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马学礼

2015-06-20 13:32:37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马学礼,原武汉重型机床厂工人,退休前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1959年全国劳模。1952年至今,他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00多项。1954年,他创新发明“马氏胎具”,迄今仍为机械加工行业广泛使用。他自主设计的用于加工大型蜗杆的“外旋风铣”,提高工效10至12倍。他创新设计的“蜂窝胎具”,可提高工效100多倍,在全国推广。

  马学礼,原武汉重型机床厂工人,退休前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1959年全国劳模。1952年至今,他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00多项。1954年,他创新发明“马氏胎具”,迄今仍为机械加工行业广泛使用。他自主设计的用于加工大型蜗杆的“外旋风铣”,提高工效10至12倍。他创新设计的“蜂窝胎具”,可提高工效100多倍,在全国推广。

  主要事迹:
  1952年,21岁的马学礼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当车工。当他看到闻名东北的技术革新闯将、鞍钢机修总厂工人王崇伦的技术创新成果展示时,产生了一种“也想试试”的冲动。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技术创新之旅。“我的第一个技术创新成果叫‘多刀多刃’,就是用多个刀具及其刀刃,代替原来的一刀一刃来加工铝件。当时,在师傅的帮助下,我琢磨了好几天,试验了十余次才成功,结果不仅提高工效好几倍,而且还提高了加工质量。当然,现在看来很‘小儿科’的。”马老回忆说。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马学礼似乎有了更大的动力。随后,他把“多刀多刃”延伸到加工大螺帽的切断工作中,改原来的单刀单刃为双刀双刃切削,使工效提高了一倍。
  1954年,有了多项创新成果的马学礼又琢磨一件事。原来,他所在的车间接受了一批任务急、数量大的军工任务,其中主要车工零件是一种四方头的大螺钉,用传统方法加工必须用四爪卡盘夹固校正加工,这样就使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工效偏低。
  对技术创新已经上了“瘾”的马学礼,为此四处寻找资料、日夜苦思冥想,仍久久不得其解。
  后来,车间常见的钻头及锥柄刀可直接装在尾座上的装置启发了他。经过多次改进和试验,一个有锥度的“内孔梢胎”——被认为是“0+1”(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成果诞生了;不仅确保了质量,而且提高工效2至3倍。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并被广泛推广运用的“马氏顶针”(又称“马氏胎具”)。马老介绍说:“‘内孔梢胎’的成果,之初仅仅是在普通车床上加工一些螺钉和一些轴类工件。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它不仅可以夹固一些奇形怪状的工件,而且可以在各种车床上使用。因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省工省力,受到广大工人师傅的欢迎。如今50多年过去了,武汉重型机床厂仍把它作为加工花键轴的标准夹具在使用。”
  1955年,马学礼作为支援内地建设的优秀技术工人从沈阳第一机床厂调到了武汉重型机床厂,随后被派遣到苏联学习,1957年学成回国。
  “充电”后的马学礼,一门心思地投入学习消化“老大哥”的先进经验、加快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创新上。深孔套料刀是苏联创造的能把实心钢料的心子整体取出的一种工具,在加工大型空心结构轴件时应用广泛。1958年初,马学礼着手研究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工厂生产实践中,他以改变以往常用的老方法。几经实验后,他研制出了第一套新式模具。但马学礼不满足眼前的成功,紧接着他琢磨着将高速切削运用于深孔套料加工中,用高于苏联制造的模具6倍的切削速度实现了“100+1”的飞跃。
  当时的媒体曾这样报道:“套料刀制成以后,原来三个人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就行了,而且一个人还可以看两台机床。一根滑枕的加工时间,由原来的三十多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
  1958年秋,厂领导告诉马学礼,大蜗杆生产加工已经成为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拦路虎”。为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马学礼和几位工友商量着要承担起创新大蜗杆加工技术的重担,决心解决好这个连苏联“老大哥”也头痛的难题。
  他回忆说:“当时,我和工友们是整天整晚的不休息,终于从苏联加工丝杠的‘内旋风铣’中得到灵感,决定自己设计制造一台加工蜗杆的‘外旋风铣’。随后,几经改进,‘外旋风铣’终于试验成功。工人们由此可提高工效10至12倍。”
  据统计,马学礼1958年就实现技术创新28项,1959年提出创新建议340多条,被采纳60多条。他的技术创新事迹在全国广为传播,成为闻名全国的“刀具大王”,并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的亲切接见。
  1983年10月,马学礼调湖北省总工会任副主席,分管群众生产和职工技协工作。一心想在技术创新上有所贡献的他,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一方面,他组织协调好全省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工作;另一方面,他利用工作之余为职工技协积极分子免费传授技术创新的经验,并在基层调研中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和技术上的难题。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