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男,劳动模范。河北唐县人。全国劳模,曾任华北兵工工会、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他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男,劳动模范。河北唐县人。全国劳模,曾任华北兵工工会、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他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获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称号。后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炮弹厂工作。创造日产一百三十五发八二炮弹的纪录,对全厂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44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工农业群英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7年立大功一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任太原市机械工会主任,太原市、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第六、九届执行委员和第七、八届候补执行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事迹:
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争抢速度,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一般工人提高到日车300多发,他自己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甄荣典常在工作极度疲倦之后,还一个人走到离工厂三五里外,选择埋藏机器的好地方。敌人来了,他把机器埋在大河滩里、水渠底,甚至敌人必经的大道上,自己则变成一个英勇的自卫队员,露宿在冬天的山野里,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捉迷藏”,保护着军工生产的“命根子”。1945年大反攻前,军工部成立一座新的炮弹厂,开工20多天了,还不见出货,上级就将甄荣典调到那里去工作,第一天就造了45颗大炮弹,极大地振奋了工人的士气,把全厂的产量带动了起来,满足了前线的需要。
1940年,甄荣典主动向党要求去前方工作。不久被介绍到太行山的军工部黄烟洞兵工厂做学徒。他以75秒钟做一发五零炮弹外圆的惊人纪录,获得“炮弹大王”的光荣称号。他从当学徒时候起,一直就干着这件苦重的工作,体重随着旋力的速度很快消瘦下来,别的工人都因体力支不住,干不到两三个月就要调换工作;但甄荣典深知祖国的需要,他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在水力轮带旁坚持了五年,一天车二百、三百……一次一次地创造新纪录,最后达到了一天车四百八十发五零炮弹外圆的纪录。他对祖国胜利的热忱奉献,完全是基于他对日寇不可调和的民族仇恨。英勇保护工厂,一个螺丝钉也不让损失。
在日寇扫荡时,甄荣典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边,想出种种巧妙办法保护机器,避开敌人的破坏。当埋好了机器,他立刻拿起五年来从未离身的那支“六五”步枪,变成英勇的自卫队员。1940年冬天,他和1000多工人兄弟一起,胜利完成华龙山突围。1942年5月大扫荡,敌人把太行山围得水泄不通,像篦梳一般在荒山绝岩里清剿了一个月。那时全厂工人都奉命令向远处转移;但甄荣典不愿意离开工厂太远,自动和几个自卫队员留在敌人的清剿圈内,跟敌人坚持斗争。每当搜索的敌人走到埋藏机器的地方,他们就在周围山上向敌人开枪射击,将敌人吸引开来,用生命保护革命财产。
在另一次反扫荡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兵工厂的房舍还未来得及修好,机器已经开动了。日本投降的前夕,军工部新成立了一座八二炮弹厂,开工很久,产量一直很低。当时甄荣典刚到实验所学技术还不到两个月。上级虽然想到甄荣典,但指导员觉得应该让他学习,不能又去调他回来。甄荣典到了八二炮弹厂,不仅自己带头去做,又团结老师傅,团结工人,团结学徒一起去干,于是生产量也随着他的纪录步步提高。甄荣典上工的第一天就出四十五个八二大炮弹,超过一般工匠一倍;以后他又增到八十个,别的工人也增到一天出五十个。军工部赞扬他:甄荣典走到哪里,哪里的工作就搞得呱呱叫!
“炮弹大王”甄荣典,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特等劳动英雄。在黄崖洞兵工厂他承担了生产炮弹最吃力的工种———水车动力(有时人绞)车工。这个工种因消耗体力大在一定时间就要调换,但甄荣典一直坚持干了五年。他吃苦耐劳,积极生产,刻苦钻研技术,每次搞生产竞赛都是第一名。别人一天车50~60发炮弹,他能车到100发以上;别人车到100发,他增加到150发;别人车到400发时,他又增加到480发。他生产的数量增加了,工具和材料消耗却降低了。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本色,体现了抗日战争中人民军工为党的事业、国家的安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工,经受了党的培养教育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在抗日烽火中的锤炼,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具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抗日力量的中坚。他们凭着坚定的理想和不渝的信念,用生命和鲜血矗立了抗日战争中人民军工可歌可泣的丰碑,展示了人民军工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941年4月,太行兵工的第一批掷弹筒试制成功,射程最远达到700米,实现了彭总“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的要求。从1941年5月起,太行军工部组织成批生产的掷弹筒源源运往前线,八路军有了与日本抗衡的火力,经常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深感震惊,日军惊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