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三维空间”被移动互联技术再造,传道授业打破了空间限制,你可以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学习哈佛、斯坦福、北大的课程;上课读书挣脱了时间的枷锁,坐车时、吃饭时、候机时……你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手机进入“课堂”,聆听老师教诲;校园围墙“失灵”了、作息时间表“失灵”了、课程表“失灵”了,传统的教育平台、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也正在“失灵”……上一期,我们触摸了“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公平、自助、大数据,本期文教周刊继续触摸“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忧思。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三维空间”被移动互联技术再造,传道授业打破了空间限制,你可以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学习哈佛、斯坦福、北大的课程;上课读书挣脱了时间的枷锁,坐车时、吃饭时、候机时……你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手机进入“课堂”,聆听老师教诲;校园围墙“失灵”了、作息时间表“失灵”了、课程表“失灵”了,传统的教育平台、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也正在“失灵”……上一期,我们触摸了“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公平、自助、大数据,本期文教周刊继续触摸“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忧思。
—编者
触摸空间:教育大道无疆
李萌是江苏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没考上心仪的南京大学是她挥之不去的遗憾。偶然的机会,她找到了“慕课”,登录了“MOOC中国”网,惊奇地发现,在这里能学习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陈昌凯的课程。没考上南大,也能听南大的课?李萌有些激动,通过网络听课,跟随陈老师学习心理学课程,并在网上完成随堂练习,参与在线讨论。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如果成绩合格,就能得到课程结业证书。”
“慕课”(MOOC)是什么?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已有超过7年的历史。登录“慕课”网站,在家就能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财务会计导论》、杜克大学的《图像和视频处理》、密歇根大学的《模型思维》、北京大学的《流行病学基础》……世界一流的老师将亲自为你视频授课,学生可以随堂测验,在课堂讨论区发帖、回复、评论,这些都会计入课程成绩。
想当年,大教育家孔子倾其一生,弟子不过三千,现在一门“慕课”,上万人平常稀松。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把课程搬上了互联网,一门课的注册学生就突破了10万人。即便孔老夫子在天有灵,恐怕也会自叹弗如。
“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已有的教育模式、内容、方法、体系进行重新设计,社交化的‘众帮’表现得非常明显,6万人的讨论区轻松愉悦。”浙江大学教师翁恺说。
“互联网+教育”,推倒了学校的“围墙”,各种在线教育资源得以轻松共享。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学校,英语老师周敏轻点几下鼠标,登录“一起作业网”,来自全国重点名校的30万道最新真题题库便呈现在眼前。不大会儿,一套高水平的试卷就组合好了,不久后,周敏便拿到了学生的电脑答卷成绩,不仅有得分,还有每个学生的失分点。“以前我们都用上学期的试卷,习题远远没有网上的试卷灵活和贴近时效。有了互联网,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现在的教育时代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在未来,谁能把教育做得边界无限,谁就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一语中的。
触摸时间:学习聚沙成塔
小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家境贫寒,勤工俭学挤占了他大量时间。这不,4月11日一大早,他就挤上了公交车,靠着一个栏杆站稳,便打开了云课堂手机客户端,一堂课学完,他也正好到站。
小王或许不知道,他是目前中国8亿多手机上网用户中的一员,与以往的电脑“固定”互联网教育相比,手机又赋予互联网教育诸多方便。有了移动互联网,人们零零碎碎的时间就有了新的价值,等车、候机、排队……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知识,聚沙成塔,谁说不能做成大事呢?
“人们热议的互联网思维,或许要升级为2.0版,变为移动互联网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
说起来,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互联网提供了种种可能。这不,某知名品牌化妆品销售员赵力勤已经受益匪浅。上岗不久,大量顾客对林林总总化妆品的功效、适用年龄、适用肤质等提出诸多疑问,她显然力不从心。移动学习及时“解救”了她,公司在每个销售员的手机上安装了业务培训系统,不仅能让这些天南海北、很难集中到一起的销售员随时随地学习,还能让销售员把顾客信息发回公司控制中心,从而实时接收详细的美容指导。
“移动教育目前有八大模式。”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吕森林指出,第一种是课堂,把传统的视频答疑、在线联系功能转到移动端上,即“移动版网校”。另外还有专用APP(应用程序)、扫题APP、答疑APP、学习机、微课程、游戏化学习等。
“移动学习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庞大移动终端用户群体的认可,有用户主动寻找、下载、使用学习类的应用,尤其是中小学及大学生。但是在学习者整个学习行为中,移动学习尚未形成学习方式的主流。”移动学习资讯网发布的《中国移动学习产业研究与咨询报告(2014)》指出。专家分析,未形成主流的原因是用户习惯尚未形成,用户体验不佳,基于书本和面授的学习方式还居于主流。
“随着移动带宽不断增强、价格不断走低,带宽和流量问题在未来一两年内会得到大幅改善。”吕森林说,“移动教育是互联网教育的下一个金矿,有非常好的前景。”
触摸现实:发展任重道远
“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空前机遇,特别是教育平台的技术再造,导致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巨大变革,既让人无限憧憬,也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令人忧思。
忧思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可能会加剧教育的“马太效应”。
“互联网+”会推进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对欠发达地区的师生来说,技术设备无疑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鸿沟。当城市幼儿将平板电脑玩得飞转的时候,乡村教师甚至连笔记本电脑都没摸过;当城市孩子通过WiFi信号用平板电脑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农村学生家中还没有网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恐怕会逐渐呈现。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
“一起作业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畅曾走访过不少中小学。他发现,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室里,电脑有了,互联网也通了,但问题在于,“老师和学生没有办法把设备用得更好”。
“对于最偏僻的农村教学点,现在的方式是由高等学校或者地方去做这个工作。但没有一个机制把各方形成一个共同体。”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应该让教学点与它最近的中心小学建立对口联系机制,还需要通过网络技术、教育考试等方面的立法来保证。
忧思二:虽然有技术进步的倒逼,但教育流程再造尚需时日。
“很多地方错误理解了‘人人通’,以为只要搭建一个平台、给每个师生开设一个账号就达标了。”清华大学教授蒋东兴说。
技术倒逼改革!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课件搬到了电脑,讲课融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流程再造尚未完善。政府主管部门大多缺乏“互联网+”的战略规划,对“互联网+教育”的重视仅仅局限于资金的投入;学校缺乏整体布局,局限于学科教学上的单兵推进,尚未建立起新的管理流程;教师仅限于课题教学的浅层应用,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教学流程;学生受制于学校、任课教师和家庭条件的诸多限制,无法系统地运用互联网资源学习课程。
“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提出对策。
忧思三:“移民”教师对“原住民”学生有种种不适。
“这些孩子兜里揣着iPod,玩着PSP,作文里写的‘火星文’我看都看不懂,真是很难理解。”58岁的王晓玲老师发出无奈的感慨。她最近越来越苦恼,学生们在微信朋友圈里交流各种想法,传递各种动态,不会用微信的她束手无策,“感觉拿学生没办法”。
如今,很多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互联网环绕的环境里,有的在婴幼儿时期就能熟练地把玩智能手机。这些“原住民”,无论是应用互联网的能力,还是因之生成的独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非原住民”难以理解的。
与之相对,很多教师和家长,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是中途被迫接受互联网的“移民”,在技术的掌握上,尚且有各种培训班来帮忙,但在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上,他们只得被迫“追赶”这群生活在互联网中的学生。
……
“互联网+教育”,对一些人来说是信息高速公路,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可能就是千沟万壑。但不管如何,由互联网引发推动的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已经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着实令人期待。
“互联网+教育”,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