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还称不上是德国式的“双轨制”,但却明显受到了德国做法的有益启发。不仅将两类人才的高考分开,而且拓展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范围——第一类工程师、第二类高级技工、第三类高素质劳动者。特别令人期待的是,教育部还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说明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可以和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平起平坐。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她说:“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虽然双轨制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是新奇的存在。但其实这种制度在海外发达国家却并不新鲜,德国便是世界上最先启用双轨制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基础教育体制是12年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双向分流。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一部分有志学术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然后再升入大学学习;另一部分志趣相异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然后毕业了就业,或者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一般来说,德国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只有26%的人选择上大学,而超过58%的学生则会选择上职业或专科学校。可以说,灵活的教育体制对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我国在高考改革方面尝试过不少努力,却收效甚微。一方面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普遍的价值导向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从全国来看,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量约1700万人,其中700万左右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700万左右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这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各占一半。而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更是达到727万人。然而,从整体的就业率来看,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能达到95%左右,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仅在70%左右。这就产生了结构性的差异,导致技术技能型岗位岗多人少,实行高考分流改革存在客观必要性。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还称不上是德国式的“双轨制”,但却明显受到了德国做法的有益启发。不仅将两类人才的高考分开,而且拓展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范围——第一类工程师、第二类高级技工、第三类高素质劳动者。特别令人期待的是,教育部还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说明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可以和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平起平坐。
一方面有技术技能,另一方面有学历文凭,职业教育或将迎来其“黄金时代”。从这方面来说,以江西新华电脑学校来说,该院校同类职业教育学校中早已走在前列。办学26年以来,其办学模式及办学格局已自成体系,现拥有20多种100多项国际国内IT权威认证。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特设运营与创业、双学历大专等特色专业,帮助学员“技能学历”双管齐下,为社会输送了众多技术型人才。随着高考改革的这一股春风,相信更多人能看到职业教育背后的巨大潜力,转变就业就读观念,在新华迎来自己的“事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