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4月11日报道,甘肃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文件,从2015年起,甘肃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由学校自主确定,相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和备案。旨在利用两至三年时间,采取撤并、划转、重组等方式,整合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资源,使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控制在160所左右,重点办好30至40所国家、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兰州新区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
允许中职学校自主确定和调整专业设置,堪称“治本”之举。这样的“自主”,实际上是为了增强职业学校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区域意识,让职业学校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手和推手。而要求县域职业学校增强服务功能,远比由政府出面帮助本地中职学校“强拉生源”要高明得多。
据新华社4月11日报道,甘肃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文件,从2015年起,甘肃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由学校自主确定,相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和备案。旨在利用两至三年时间,采取撤并、划转、重组等方式,整合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资源,使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控制在160所左右,重点办好30至40所国家、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兰州新区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教人才的培养本应紧紧围绕本地产业实际,贴合地方需求,积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企业实用人才。然而,现实生活中,职教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学校,也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为了提高事关学校存亡的“就业率”,很多职业学校不得不背离职教本源,舍本逐末,“跟着感觉走”,千校一面地培养“热销”专业的学生。而由于本地企业对这些专业学生的“消费能力”极为有限,又很难开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薪资,导致这些毕业生只能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产业发达地区谋求就业。如此“孔雀东南飞”现象在西部地区和边远山区显得尤为突出,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到外地就业缺乏竞争优势和“谈判筹码”,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简单枯燥重复的流水操作,而毕业生低劣的就业质量又反过来影响学校的声誉,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导致中职学校生源严重匮乏。
与此同时,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公共财政支付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经费,实现了中职免费教育,但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不能为本地所用,企业也因此面临技工难求的困境,无法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只能在低水平的领域从事附加值极低的生产和营销。这一现实不仅很难吸引企业投资或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连有些地方政府也会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勉强维持中职学校的生存。这是当前不少中职学校难以突破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甘肃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代表,对上述困境肯定早有体会、深有感悟,允许中职学校自主确定和调整专业设置,可谓其痛定思痛之后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堪称“治本”之举。显而易见,此次“放权”并非简单的放手不管,而是政府赋予职业学校“有条件的自主”。从政策出台的背景看,地方政府准备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采取撤并、划转、重组等方式,整合区域职教资源,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重点办好30至40所国家、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这样的“自主”,实际上是为了增强职业学校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区域意识,让职业学校能够紧跟政府规划,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手和推手。同时,该省还要求各地整合调整后的县域职业学校积极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强服务功能,成为集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平台,将服务网络延伸到社区、村庄、合作社、农场、企业。这种治标式的“救市”,远比少数地方政府或教育局出面帮助本地中职学校“强拉生源”要高明得多。一旦这些职业学校真正转变了办学思想,摸对了办学门路,尝到了依靠企业、服务企业的甜头,校企合作搞得风生水起,必能很快步入就业有质量、办学有信誉、生源有保障、职教有吸引力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教育大省、职教强省之称的江苏,早在前几年就已逐步放开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硬性管控,如今又在高职领域开始尝试新的“自主”。今年3月23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关于编报2015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的通知》,试点支持具备条件、办学规范、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高校在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计划,把高校办学自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