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示范·创新 >

职教就业不愁招生挺犯愁

2014-04-01 09:26:46 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贾少军
分享到:
“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能力。”尹伟民认为,要让职业教育“挺直腰杆”,目前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都必须改变。

  为期3天的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3月30日落下帷幕。记者采访参赛的学生和学校发现,随着“技术含量”的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在悄然改变,但一些人为因素仍在影响其“挺直腰杆”。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物联网方向的3位参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我手上有技术,能干活,不比本科生差,我觉得上职校挺自豪的。”1996年出生、家在南京的顾静翔笑言。来自睢宁县姚集镇的程阳,中考成绩上普通高中没问题,但还是选择了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放假回家的时候,有几个上了普高成绩不怎样的同学,还后悔当初没有跟我一起上职校哩!”
 
  3位学生的指导老师、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卓晓冬告诉记者,物联网专业一届两个班80个学生,供不应求,实习期月薪就有3000元,正式上班后每月4000-5000元不成问题。“如果在职技大赛中获个奖,毕业的时候就更抢手了。”
 
  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今年有1300多名学生毕业,校长梁国忠说,目前90%以上的学生都落实了单位,汽车维修、汽车服务等专业的学生不够用人单位瓜分,一些企业上门来要求办班。学校与宝马中国培训学院共建的“宝马班”,首批64名毕业生80%进了宝马4S店。与宝信汽车集团联办的“宝信班”应届毕业生涂玉坤告诉记者,到4S店当维修工,起薪2000至3000元,3年后能达到6000元。目前,全校4500名在校生,近一半在宝信、一汽锡柴、卡特彼勒等企业冠名班学习,未来就业有很大保障。
 
  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尹伟民说,我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中职校学生的升学通道也越来越宽广。然而,中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中职校招生和就业市场‘一头冷、一头热’现象明显。”梁国忠说,虽然毕业生就业不愁,但招生还是挺费劲的。“每年招生季,全校师生齐上阵,分成60多个小组奔赴各地初中,为学校‘吆喝’,否则生源就会吃紧。”记者在扬州赛点采访时也发现,前来比赛的虽然都是职校精英,但未来职业的“瞄准点”并不尽在技术岗位。“工作几年积累点经验,还是想做管理工作。”来自常州的一位参赛选手表示。
 
  为何高就业率吸引力却不足?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主任赵杰认为,当下国人脑子里“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做白领才有面子”的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初中生挤破头上普高冲本科院校。另外,政策歧视也造成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梁国忠指出,在每年的中考招生录取中,绝大多数地区都是第一、二批次先由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第三批次才轮到中职校,给学生和家长造成“成绩差才上职校”的印象。公务员招聘也把中职校学生挡在门外,这种“机会不均等”也让部分初中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说“不”。
 
  部分地区政府投入“打折”,也给职业教育“减分”。我省规定,中职教育生均事业费不低于2800元、公用经费不低于500元,但在苏中、苏北不少地方都没达到规定标准,市、县财政配套经费不到位也不少见。投入“欠账”势必会影响教学装备的配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最终影响毕业生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能力。”尹伟民认为,要让职业教育“挺直腰杆”,目前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都必须改变。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