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是生存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客时代

2015-03-25 22:59:56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优墨
分享到:
编者按:这是个创客时代,是个展现创新创意创业的创客时代。据统计,创客更多的产生于手工艺、工程技术、艺术等领域,更重要的是,创客的标志之一就是要自己动手把创意变成现实,考验的是动手能力。以上种种恰恰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优势,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也一样站在了创客时代的风口之上!

  创客是谁?时下国内的创客热潮风起云涌,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开始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让人们不仅关注起这个曾经陌生的群体。不只是机械狂人、技术高手,只要你有好创意就能成为创客,“创客”一词的本意是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中国创客时代,在互联网行业做出创新创业的人也是“创客”,创客既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只有一个idea”
  90后美女创客王宁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她与上海的天使投资人从未谋面,仅仅是在微信上聊了3次,对方就将一笔资金打到了她的个人账户上,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
  “当时我还没有团队,连公司账户也没有,就只有一个idea。”连她自己也好奇投资人为什么会选择她,“投资人说看中我的个人特质,他看到了我的签名写着‘邪女气质,文痞习性’,觉得和我对脾气。”
  当然关键的还是王宁做的“泡芙”,一款集成电商,支付功能的移动端社交APP,人们可以通过泡芙发起心愿,出让许愿成本,寻找好友帮助自己实现愿望。
  为什么要做“泡芙”?“90后在网络上泡得时间多,我找实习单位都是通过微博达成的,要实现自己的愿望,需要从不同渠道获得资源。”王宁认为,人与人交往是需求的互补,现有的社交网络不能把人的需求直接表达出来,需要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表达诉求。
  去年5月的一天,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宁在咖啡店里想了一下午,决定开始做一个以帮助实现愿望为切入点的社交软件,“比如我想领养一只猫,通过‘泡芙’表达这个愿望,也许有人看到后会愿意帮助我完成心愿。”她喜欢吃甜食,特别是奶油浓厚的泡芙,于是就给自己的社交产品命名为泡芙,希望一想起来就让人有种甜蜜的感觉。
  拿到第一笔投资后,王宁拍了《泡芙:为梦想而生》的宣传片,讲述了一个外国女孩帮助一位年轻画家完成举办画展心愿的故事。“我是比较叛逆的性格,不喜欢去跟投资人重复同样的话,可以通过宣传片介绍我们的产品。”王宁就是典型的90后个性。
  有人羡慕她拿到一大笔投资,猜测她应该会先“慰问”一下自己,而她连手机都没有换,还是大学时买的。听说她租的房子到期了,投资人让她可以先用投资款解决租房的问题,她一直不同意,就只好另外多给她打了一些资金,让她去租房子,“这是莫大的信任,不能乱花,花到产品上,不是花到自己身上。”
  王宁和她的团队正在改进“泡芙”产品体验,通过音乐节等途径提高知名度,先把用户聚集起来,同时筹划第二轮融资。“这轮是按照常规模式进行了,关键是双方价值观认同,理解你做的事情。”王宁一直将社交APP陌陌创始人唐岩视为学习的榜样。后者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移动网络成功创业者,去年底率陌陌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微博],身家估值超过20亿美元。
  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影响到很多像王宁这样的年轻人,推动了国内的创客风潮。此前王宁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记者,但后来她发现媒体跟自己的理想和初衷不一样了。对于投身互联网创业,她觉得并没有背叛自己的理想,“时代在变化,把握核心价值的人在哪儿都一样。”创客不仅仅局限于理工还是文科生,即便你对技术手段一无所知,但你有一个好的创意,就有可能成为以互联网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者。
  创客的理想国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就是“玩创新的人”,他们利用无需版权费、可随意修改的开源硬件和软件,自己动手生产,将创意变为现实。作为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无疑是创客们的标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乔布斯就和沃兹尼亚克在车库里倒腾产品,后来才有了苹果公司。
  在国外,创客运动已经发展得红红火火,从随情绪改变而变色的衣服,到能够打印人体器官的3D打印机,创客们涉足了艺术、手工、科学、工程技术、食物、音乐等多个领域。
  创客在2009年来到中国,时间虽然短但却发展迅猛,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三大创客文化圈。目前有很多创客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产品创业并且进行商业化的尝试。
  80后创客张浩被圈子里认为是中国创客的代表,早在2011年,他动手做了一个真实版的“瀑布永动机”,并发布在果壳网,当时在科学爱好者中引起了轰动,一举成为知名的创客。后来这个作品还得了那年全球DIY大赛MakerBot Challenge一等奖。
  张浩被称为是“最纯粹”的创客,他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和传播创客文化的人,也是将“Maker”翻译成“创客”的第一人;他以兴趣为导向做东西,不以赚钱为目的,从来不对自己设限,也不对技术设限。
  “你创造了一个东西,你就是创客,你创造了一个新的东西,你就是在创新,你创造的东西如果具有了商业价值,你就可以选择去创业。”张浩认为“创客”在中国经历了一些变化。最初是一种爱好,一个梦想,现在 “创客”更多地跟创业和创新结合在一起。“现在我得一边做机器人,一边不饿死。”
  如今,张浩仍然每天在一堆机械中忙碌着,为了实现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猫”的梦想:“在你的房间里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就像科幻电影里描述的家庭服务式机器人。”
  显然,王宁是和张浩是不同类型的创客,她要面对的是每次见VC都要被提到的问题:你这个创业项目,如果被大公司跟进了,而且几乎是产品上完全复制,你会怎么办?“请你告诉他,我们的优势及核心竞争力是智商,请一直抄,你不亦步亦趋,怎能证明我有价值呢?”
  不过,80后作家蒋方舟发表文章认为,现在大学生创业像上山下乡一样,也有学者表示调查到国内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为99%。王宁对此不以为然:“你要做成功的那个,失败就永远跟你没关系,创客、创业都是自己的选择和自由,不要轻易开始,开始就要坚持下去。”
  分享就是创客的本能,王宁写了两篇《创业记》放在微博上,没想到引发网友的围观和热议。她觉得在现有的社交应用上,男性可以不费成本地来筛选更符合自己审美的女性,女性却不能通过某种方式来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男性。她做创业泡芙本质是尽量使男女之间功利化的双向选择变得更加公平。
  创业更可能影响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只是很讨厌那种拘泥于各种各样法则的人,他们太拘泥了,以至于限制自己做点什么的可能性,太拘泥条条框框,并不能赢得整个战役。”王宁说。
  “创客火了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创客圈多数人的看法,究竟创客能为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浪潮?他们又将如何改变现代社会与生活?仍有很大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