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教育无热点是好事吗?

2014-02-28 09:49:50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个体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有人认为,教育热点减少是说明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目标方向、实现路径、具体方法都进入了既定轨道并有序前行。

    李新玲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28日   03 版)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各类媒体开始寻找选题。具体到教育内容,大家普遍感觉,难以聚焦。翻看媒体报道,搜索网络,有关教育的内容不多而且平静。反观过去几年,教育在两会上一直是一个热门词,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制定向公众征询意见、教育投入如何达到4%、异地高考政策何时出台、高校自主招生、大城市“小升初”乱象,几乎每年都有热点话题。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个体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有人认为,教育热点减少是说明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目标方向、实现路径、具体方法都进入了既定轨道并有序前行。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这几年,随着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教育公共政策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我国教育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了资源极其短缺的阶段,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求到开始追求好的教育。
 
    然而,外部环境的改善并不等于内部矛盾得到了解决:对教育的批评仍不绝于耳,认为学校教育扼杀天性,阻止创新;用脚投票的越来越多,高考弃考,低龄留学人数不断上升;近日教育部要求北京等19个城市制定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方案,所有小学全部划片就近入学,但各个城市区域划片具体方案没有同时出台,以至于家长私下打听,小道消息满天飞……
 
    略做分析可见,许多教育问题仍处于争论之中,如果不彻底打破原有的生态,永远无解。
 
    高校教师对科研评价不满,但知道这是整个科研体制的问题,不是一所学校能够改变的,如果一所大学自己改变,学校整体就不能排名在前,拿不到更多的经费;小升初,几经折腾,乱象从生,也似乎已经动态平衡,无论政策如何改变,“牛孩”是王道,无论怎样,成绩是硬标准,于是课外班照常上,“奥数”杯赛照样参加,家长依旧四处找门路托关系;就近入学,从1986年被明确写入《义务教育法》,多年来的各种强调、规定、政策出台,不仅没有使大城市的幼升小、小升初乱象得到治理,反而更加复杂混乱,渠道五花八门,就近入学在一次次重提中不知所终,今年教育部要求北京在内的19个大城市落实就近入学,这更给人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原来的规定都是有令而无行。
 
    问题都还在,但为何媒体上教育热点新闻少了?大众媒体的教育话题无非来源于几个方面,教育部门的政策发布及解读,各类招生录取信息,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突发教育事件等等。对于前两类,如果缺乏公众的质疑和讨论,那么只能是单向传播。与此同时,公众对于政策变化的麻木,似乎也是原因之一。
 
    比如,媒体上对于北京刚刚实行的“优质高中指标下放”,鲜有讨论,这让广大家长对此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发表意见。其实,这项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生源均衡的好政策已经在安徽、山东等地实施多年,山西晋中地区名额下放指标甚至已经接近100%,不仅促进了初中校的均衡,而且向下传递,已经出现了农村学生不到县城择校,回流到家门口的村小、镇上初中的良性循环。
 
    媒体对这一政策的宣传解读不到位,家长对新政的疑问更是无处解答:优质高中指标下放目的是促进区域内初中校质量均衡既而缓解“小升初”择校热,但在北京区域间教育差距较大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解决衍生的矛盾?这一政策向下传递到小升初,以及幼升小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此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流动儿童的随迁就读,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幸存下来的农村学校怎么办好,这些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都没有形成热点,是因为教育的参与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充分的话语权,也在城市媒体人的关注视野之外。
 
    而农村学生的学习住宿条件、农村教师的基本状况、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等等,教育部门也不能给出具体的数据,甚至包括学生的能力测试,也大都是作为内部研究指标,并不向社会提供。另一方面,一些民间发起的统计、研究还不能很好地进入到公众视野中。
 
    总之,教育本身还有多种令人不满意的问题存在,教育部门也应该广开言路,向民间问计。中国自古有学在民间的传统,现在很多新鲜生动的教育实践也在各地不断涌现,课堂改革在农村学校生机勃勃,网络学习打破校园和国界,更有一些地方大胆进行教育制度创新。
 
    教育政策调整触及各方利益,有争议很正常,公众对于政策调整的漠然,对于政策可持续性的怀疑,才是更加可怕的现象,因为这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因此,与其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涌动,还不如公开争论,开放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