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普高扩招等政策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招生难成为中职学校共同的难题。在中职人眼里,“中职学校的寒冬还远远没有触底”。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中职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如何度过“寒冬”,改变“入不敷出”的困境,成为中职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受普高扩招等政策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招生难成为中职学校共同的难题。在中职人眼里,“中职学校的寒冬还远远没有触底”。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中职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如何度过“寒冬”,改变“入不敷出”的困境,成为中职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现状 “入不敷出”成中职难题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招生难成为困扰中职学校的共同难题。去年,市教委公布随迁子女报考中职学校政策,其中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北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三个三”规定,进一步加剧中职学校招生的难度。据某中职学校校长透露,过去招生生源1/3以上为非京籍学生,“三个三”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去年学校的招生规模不足往年的一半。
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校长薛亚明表示,招生规模的持续下降导致学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发展及师资等方面均受到冲击,若生源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将对中职学校的发展造成威胁,甚至会导致中职学校走进“死胡同”。据某中职学校校长透露,由于收入水平偏低且得不到社会认同,甚至导致中职学校师资后备不足。
然而,与招生难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中职学生“供不应求”的就业率。据北京市财会学校校长田雪洁介绍,三十多年来学校为各大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机构、中外企事业单位输送大批合格中等实用型人才,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招生难,就业易,使得中职院校“入不敷出”的问题日益凸显。
探因 就业优势难挡传统观念
小鹤是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班中成绩始终不太理想。成为厨师是小鹤一直以来的梦想,但由于父母阻拦,小鹤以“擦边球”的分数勉强进入一所普通高中。小鹤告诉记者,在父母的传统观念里,上中职似乎“不入主流”,而且并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与小鹤父母有共同想法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北京市外事学校校长田雅丽表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中,升入高中成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唯一出路。此外,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也是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原因之一。北京劲松职业高中信息中心主任李智辉认为,在北京这种教育资源极度丰富的地区,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大学的几率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因此升入中职成为家长的“最后选择”。同时,在目前国内的就业氛围下,“蓝领”工作人员不能得到公正的地位和待遇,这也是中职教育受“冷落”的原因之一。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校长薛亚明告诉记者,“中药专业是我校的强势专业,虽每年招生规模始终居高,但在实际就业中的待遇却是最不对等的。”对此,北京市财会学校校长田雪洁认为,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断以学历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成为中职学生就业的“拦路虎”。然而,目前社会上是否真的需要如此之多的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尚未可知。在没有更好、更优越的就业岗位保障下,学生和家长不选择中职学校在情理之中。
对策 调整专业设置 做好中高职衔接
中职院校如何审时度势寻求发展,成为中职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职业教育应在继续保持就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这就要求学校顺应市场导向,并坚持校企合作。对此,北京市财会学校校长田雅丽介绍,近年来北京市财会学校通过与知名企业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研发合作等将企业文化、岗位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直接植入课堂。此外,学校开设订单班,真正做到以企业标准培养适用人才,保证了校企合作的实质发展。北京求实职业学院副校长刘丽君表示,学校专门设有实习就业指导处,负责学生每年的就业工作,并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顺利上岗。以出口带动入口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学校。
此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此,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校长薛亚明认为,中职学校应通过全方位拓展,培养多元化人才。以该校中药专业为例,学校将培养学生为中药制药、医疗器械、中医养生等方面人才。针对其他薄弱专业,学校积极与企业对接,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转型。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信息中心主任李智辉认为,职业教育应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的水平。
本市一位区教委主任表示,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中职教育应当重新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应用性更强的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一些相对低端的专业完全可以由社会专业机构来完成,将更加具有实践意义。此外,中职也应当积极与高职联系,做好中高职衔接,日后最好能够形成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的发展模式,让职业教育也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发展道路,让家长能够对职业教育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对策 政策助力 重塑“蓝领”价值观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成为社会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强调不唯学历凭能力。
然而,“蓝领”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却为发展职业教育带来阻力。某中职校长表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即塑造“蓝领”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对此,北京市外事学校校长田雅丽建议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突出职业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确立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第二,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的主流舆论和价值观;第三,严格职业准入制度,并提升技术型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第四,构建真正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公民终身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五,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只是以课业分数论英雄,培养学生良好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