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劳模技师“传帮带”

2014-04-22 21:38:45
分享到:
要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目标,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成立劳模、技师工作室,通过树立典范,进一步提高技工素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西陆 实习生/魏婷 通讯员/罗瑞雄 叶子川 叶靖之)劳动模范、高级技师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广州市总工会去年创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代为回答了这个问题。
  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近,广州市总工会近日组织对广州地铁运营总部培训中心成立的劳模、技师工作室进行调研。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目标,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成立劳模、技师工作室,通过树立典范,进一步提高技工素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广州共建立128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其中市总工会投入经费与基层工会共同创建了37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8个技师创新工作室,通过劳模、高技能人才做好“传帮带”工作,发挥了劳模先进的带头作用。
  专攻技术难关技能人才为公司节约成本
  记者在广州地铁公司劳模技师工作室见到了技术带头人张重阳。在广州地铁运营总部实训基地,张重阳身着工作服和工鞋,戴上帽子和手套,“这是维修操作的标准装备”,他边介绍边演示了用于轨道打磨的“磨轨车”的实际操作。
  张重阳是地铁总公司运营总部首席技师,他介绍,劳模技师工作室负责的技术攻关既简单又不简单,有些问题令高级工程师都头疼,但一线员工熟悉设备、熟悉环境,最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连续三次发生影响行车的故障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原因;设备因不明原因停用,影响乘客服务一个星期;发生故障又连续三次处理都不能恢复正常;已知的设备质量安全隐患却无法解决等技术难题,工作室都能钻研解决。”
  广州地铁公司工会副主席高荣发坦言,地铁这一新兴行业本身技术化程度高但人才十分匮乏,1号线开通后地铁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后由总工会牵头在内部成立了劳模、技师工作室。目前,广州地铁公司共有30多名生产一线的劳模和先进人物。
  据广州地铁运营总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劳模技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各专业的技师开展岗位技术攻关,累计完成技改攻关30项,每月安排技师开展设备质量督查活动,2013年累计安排技师89人次参加74项设备质量督查活动、11次设备评估、9次专项设备调研,发现解决了65个问题。
  专注培养人才工作室成为创新孵化地
  如今,张重阳手下有不少徒弟。在他看来,只有培育更多的业务能手,才能保障地铁运营的长期发展。经过张重阳这样的业务能手调教,徒弟们已经能在全线网从事网轨检测、钢轨打磨工作,成为地铁维修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可以说,劳模工作室通过言传身教,带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品德和动手能力的技能人才。”高荣发介绍,去年劳动模范累计组织了11次专项技能培训,在劳动模范的徒弟中,晋级率为63.6%,远远高出员工的平均晋升率38.7%。
  市总工会经济工作与劳动保护部部长杨霁告诉记者,劳模、技师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各个单位实际需要,工作室不仅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还负责创新工作室年度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
  据了解,仅广州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在全集团10家企业就创建了12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围绕着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工装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组织劳模(技师)带队攻关,全年共开展技术创新、攻关项目30个,已完成28个,创造效益12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