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张雪松

2015-07-28 20:51:51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张雪松,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中国北车资深专家、“金蓝领”,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数百次修复进口数控设备,完成技改近百项,创造价值数百万元。他与唐车公司全体职工一起,创造了国产动车组的世界速度,他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

  张雪松,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中国北车资深专家、“金蓝领”,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数百次修复进口数控设备,完成技改近百项,创造价值数百万元。他与唐车公司全体职工一起,创造了国产动车组的世界速度,他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
  主要事迹:
  1992年,从唐山机车车辆技工学校毕业的张雪松进入唐车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凭借自己的拼劲,他先后在省、市各类比赛上夺得4个钳工状元。2005年,唐车公司引进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然而一个问题摆在了企业面前:厂里没人能维修这些引进的大型数控设备。当时,即便在全国,能维修数控设备的也是凤毛麟角。紧要关头,张雪松作出了一个让工友们看来相当意外的举动:“转行”搞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做进口设备的“保健医”。
  当时的张雪松连数控设备说明书都不能完全看懂,为尽快进入角色,他报名参加工厂的数控机床培训,自己花钱买来相关书籍自学,写下了数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他还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带领工友们完成了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保证了正常生产,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2009年,他获得河北省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第一名,“双料”状元自此得名。
  用于铝合金车体板材下料的美国福禄数控水切割机,由于设计结构不足导致了浪费严重。与厂家多次协商无果后,张雪松和工友们决定自己解决。然而,经过反复研究,先后设计了3套方案,连续试验15次,却无一次令人满意。有人断言:这项攻关只能以失败告终。但张雪松并不放弃!他结合有限的图纸,先后查阅了有关理论和设备资料,反复计算各项参数,最终成功制作出自己设计的卡具夹紧装置。改造后的卡具装卡板料不仅加工质量达到“零缺陷”,而且大幅提高了板料的取材率,仅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
  2008年9月,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用于大部件加工的全部8把专用机夹铣刀先后不同程度地损坏,从国外采购来不及,外包修理没人能承接,生产线面临停工的危险。焦急的张雪松连续钻研了两个通宵,查阅了60余份图书资料,对损坏的刀具进行测量、研究和比对分析,终于找到了刀具损坏的症结所在,及时地将8把刀具全部修复,保证了动车组车体正常生产。
  “能够参与制造世界最高速动车组是我的光荣,制造无缺陷的动车组是我的责任。”责任心强,这是张雪松在工作中的又一个闪光点。
  在铆钳班时,张雪松常对他的工友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焊接,把铝板组装成车体。一列车定员是512人,车体的每一条焊缝都关系着这512条鲜活的生命,容不得一丝马虎。”
  正是在这样的责任心下,面对铝合金车体制造难题,他带领工友先后完成项目攻关、技术革新109项,设计、改造、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为成功试制出首辆铝合金车体和磁悬浮列车车体,以及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跨越,保证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成功生产探索了宝贵经验。
  为了让更多工人掌握新技术,2010年,由张雪松牵头成立了 “金蓝领工作室”,2014年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吸收了一百多名技师和技术能手,成立了13个工序固定生产小组和4个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如今,这个工作室完成了百余项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