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评论 >

从英国职业指导计划论及我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

2015-07-15 21:43:50 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摘要:我国的儿童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受到的关注甚少,相关研究也屈指可数,具体实施更是无从谈起。职业教育是否应当从娃娃抓起,也是一个各方质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有关儿童职业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英国政府于2009 年10 月26 日推出一项职业指导计划,即向英国的小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并让他们体验大学校园生活和企业工作环境。此举可以为我国的儿童职业教育带来一点启示,引发我们的思考。

     ■薄晓丽
  英国政府于2009 年10月26日推出了一项职业指导计划, 将向英国的小学生提供职业信息, 并让他们体验大学校园生活和企业工作环境。这项计划旨在使小学生及早找到各自兴趣所在,扩大他们的视野,激发家境普通的孩子的上进心。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认为需要将职业教育时间提前,从上小学的娃娃抓起。然而,也有教师对这项计划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不可以过早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或划定他们的选择范围。但是,适当合理的职业指导和教育不仅不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选择范围,而且还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人生规划产生有益的影响,关键是如何把握实施的深度和广度。笔者拟从可能性、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儿童职业启蒙教育。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能性
  (一)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可能
  首先,从儿童的生理特点来看,进行适当的职业教育和适量的锻炼,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由于儿童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平衡,兴奋占优势,并易扩散,因此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表现出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动作准确性差等特点。进行简单适量的职业训练和工具操作,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
  此外,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躯干和四肢都在生长发育阶段中, 进行一些适度的职业锻炼和操作, 不仅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儿童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其次,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合理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锻炼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心理认同。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7~12 岁儿童的心理正处于由较低的心理活动过程向高级心理活动过程迅速发展的过渡阶段, 该时期儿童的心理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模式向抽象思维过渡;(2)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3) 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渐形成。因此,这个时期对于个体的品质和意识而言,不仅是有利期,也是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可以利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第一,可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使其提升对自己的认同和归属感;第二,可以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提高抽象思维水平;第三,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和与人协作的精神;第四,有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职业教育的规律为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可能从职业教育本身来看, 其发展规律也呼唤对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弗兰克·帕森斯认为,职业发展是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过程。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人的职业态度和要求也不是面临就业时才有的, 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
  我国教育家刘占恩在《择业自审表》首项内容“择业须知”中曾明确指出:“对于所择的职业,若要成功,必须有充分的预备与相当的学识”。职业选择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增补有益的信息,持续吸收相关学识,这一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从小开始积累和学习。
  此外,要使人们永远具有既为个人谋生,又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意识,有赖于 职业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职业选择之前,继续于已得职业之后。因此,儿童时期的职业指导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一)顺应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说:“我们知道, 相比于在7岁至9 岁就接受相关教育的孩子而言,14 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已太晚。”英国的这项职业指导计划将率先在曼彻斯特、普利茅斯、约克等7个地区的38 所试点小学实施。届时,试点小学里7~11 岁的小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大学和企业,切身感受成年人如何学习和工作。同时,教师也会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出谋划策,并提醒家长做好相关准备,以便指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另外,在诸如“脸谱”等社交网站上,儿童也能获得职业指导信息。
  在德国,学校的设置不仅是逐渐递进的,而且在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还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校进行专门学习。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就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和特长进行分流,一部分孩子从10 岁就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了。德国人认为,儿童修完基础学校后, 应当进入最适合他们学习能力的学校就读, 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和高度工业化与小学分流不无关系。美国在1971年就开始在全美范围内推行实施的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也涵括了对儿童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通过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
  (二)弥补国内儿童职业教育的空白
  虽然我国正在逐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但是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晚,还有一些观念认识没有转变,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仍处于劣势,专门针对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和指导更是一片空白。
  由于职业教育不到位,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时才考虑职业问题。这就造成对于“职业意识”的无意识,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新失业群体”等就业难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下应当做的,就是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扶持这一契机,从娃娃抓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塑造个体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职业教育不完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存在问题。家长、教师、学生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职业指导,使得专门的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低下。虽然人们最终都会在某一时段面临就业,开始职业生涯,但却对这之前的职业教育不屑一顾。从娃娃抓起,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指导,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逐渐扭转职业教育的劣势地位,逐渐转变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不仅不会限制儿童的选择,还会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深化其对职业选择的认识,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做好准备,使得个体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能力,并且担负起社会所赋予的重任。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强制教育和过度教育
  早在18 世纪,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就曾警告教育者:“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 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同时这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探讨职业教育是否应从娃娃抓起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实施职业教育的度,适度的教育和指导有益无害,不恰当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以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这一概念定义儿童职业教育, 就是要强调对儿童的非职业定向的启蒙教育, 避免过早地给儿童带来心理枷锁和社会负担。职业启蒙教育旨在激发儿童对职业的好奇和兴趣,为儿童提供初步的职业认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完整的人格品质。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强制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其兴趣出发,给儿童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免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二)注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在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儿童的职业意识正处于懵懂阶段,接受性和可塑性极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教育,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长久的错误观念和偏见。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升自己对职业教育和指导的认识,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扭转错误的文化传统偏见,以使职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注重儿童人生关怀及品质和意识的培养
  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模式建构是重点,也是难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地点选择、教学内容筛选等都需要经过严谨的研究和科学的安排,都亟待大量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支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要始终围绕启蒙二字,把握合适的度。
  对儿童的职业教育, 重点不是训练儿童掌握某种技艺或产生某种社会责任感,而是要给予儿童丰富的人生关怀,塑造其健全的品质和完整的人格。因此,没有必要安排过于专业的过程和紧凑的课时,可以选择类似于手工劳动等简单的课程, 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户外地点将职业教育和指导融入教学内容中, 给儿童以职业代入感,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