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男,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曾先后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及全国机械行业有突出贡献技师、全国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2008年5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赵峰,男,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曾先后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及全国机械行业有突出贡献技师、全国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2008年5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1986年,17岁的赵峰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鲁机“精大稀”设备维修小组,成为一名普通的维修工。
赵峰工作的第二年,单位从德国引进的一台数控镗铣床出了故障,国内工人修不了,只能从德国请专家,维修竟是按小时收费!一小时就要花掉2000多元,一次普通的维修,外国人要拿走20000多元人民币。而那时,厂里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还领不到500元工资!
这件事让赵峰受到了很强的刺激。进口设备,中国工人没有本事去碰,而他几次跟在外国专家后面恭恭敬敬地试着请教,人家总是轻蔑地不屑一顾……他发誓一定要争口气,要拼命学习,学会自己修理国外机床,总有一天让老外在他面前也竖大拇指。
为了掌握数控机床的有关知识,他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自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全部课程。1992年,赵峰被公司选派到保加利亚参加技术培训。之后,公司从保加利亚引进了两台价值400万元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然而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数控系统却出现了无输出故障。当时,来公司安装、调试的外国专家们查遍了整个系统都没有解决,后来又先后从北京、天津等地调来他们在华的专家,仍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一群专家看着自己国家生产的机器而无可奈何,急得直吼。这时,赵峰自告奋勇要求试试。外国专家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以怀疑的态度答应了。
凭着平日的积累,反复阅读说明书和图纸后,赵峰用筛选法、模糊逻辑判断法,分块查找,反复排除,终于在密如发丝的线路中,发现有一个像棋子一样大小的电器元件没有电压输出。
病根找到了!故障排除了。外国专家喜出望外,顾不上摘掉沾满油渍的手套,与他紧紧地拥抱。
赵峰维修的设备都是企业的看家设备,台台都是命根子。像德国生产的那台400万元的导轨磨床,那是“八五”技改期间,用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的,因为价格高,企业买不起新的,只能买二手的。由于是二手设备,需要另付外商安装费,人家要价就是100万元人民币。
当时厂里已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安装。作为一名党员,赵峰觉得他有责任,于是他一头扑到那8个电气柜中,运用自创的“模糊逻辑维修分析法”,开始一点一点摸索。
他先后验证了2386个输入节点,1148个输出节点,30个故障诊断点,然后再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列表分析找出规律,由模糊认识上升到理性判断,终于解决了这一重大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了安装费用100多万元。
就是这台导轨磨床,安装3年后,由于温度和环境的因素,得了“水土不服”的毛病,热稳定性差,常常是干半天、修半天,不能正常使用,仅电费每天就要浪费3000多元。经过赵峰细心观察,发现其电气部分的控制器件年久失修,许多元件都已老化,且受温度和环境影响太大,即便是暂时修好也只能凑合使用,病根治不好。最后他想到了改造它的电气控制系统。
凭着一股对工作的倔劲,赵峰开始了改造工作。他白天在现场研究设备接口,晚上伏案画图,每天都干到深夜,为赶工期他连续半个月没回家,困了就在桌子上打个盹,醒了就用湿毛巾擦把脸。经过45天的苦战,赵峰他们提前完成了导轨磨床技术改造,并一次试车成功。
这不仅意味着他为公司节约资金61万元、救活了价值400万元的进口设备,而且彻底解决了这种机床“水土不服”的毛病。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属于当时机床制造企业成批引进的设备,全国曾在“九五”技改期间引进一大批,而且都有相同的故障,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因此早就“趴窝”了,赵峰的这一技术创新,在这些企业内得到推广,彻底解决了问题。为此,这项技改获得山东省和全国技术创新成果奖,他也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技术创新优秀个人。
由外国某公司研发的汽车喷油嘴微孔加工机床一直垄断中国市场。鲁机决定向外国强手叫板。2005年初,公司成立了以赵峰为主的4人攻关小组。终于在2008年初研制开发出第一台样机。该钻床打破了西方先进国家对机床电火花微细放电技术的垄断。
十几年来,赵峰为企业解决关键设备的疑难故障200多次,技术革新30多项。NC-630加工中心光栅测量系统的改造、“模糊逻辑维修法”等十多个项目获全国、省、市技术创新奖。由他研制的“龙门导轨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被评为“全省首届十佳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他因此获得“全国首届职工创新优秀个人”。十几台冷冰冰的进口设备,在赵峰精湛的技艺撬动下“起死回生”,使鲁机公司进口设备利用率达到了100%,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效益870多万元。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