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职业教育让“果乡子弟”手握技能好致富

2014-07-23 10:21:38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记者来到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闫庙村时,村主任助理、兼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厚爱霞正在为村民闫乃平查阅“点播菜单”,帮他查找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与“三农”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厚爱霞说,县上要求所有村远教站点的管理员提前制作好了一份“点播菜单”,在村里的信息公开栏内公布,让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点菜”,选择感兴趣的东西。

  甘肃省静宁县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之乡”,苹果产业是该县的主导产业,2013年该县果品总产量达5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让农民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静宁县大力加强农民和基层农技员的职业教育培训,将田间课堂、现场教学和远教站点相结合,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职业教育:
 
  与主导产业“同频共振”
 
  “果树的许多叶片是不是都发白了,那是‘白粉病’,杀蚜虫和红蜘蛛的同时必须加上‘粉锈宁’……”近日,在甘肃省静宁县四河乡厍川村的一处果园中,刚从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取得“林果类农民助理技师”鉴定证书的农技员厍学科正忙着给村民们指导苹果套袋前最后一次喷药的管理要点。厍学科是静宁县第333名从该中心取得果业技能职称的村农技员。至此,全县24乡镇的行政村果业技术员实现了全覆盖。
 
  “依托实训基地和10个实训室,学校与县林业局果树果品研究所开展合作,每年至少培训3000名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果农。”静宁县职业教育中心技能鉴定科负责人胡懋告诉记者,为了推动静宁果业提质增效,中心专门开设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增长农民发展产业的才干,面对技术问题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静宁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这一举措,赢得了当地果农们的青睐。一时间,农闲时节到县职教中心去培训,成了静宁果农间的一种“新时尚”。
 
  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的村民杨炯春,2012年5月参加了县职教中心的果树管理技术培训,并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2013年,他按照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对家里的5亩果园在果树修剪、植保、土肥水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当年的优果率就达到85%。“去年,我家的苹果每斤3.8元的高价售出,纯收入11万元,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杨炯春说,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除了为果业发展培训技术力量外,静宁县职业教育中心还借助创建国家示范校,成立了5个重点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这些举措,不仅仅给静宁职教中心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内涵新提升,而且促进了全县行业、企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家门技校:
 
  让农民个性化学习
 
  近年来,静宁县着力将远教站点成为党员群众的“家门技校”和培育新型农民的主阵地。
 
  记者来到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闫庙村时,村主任助理、兼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厚爱霞正在为村民闫乃平查阅“点播菜单”,帮他查找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与“三农”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厚爱霞说,县上要求所有村远教站点的管理员提前制作好了一份“点播菜单”,在村里的信息公开栏内公布,让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点菜”,选择感兴趣的东西。
 
  “远教站点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我们想学什么、爱学什么,随时都可以过来学,而且有求必应。”闫乃平说,从今年2月份开始,设在村里的这所“家门口的技校”,就成了他闲暇时的好去处,也得感谢身为大学生的管理员厚爱霞,她知识面广,懂的东西多,为农民服务也很周到。
 
  如今,远教站点也已覆盖了静宁的333个行政村。为了让农民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远教站点力求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他们学习自己感兴趣、相对擅长的技术,更好地谋求增收致富。记者在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的远教站点看到,远教站点不仅紧扣农时发布农业种、养、加、销等信息,而且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该村村支书张生贵说,目前,村里90%的人家都已到远教站点咨询学习过,这里成了村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本报记者吴晓燕鲁明通讯员王雄雄李娟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