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评论 >

陈万勇:教育转型亟需优化成才观念

2015-10-27 17:23:31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有过语重心长的告诫:“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充当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教育如何转型?从何处发力?我认为,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尤其是转变制约教育的中国式成才观。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有过语重心长的告诫:“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充当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教育如何转型?从何处发力?我认为,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尤其是转变制约教育的中国式成才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自然形塑出独特的中国式成才观。何谓中国式成才观?答案也许会因人而异。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成才很大程度上和科举中榜、入仕为官划等号。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过去主要依赖读书求取功名的单一成才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用人的导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更难在现实中得以践行。相反,“我爸是李刚”、“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等以权力、编制和财富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观念正在大行其道。
  诚然,要为中国式成才观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很难,但若归纳其主要特征,则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看重功名实利。一直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几乎是大多数人的梦想,即使少数人的观念没有这样赤裸,也往往会遵循“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其二,重结果而轻过程。在国人看来,只要有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问”又何足挂齿?其三,重物质而轻精神。在普罗大众的心中,即便是读书这样富有诗意的事,最终也难脱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物质取向。其四,放大苦而缩小乐。成才的过程有苦有乐,但国人的感受往往带有明显的偏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成才的座右铭。其五,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他人而轻自我。在处理群与己、人与我的关系时,由于封建宗法思想和宋明理学观念的影响,群体和他人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拔高,其在成才观上也对应地表现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理性审视,中国式成才观确有其弊,然而,它又的确是一种客观生存的需要,生活智慧的结晶,有着不容否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功利观念能够很好地激发个体的奋斗活力,吃苦意识有利于强化人的拼搏精神,群体本位容易形成众志成城的合力,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成才,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愈来愈讲究个性、尊重选择、崇尚创新的时代,在社会需求和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式成才观?笔者认为,应当正本清源,进行五个方面的优化:
  丰富成才的标准
  天生万物,各得其所;人立于世,各有其长。赛场固能测出速度的快慢,但硬让牛和马同场竞跑的确有失公允;财富虽能衡量人的能力,但“金钱万能”的观念未免不合时宜;求知确能助人成才,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真的应该摒弃……一个人是否成才,绝不能简单地采用职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是否上名校、是否高学历等单维度、终结性的指标来评判。要知道,“生活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瞬间,每一个生命都有灿烂的地方。只有让成才的标准更丰富、更多元,像潘旭华这样的中专毕业的“三无”人员才可能更有积极性、更具创造性,社会的发展才有更加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拓宽成才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加德纳指出,人的智能构成是多元的,不同的个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能优势。这就启示我们,一定要跳出中国式成才观过分重智的窠臼,拓宽成才的内涵。成才不惟智力,码头工人孔祥瑞可以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而成为技术专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成才不分职业,北大才子陆步轩在困境中操起屠刀,最终以自身的经历和学识而成为“壹号土猪屠夫学校”的名誉校长;成才不唯体制,有喜剧天赋的赵本山可以成为本山传媒的创立者;成才不唯财富,吴菊萍奋不顾身地伸出双手接住坠楼女孩无愧于道德模范;成才不唯学历,在田间地头种出新品果蔬完全称得上应用型人才……只要创造了价值,只要有益于社会,成才不必分领域,英雄何须问出处?
  降低成才的门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何谓有用之才?不妨看看哲学家陈嘉映的思考:“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如果以获得诺贝尔奖作为标准,中国的作家只有莫言一个人成才。成才的标准不应“在云端跳舞”,而应“贴在地面步行”。首先,成才要以成人为基,要守住“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底线,否则,人之“皮”不存,才之“毛”焉附? 其次,成才的门槛不能高标,不能把成才和“卓越”、“杰出”划等号,更不能推崇唯“栋梁”是尊的精英理论,而应充分珍视个体的独异性和价值的多样性,大力为V·帕累托(意大利社会学家)主倡的“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流动”营造“必然”的土壤。一旦成才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更多的人就会看到成才的希望;一旦大家都向着太阳奔跑,更多的人就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如此,唯其如此,更多人的心中才能积聚更多的正能量,更多的生命才能体验到成才的快乐、创生出成才的价值,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充满生机、和谐共荣。
  调适成才的心态
  2011年达沃斯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和“虎妈”蔡美儿有过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蔡美儿说:“我的孩子上学必须成绩第一,否则就是父母的失职。”萨默斯温和地回应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看过去25年最受瞩目的让世界发生改变的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这两个哈佛的辍学生。哈佛大学得A的学生成为学者,得B的学生花时间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大学传承家族的名望,得C的学生则是募款委员会的座上宾。”与“虎妈”的志在必得相比,萨默斯的温润平和无疑更值得赞赏。对待成才,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别人,一定要有平常心。只要能够守法诚信地勤奋劳动(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只要能够自立于世且有益于人,不管最终的职位如何,不管最后的身家多少,达到这样的标准就算得上有用之才。同时,看待成才还要炼就辩证的眼光,如果盲目地攀比,就可能落得“人比人,比死人”的悲剧。花有几样红,人与人不同;目标多定比较级,切莫事事追最高;少与他人横向比,多从自我纵向看;围棋有段位之分,人才有层次之别;高级人才并不意味着尊贵,低端人才并不代表着卑微;凡诚实劳动的成果都值得尊重,凡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个体都是人才。
  善待成才的过程
  罗马不可能一天建好,成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果实内蕴着独特的成熟密码,人才自有其成长的节律。骆宾王早慧,苏老泉晚成,方仲永“小时了了”,约翰·格登大时尤佳,晏殊人生畅达、位及宰相,林肯命运多舛、终成总统。在人成长为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一些关爱和扶持,多一些信任和等待,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我们一定要铭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一定要警醒:“什么样的民族没有未来?就是只讲效率、只讲利害、只讲功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民族!”
  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说过:“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请坚信,只要成才的标准丰富了,成才的内涵拓宽了,成才的门槛降低了,只要能够抱以平和理性的心态、给予适当的宽容和善待,孩子们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空间和时间就能得到更好的解放,有了这六大解放,成才的通道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平坦,如此,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自然就有了坚强而永续的人才保障。
  (陈万勇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