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欧阳河:高校转型职业教育有多难

2014-03-25 15:21:16 财新网
分享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河称,把将近700所本科学校改成职业性学校,是一项重大政策调整。但其中还有很多概念模糊的地方,比如“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其实学科和专业并不矛盾,不存在光需要技能而不需要理论的说法,反之亦然。即便是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也能有一些关于理论的思考,只是有一个比重问题。

  【背景】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此做出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
 
  3月22日上午,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如此透露。
 
  据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科转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否具有必要性?其中存在哪些难度?所谓的结构调整到底指什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河称,把将近700所本科学校改成职业性学校,是一项重大政策调整。但其中还有很多概念模糊的地方,比如“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其实学科和专业并不矛盾,不存在光需要技能而不需要理论的说法,反之亦然。即便是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也能有一些关于理论的思考,只是有一个比重问题。
 
  另外,把职业教育体系定位成培养以技术为主的人才,也不完全准确。欧阳河指出,过去的职业学校,要么学技能,要么学技术,但现在的情况已经远不止这些,职业学校招生目录已经有6类人才,其中技术、技能两类占50%左右,其他包括管理型、服务型、事务型、设计型4类。所以对职业学校的表述也需要有所修改,目前表述的技能、技术教育是一个不完全归纳。
 
  欧阳河提醒,就以往的经验来看,教育转型很容易变成形式化的“一阵风”。比如在1997年、1998年,教育部门想把高专、成人教育等都改成高职,但到最后这些学校都成了“专升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需要某一种教育类型,大家就都去办一个,导致整个教育结构异常杂乱,比如光是中等教育,同层次的就有好几种,高等教育就更多了,不是专业人士都分不清、搞不懂。转来转去并没有真正的效果。
 
  欧阳河分析称,现在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教育质量不够好,许多院校缺乏监督,比如考试不严格;在职业学校“挂牌”“设点”;很多职校技校“合作”当地的工厂,谁需要工人,就临时把学生弄到工厂里“实习”几个月。
 
  二是教育总体规模比例失调,本科生过剩,技术、技能生稀缺,这是规模比例失调。而此次本科转职业学校的改革,看似是在做结构性调整,实际上是在试图解决规模比例失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教育结构不对称。由总体规模比例失调可以发现,教育部门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学校总是根据生源来办学,招到哪类学生就办什么专业,而不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开办专业和调整各专业学生数量。这才是真正的结构性问题。这也体现出中国缺乏统计和预测市场职业需求的专业服务部门。在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对各类企业下一年会需要哪些人才都会有详细统计,招生与企业需求同步。这一环节对于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目前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欧阳河说,每年有900多万实习生要花1年左右实习,其中只有有限的学生能找到对口企业或岗位,而且进入企业之后往往不是学习,而是打工。学校培养学生可以得到来自政府拨款、学费的经济补助,但是企业培养学生却没有得到任何报酬,所以很自然就把学生当劳动力。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都有对企业方面的制度保障,人才的培养需要部分由企业来承担,政府就必须在这方面投入,就像给院校拨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