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聚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相对稳定

2015-07-24 16:48:30 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日前发布。报告以第三方视角,从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服务贡献四个维度,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质量(办学资源条件)、过程质量(政府引导和校企合作)和结果质量(学生发展和服务贡献)进行客观分析,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李华 绘


  图1 2013年高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与本科比较



  表1 2014年地级市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比例实例


  表2 2014年涉农类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服务收入实例
 

  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日前发布。报告以第三方视角,从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服务贡献四个维度,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质量(办学资源条件)、过程质量(政府引导和校企合作)和结果质量(学生发展和服务贡献)进行客观分析,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学生发展:
  第一代大学生比例上升
  学生资助需求增加

  从2013年开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推出了高职培养质量“计分卡”,选取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自主创业比例、理工农医专业相关度、母校总体满意度等5项关键指标来反映高职培养效果。
  今年的报告显示,计分卡指标总体稳中有升。2011届至2014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提升,2014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1.1个百分点,比2011届高1.9个百分点。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自主创业比例、母校总体满意度均呈上升状态,高职毕业生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连续四届保持稳定。在2014年宏观经济增长趋于下行、高职毕业生数量增加的背景下,计分卡指标稳中有升,说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相对稳定、势头良好。
  报告还关注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增长明显。2011届高职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4812元,比毕业半年时月收入增长了2330元,增幅为94%。近4年来,高职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与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在缩小,2011届—2014届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差幅分别为19%、19%、17%和15%。60%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职位有晋升。
  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不断增加。报告显示,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8%,比2011届增长了1.6个百分点,增幅达72.7%。高职毕业生创业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麦可思联合调查,2013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共创造了92.3万个就业岗位,比本科高143%。
  报告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高于本科院校,且近四年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这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用显著,在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功效明显。报告同时关注到高职学生持续上升的助学需求,建议公共财政要更多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完成学业。
  教学改革:
  撤销专业点数多于新增
  教学资源指标向好

  报告显示,2014年高职院校主动停招或撤销了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5269个,多于新增专业点数2004个,超过61.4%。新增专业点数3265个,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产业,老年服务、康复治疗、社区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领域,在适应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及服务民生领域等方面日益发挥作用。
  在产教融合方面,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属地化员工成为高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去年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次采用了“资源表”来分析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与去年的指标相比,今年生师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时间等教学资源指标均呈现向好趋势。
  高职院校生师比继续下降,达到15.6∶1;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上年度的57.2%提高到59.2%;高职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天数由上年度的25.9天增加到27.8天。尽管如此,“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
  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去年所统计的9025元增加到9752元,远超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标准。不过,虽然实践教学条件有明显改善,但东西部的差距却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在校外实习基地使用方面,使用时间为73天,较上年度增加3天,东西部差距逐步缩小。
  政策保障:
  办学经费有了制度保障
  地市财政投入乏力

  2014年底,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这一文件的出台使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经费首次有了国家制度保障,当年中央财政共下拨奖补资金约64亿元。
  报告关注了各地落实、管理和使用中央财政的绩效。报告指出,全国有23个省份制定了高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未出台相关政策,已经出台标准的省份也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
  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明显,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从全国整体来看,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388.57元,是地方高职院校9976.97元的1.64倍。差距最小的是内蒙古和辽宁,约1.08倍;差距在2倍以上的地区有6个,分别是宁夏、河南、安徽、河北、广西和贵州,贵州省的差距最大,达到2.5倍(见图1)。
  报告还关注到地级市举办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据调查,在中部地区同一城市,地级市举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不足2000元,仅为另一省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的五分之一。报告指出,地级市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与教师编制的不足,制约着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对省级政府统筹高职教育发展能力形成挑战,也对地市级政府举办高职教育、依法按照生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办学经费的能力形成挑战。
  服务贡献:
  “贡献表”量化投入产出
  学校之间差异显著

  今年,质量报告首次采用了“服务贡献表”,用来分析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来源与毕业生就业去向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强调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引导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服务区域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通过对三线城市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抽样发现,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比例有低有高,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其专业设置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点不同,可能是形成差异的原因。有的院校植根于当地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区域产业升级要求,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有的院校认为当地产业发展落后、就业机会不多,将毕业生到外省市就业作为专业设置和教学安排的着眼点。对当地发展贡献度不同,得到地方政府认可与支持的力度也会有所不同。
  报告显示,2014年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取得的收入为26亿元,校均21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5%。
  在服务贫困地区和乡镇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区域分布的特点成为了其独特的优势。报告显示,在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着300多所高职院校,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五分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高达53%,平均每所高职院校为当地提供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150万元,非学历培训到款额超过250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超过1万人日。但是,随机抽取涉农高职院校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收入显示,横向、纵向到款额有多有少(见表2),反映了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不均衡状况。
  报告显示,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两个势头——东部地区县级政府举办高职院校培养当地实用人才,创造人力资源红利;高职院校与县级政府合作办学,促进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目前全国坐落在县级市的高职院校超过90所,高职院校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注重面向中小城市的未来发展,成为了服务新兴业态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生力量。 ■记者 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