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王锡军

2015-07-28 20:47:01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王锡军,男,1974年出生,青海油田管道公司机组长,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王锡军创新工作室提出技术革新项目84项,申报国家专利26项,获国家专利11项,2014年11月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锡军,男,1974年出生,青海油田管道公司机组长,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王锡军创新工作室提出技术革新项目84项,申报国家专利26项,获国家专利11项,2014年11月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主要事迹:
  1993年,19岁的王锡军从青海石油管理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油田花土沟生产一线。
  青海油田是一个“苦”油田,地处戈壁、沙漠、沼泽、碱滩,平均海拔2900米,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70%左右。“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花土沟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从踏进瀚海的第一天起,王锡军就立志在这里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
  2000年,是王锡军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年。这一年,成就了他“管道铁人”的名号。
  当年,青海油田公司参建涩北-西宁-兰州管线工程,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管道口径最大的长距离输气工程,起始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最终到达西宁、兰州。
  那年8月,青海油田油建施工队伍已经连续奋战了3个多月,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在一次管道无损检测中,突然,重达100多斤的无损检测仪在组焊好的管道中受阻。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割管取出检测仪。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做除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外,还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割开的管道再对口更加困难,对公司声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我进去把设备拖出来!”正在大家一筹莫展、面面相觑之时,26岁的管工班长王锡军说。
  密封的管道长达100多米,且里面空间狭小,空气稀薄,有很大的危险性。“这个办法行吗?”很多人发出了疑问。
  “让我试试,一定能行!”王锡军再一次提出要求。在场的监理、业主代表、公司领导几番权衡,制定了周密的安全措施,同意王锡军进去试一下。
  当天,太阳炙烤着柴达木盆地。身高1.7米多的王锡军绑着麻绳,手拿手电,头戴铝盔,深深地吸了口气,迅速地钻进了直径仅为660毫米的管道,将麻绳另一端绑在检测仪上,一边退,一边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一寸一寸艰难地往后挪……
  突然,管道里没有动静,顿时,管道外面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了一起,空气仿佛已经凝固。
  大家拼命地拉着绳索,一秒、两秒、三秒……一米、两米、三米……两分钟后,疲惫不堪的王锡军终于倒退着爬出了管道,他的身后紧紧连着那台无损检测仪。
  霎时,王锡军的身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监理、检测人员也都为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而动容,亲切地称他为“铁人”。从此,“管道铁人”的故事也传遍青海油田。
  “在太阳直照下,管子里特别热,有一段时间我都热昏了过去。”王锡军现在回忆起来很后怕,那是他离死亡最近的时刻。
  2000年,王锡军毫无悬念地被评为青海油田劳动模范,“单位100多人投票推选我参选劳模,咱不能对不起兄弟们,也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工作生活中都要做出劳模的榜样来。”成为劳模后,王锡军对自己的要求变了。
  油气管道建设中,一根管子10多米长,要一根根焊接起来,才能成为管线。焊接之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把两根管子的口对准。管道施工中有“七分对口,三分焊接”之说,可见对口的重要性。
  在涩北-西宁-兰州复线管道建设中,王锡军所在班组承担了全线地形最复杂、环境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的工段。为确保工期,王锡军通过专业公司拍来的照片,经过反复琢磨,仿制了一个用于管道对口的“内对口器”,解决了设备上的问题。
  同时,他摸索出既提高了对口速度又保证了焊接质量的“一稳、二平、三巧、四准”管工“四字对口法”,其诀窍是:吊管空中移动要稳,吊管空中姿态要平,管口与对口器接触间距要巧,管口与管口对接要准。
  王锡军的班组采用“四字对口法”,在“百口考核”中创焊接一次合格率100%的纪录,工期比计划提前了一半,被评为“金牌机组”。此法还被推广到整个管道公司,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国家重点工程“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建设中,王锡军和机组员工克服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和地形复杂等困难,又设计制造出具有对口精准、胀紧力强、制动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的管道内外对口器,完成山区段连头和穿越作业任务,累计达到20公里,一次合格率98.3%,取得标段焊接量第一的好成绩,创效1100多万元。该对口器在国内大中型口径管道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管道施工中,哪里出现塌方,王锡军就冲向哪里;哪里泥沼遍布,王锡军的身影就挺立在哪里……”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也正印证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劳模就必须站到最前沿”。
  多年来,王锡军已经形成一个习惯,只要外出施工,他总是第一个登上送班车,最后一个坐上下班车。只要工地上有人,他就肯定在场。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带领、影响着班组全体成员。
  “做好传帮带,让智慧的脑袋鼓起财富的口袋。”这是王锡军在实践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
  2009年,在青海油田深入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中,他针对班组长年在野外施工,接触新技术、新工艺多,同时,班组职工、外聘技工、零工等人员构成特点,提出突出打造学习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
  王锡军采取集中学习、个别指导、现场课堂等多种方式,影响和带动班组员工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关心机组每个人学习、生活、身体状况,为班组建立班组成员家庭联系卡,为每个班员过生日,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他带领的班组,被树为“五型标杆班组”,成为其他机组学习的榜样、安全的标兵、和谐的典范。
  2011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王锡军创新工作室挂牌。他以实用为第一目的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步的实景教学理念,使创新工作室成为优秀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2014年9月1日,王锡军创新工作室“升级”为王锡军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国家第一批授牌的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有在册成员100多人,涵盖了管工、焊工、电工、井下作业、采气工艺和采油等工艺技术,成为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是理论向实际转化的“桥梁”,更是讨论、分析、交流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课堂。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