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示范·创新 >

放弃北大! 选择技校! 你信吗?

2014-09-26 13:51:12 人社部 责任编辑:刘艾格
分享到:
如果在图书馆遇到这位戴着眼镜、脸庞圆圆的男孩,你会以为他是一名朴素、好学的大学生。如果在车间里看见这位穿着工作服、满身油污的男孩,你会把他当作一名辛勤、平凡的工人师傅。实际上,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孩,曾经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从北大退学,进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成为一名工业技师。“许多人不能理解我选择的道路,但我认为,我从事的、我热爱的行业,它的价值并不比成为一名学者要低!”


 
  如果在图书馆遇到这位戴着眼镜、脸庞圆圆的男孩,你会以为他是一名朴素、好学的大学生。如果在车间里看见这位穿着工作服、满身油污的男孩,你会把他当作一名辛勤、平凡的工人师傅。实际上,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孩,曾经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从北大退学,进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成为一名工业技师。“许多人不能理解我选择的道路,但我认为,我从事的、我热爱的行业,它的价值并不比成为一名学者要低!”
  从从容容,考上北京大学
  “考上北大,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对我来说这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周浩说自己在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活,一直从从容容,就是到了高三临考前,也没有像别的考生一样感到“压力山大”。
  周浩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注意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时间也一直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分配。“就是上了高中以后,我也一直坚持将课余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周浩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音乐、绘画、篆刻……在高三时,他迷恋的是制作模型,“将按比例缩小的模型拼装到一起,用颜料涂绘,变成微型的小军舰、小坦克,完成后非常有成就感。”
  即便如此,周浩的学习成绩一点也没耽误,“我爸爸是大学的工科教授,我从小就跟着他把家里的电器拼拼拆拆,对许多东西的内部构造了然于心,爸爸也教会了我许多原理。很多同学做题要硬背公式,我就得心应手多了。”就这样,周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物理、数学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高考时,周浩不负众望,考出了青海省理科前5名的优异成绩。“当时,我内心的想法是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时候,我想当飞行员,喜欢飞机。上了高中,我喜欢制作模型,总觉得如果有一天,能制造出真的飞机,肯定更过瘾。”但报考北航的想法,被老师和家长们集体否定了,“大家都说以我的高考成绩,不报考清华、北大就太可惜了。”
  在“大人”们语重心长的劝说声中,一向最有主见的周浩也动摇了,改了志愿单,报考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每一个学生心里,北京大学都是一个‘传说中’的、神圣的学府,我不否认,能考上北大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小的成就感。同时,生命科学在懵懂的我的想法里,也应该是一个探索生命本源的浪漫的学科。”
  不爱学术,决定休学一年
  然而,来到了北大,开始了科研和学习之后,周浩却感到了落差。“北大是踏实做学术、做科研的学校,以文理见长。而我从小动手能力比较强,对学术‘无感’,喜欢实操性的学习。课堂上课、课后科研,都让我原本浪漫的想法失落了,感到有些枯燥。”
  最开始,周浩还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四点一线的生活没过多久,他就感到了不适应。“学生命科学的学生们相当一部分都会选择继续深造,学校也把本科生当作研究生的后备军培养,希望同学们在广泛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到读研时再作方向选择。”在N多门科目、浩如烟海的学术材料、数据中“遨游”了没多久,周浩就感觉自己快要“溺水”窒息了。
  “有的人适合做学术,而我恰恰就是不太适合沉心搞科研的类型,我喜欢更实在、更活跃的生活方式。一个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那种滋味儿,真的不好受。”不是没有考虑过再转到别的学院、别的专业,但在文理科最“强悍”的北大,周浩没有选出自己喜欢的工科类型的专业,“方向不对,就算转了专业,情况也不会发生变化。”
  周浩的情绪和学习态度日益消极下来,他不再像从前一样去图书馆占座苦读,对待考试也不再上心了。老师们看见了他的转变,都关心地询问、劝导他不要放弃学习。渐渐地,周浩也发现了自己的状态不佳。为了调整好心理、学习状态,他决定休学一年,“真正想通了、心甘情愿了、准备好了”再回到课堂上来。
  放下包袱,打工体验生活
  休学的一年里,周浩居住在爸爸任教的深圳的一所大学里。面对记者“一年时光主要用来做什么了”的提问,周浩回答:“思考。”他在思考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的学业能否坚持、自己的前路应该怎么走……本就勤于思考的周浩,在这空闲的一年里,想了很多很多。
  这一年中,周浩一共打了三份工,“虽然当时还不到20岁,但是我一直认为既然成年了,就不应该再依赖父母,这是我在人格上对自己的要求。”拿着高中的学历,周浩只能找到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但在这样的工作体验中,周浩却看到了社会不同的一面,“曾经,我也沉浸在考上北大的成就感里,也觉得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天之骄子’。但在这一年,我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份职业由于社会分工不同,造成它们的社会认同不一,但并不能因此判定一份职业的价值高低。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功能里的普通一员,经过这一年,我发现我与别人没有任何分别,我开始感同身受地看待这个世界。”
  周浩曾经做过电话接线员,与沮丧的顾客探讨过人生;也曾经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一成不变地安装iPhone手机的摄像头。曾在一家设备生产公司默默地当一个小小的临时工人,也因专业理论知识突出而受到领导“慧眼识珠”的赏识,想要给他升职、加薪,希望他能够长留在单位。但在一年休学期满之后,周浩发现自己还是在想念“学生”的身份,于是婉拒了领导“重用”的好意,“乖乖”回到北大,想要继续未竟的学习生涯。
  “这一年的‘历练’对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它让我认清了社会,更认清了自己。从此,我不再是那个不切实际的人,我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都开始‘设身处地’。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放下了许多包袱,对我日后作出的人生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出抉择,听从内心声音
  回到北大不久,周浩再度陷入“找不到意义”的消极情绪,以至于期末考试所有科目都没有参加。思考再三,他决定放弃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退出本科的学习,投入他认为真正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业。“人生只有一次,选择没有对错,只要不让自己后悔,路怎么走都是对的。”
  退学后,周浩决定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于是他来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就读于技师班的数控技术专业。在这里,他是最优秀的技师学员,但他时常在机械安装时比别人都要慢,“那是为了弄懂内部的每一个构造和原理,这样日后就可以触类旁通了。”在这里,他利用自己在高中、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找寻更便捷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将有用的知识教授给同学们,同年级几乎每位同学都做过他的“学生”。在这里,他还成了全校第一位跟随老师参加全国数控技术大赛的学生,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你别看我现在穿戴得干干净净,其实这不是我日常的状态。绝大部分时候,我穿着油污的工作服,在车间里‘干活’。辛苦,但心里踏实、高兴。”
  “我们这个行当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小到生产一个易拉罐,大到军事设施的建设,哪一样离得了我们?”周浩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后悔,而且充满了职业的自豪感。今年,周浩毕业了,他的同学都早早找好了满意的工作,只有他并不着急离开学校。“我在全心全意地准备代表学校参加10月份举行的全国数控技术大赛,学校既然选中了我,我就一定不能让学校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