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浙台企产学合作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甬台两地高校共探职业教育新常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维维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深度融合,“产学共融培育复合型人才,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新网宁波4月18日电 (见习记者 林波 李佳赟)整理衣着,时不时看着手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4级会展专业台湾致理班的学生古冬冬显得格外兴奋。这天,他如愿见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校长——台湾致理技术学院院长尚世昌。
4月18日,“浙台企产学合作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甬台两地高校共探职业教育新常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维维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深度融合,“产学共融培育复合型人才,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古冬冬是14级会展专业台湾致理班,该专业系由宁波城市职院与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借鉴吸收台湾职业院校育人理念的优秀成果,立足宁波高职教育发展实际,结合该校校情进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致力于为宁波培养从事跨境国际会展管理与营销的专员或自主创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据李维维介绍,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学习时间依然为三年,但是采用“1+1+1”的合作培养模式,即“1年”在宁波城市职院学习,“1年”在台湾致理学院学习,“1年”完成专业实习,在最后一年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到宁波或者到台湾实习,若学生选择在台湾实习,将会由台湾致理学院的专业教师做实习指导老师。
虽然毕业时只会拿到一所大学的文凭,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古冬冬却是一个拥有“两个母校”的学生。“宁波和台湾,既能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又能融入当地企业,”谈及其所处的班级,古冬冬对未来充满自信。
回顾两岸高职教育合作历程,自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在全国首次出台相关文件,提倡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推动两岸校企合作和校校企合作以来,已历6年之久。
在此期间,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相互开放的程度、范围正明显扩大,合作持续升温,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台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据悉,宁波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密集区域,集中了2300多家台资企业,占浙江省台资企业总量的近50%。台商投资项目涵盖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物流、农业、房地产、金融保险等多个领域。
体量巨大的台资企业为宁波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及薪资水平等多方原因,在招揽人才方面却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甚至有时出现“用工荒”现象。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韩天琪表示,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职场需求”的专业教育。国内外面向职场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说明,求职导向、面向职场需求、产学合作、特色融合等模式,是培养职场需要的高端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韩天琪说,“在这种情况下,宁波高职院校加强与台资企业产学合作,提供精准化的人才服务,是实现双方合作双赢的明智之举。”
据了解,此次甬台两地高校在宁波举办“浙台企产学合作论坛”,系由宁波城市职院和台湾致理技术学院、宁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主办。
在宁波市台办副主任江长荣看来,本届论坛以“甬台两校合作培养,产学共融服务台企”为主题,这是城市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及地方服务等方面与台资企业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必将增进甬台两校与在浙台协、台商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三方产学研深入合作、互惠互赢,“这也是两岸同胞共谋教育发展、经济提升、生活幸福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