这样不管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流动、提升。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部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就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应当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纵横贯通的立交桥,这样不管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流动、提升。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要“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周洪宇也对这一改革方向进行了解读。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
《21世纪》:怎样理解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说的“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周洪宇:首先,职业教育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一种类型,它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应该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独立的体系,这一类型包括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
当然,职业教育不是都往研究生的方向发展,但是职业教育里面,也应该培养创新型的技能大师。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办得好,可以升为本科等。这个比例应当控制在合适的比例。
这个通道和空间,就说明它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有了这个通道,有利于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偏少,大家都在培养大批量的一般性技能人才,学生大致学一年就去工厂实习了,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后劲不足。
现在的高职,很多只是中职的简单复制,没有考虑到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于是培养了大批量的中等技能人才,而缺少高精尖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21世纪》: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打通上升通道?现在很多人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去读中职。
周洪宇:现状确实是成绩不太好、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去读中职。但是如果把教育体系设计好,是有助于改变现状的。这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定位,如果不把它定位成一种各个层次都有的教育类型,仅限于两年制的中职和三年制的高职,它就没有成长空间。这样会给社会大众一种逆向的引导。
另外,轻职业教育是中国人长期的一个文化观念。老百姓重视学而优则仕,对技术冷漠。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反过来强化这个观念,大家就更不愿意去读中职。
要打通上升通道,可以采用横向移植的方法,让中职教育向普通教育横向过渡。整个中国的教育应当构建立交桥的思路,不管是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还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都必须建立纵横贯通的立交桥。不管学生在哪一个位置上,都可以流动、提升。学生就不会因为某一阶段成绩不好,读了中职就没有信心和自暴自弃。
应大力提倡校企合作
《21世纪》:目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出担忧,有些学校把学生教一年就送企业不管了,这种极端化就业导向的根源在哪?该如何解决?
周洪宇:现在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没错,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区别就在于导向不同。但不能让就业导向走极端,比如学校简单的把学生教一年,然后送到企业不管。
不负责任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对职业教育“职业”的理解不全面。职业不是低层次概念,职业技能有一般性技能、复杂型技能还有创新型技能。不能把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一般职业,也不能把职业技能理解为一般技能。职业教育应该对老师要求更高,应该要求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
《21世纪》:目前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很难招到合格老师等,改变路径是什么?
周洪宇:目前职业教育面临很大的转型升级问题。过去的职业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企业技工学校,是由劳动部门分管的,对教育性注重不够;还有一种是教育部门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国有企业实行改革,企业没有了,其负载的技工学校就转移到社会上来。这些学校注重技术而不太注重理论学习,主要是为企业培训技工。
现在的学校根据新形势提出新要求,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让企业的师傅来教技术,学校的老师来讲理论。我认为,理论和实践应尽量结合在一起。学校的老师们,教理论的教师也要到企业去掌握技能,教实践技能的教师也尽量提高理论知识水准。这样才能培养职业教育学生。
《21世纪》:国内有哪些地方的职业教育可资借鉴?
周洪宇: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设备购买问题,在设备的购买上往往是中职不少于普通高中,高职不少于本科高校。中西部可学习江浙一带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那边的职业教育办的相对较好,一是因为高素质职业人才需求大;二是地方财政充裕;三是领导班子思想相对解放,愿在职业教育上面做投入;四是江浙地区和国外的企业联系非常密切,有很多国外企业在那举行各种展览,展览设备都留下来了,可供学生实践。
中职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比如说汽车修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拿到最新的汽车作实验,学生能更好的学技能。我们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好,不能说做不好就混,这样职业教育就会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