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这对提高民众的素质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并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经验。在今天,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改革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进行农村社区教育改革要加强政府管理和领导,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社区教育是从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的,我国要发展社区教育要优先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员素质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因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普及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文化素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抗日积极性,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根据地在发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我国当代农村社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社会教育与农村社区教育的定义
(一) 社会教育的定义
社会教育又称民众教育或群众教育,是指以广大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而实施的教育,是对不脱离生产的成人而进行的普及教育形式。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社会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民众教育、国防教育,也包括科学文化教育、生产教育、移风易俗教育等多项内容,它们在敌后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农村社区教育的定义
国外常讲的“农村社区”是相对城市而言的农业人口居住区,是符合“社区”条件的农业区。而我国“农村社区”则是农业人口聚居的一定区域,其中有自然形成的村庄社区,也有设有基层政权机构的行政区划性的乡、镇社区和县政府所在地的城镇社区。“农村社区教育”是对乡、镇、村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广泛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它既是一个区域性的整体性教育活动,又是一种能够组织协调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协调域内各类教育,为社区发展服务的教育机制。它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和灵活多样等特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充分体现和实现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二、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成功经验
(一) 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建立了15 块革命根据地,实施了抗战教育。各抗日根据地从建立时起,就继承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传统,根据工农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经济条件和接受能力,积极地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办民校和组织识字班。民校在春夏秋三季设午校,在冬季办冬校和夜校。1939年8月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建立各种社会教育组织的目的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政治文化教育,以增进抗战建国之力量。1941 年10 月15 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致抗日根据地各级党委的公开信,号召开展冬学运动。1942 年整风运动后,各根据地普遍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对文化学习的要求就更为迫切,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1944 年各区先后召开的文教大会都明确提出了成人教育高于儿童教育的方针和“民办公助”的政策与自愿的原则,进一步鼓舞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冬学和民校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39 年陕甘宁边区有识字组3852 个,学员24107 人; 夜校535 所,学员8086 人; 半日校202 所,学员3323 人; 冬学643 所,学员17750 人,1941 年,冬学达659 所,学员猛增到20915 人。而在冀中区,在1939 年冬学运动时期,冀中27 个县共成立了1917 处民校,4146 处识字班,入学的文盲、半文盲,男女共达347370 人; 在1940 年冬学运动时期,单单八专区七个县就成立了1113 处民校( 各识字班统一起来) ,入学文盲、半文盲及高级民校学员共338004 人。鲁西区在1940 年中,共建立农村俱乐部846 处,民众夜校946 处,1942 年,仅湖西区参加冬学的农民即有2 万余人。1944 年,战争形式好转以后,民校、冬学有了更好的发展。鲁西北一个分区,1945 年便有民校、冬学1852 处,识字班2105 个,参加学习的有85580人。在其他解放区也取得了类似成绩,使根据地扫除了大批文盲。
(二) 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
1.政府重视和领导,从政策上保证社会教育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教育工作。1939 年1 月,林伯渠在边区第一届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实行消灭文盲,以提高失学青年和成年的文化水平”。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战时教育方案时,方案实施原则指出: 在战时必须提高社会教育的作用,以便发动广大的成年青年直接或间接的参加战争。在晋察冀边区的《施政纲领》里规定: “开展民众识字运动和文化娱乐工作,定期逐步扫除文盲”为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在1940 年3 月18 日《中共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中指出:各级党部、政府、部队、学校、民众团体都应负责在其机关附近办理民革室、救亡室、俱乐部一类的组织及民众学校等,吸收机关周围的群众参加,以帮助社教的发展,并应指定专人负责。1941 年2 月10 日《山东省战工会决定1941 年度文教宣传工作计划大纲》明确要求:在社会教育方面,民主教育馆要一律成立起来,充实干部, 健全组织,要建立经常工作制度。这些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教育的快速发展。
2.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社会教育为不定式教育,除学校教育外皆可有之。为了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抗日根据地各领导重视社会教育,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山东根据地在新教育运动中规定其具体任务为: 建立社交机关,每一个主任公署部都要
建立一个主署民教馆,每个专署都要建立一个专署民教馆; 每个县都要建立一个县的民教馆,都要领导一个巡回教育团,要健全组织,充实干部,充实工作。为了巩固和发展冬学,1941年10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等单位关于办理冬学的联合指示信》指出: 由各系统在分区、县、区、乡协同建立冬学委员会,负责主持冬学工作,分区及县的冬学委员会以专员及县长为主任委员,三科长为副主任委员,区乡冬学委员会,选真正能担负工作的人为主任委员,所有参加团体都有被选举权,主任委员负责召集会议,布置工作,检查工作,写作报告等事。各分区或县根据地方情形,可请士绅参加委员会或聘为顾问。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根据地政府积极建立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3.社会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1944年,各解放区先后召开了文教大会,会议上,提出了“进一步为群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号召,着重批判旧型正规化的教育思想。由于战争和生产的需要,社会教育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各解放区广泛的开展冬学运动和举办民校。在这运动里,群众根据当时农村分散的特点,结合各种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照顾到生产习惯和生活利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是: 有以小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夜校、半日校、早班、识字班等; 有以生产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地头组、滩地组、运输组、放羊组等; 有以战争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民兵组、担架组等; 专门为妇女组织起来的有纺织组、编席组或炕头教学、送字上门等; 有对特殊困难不能上学的人,分别采取夫教妻、子教父和“送字”等办法,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形式都是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农村特点和当时的中心任务来决定的。例如,在人口稠密、学员较多而集中学习又较方便的地方,就采用识字组、识字班、夜校等形式进行教学; 在村庄分散、缺少教员的地方,就采用巡回教学或“送字上门”的个别教学法。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对敌斗争的异常尖锐,有的地区将战斗组织、生产组织和学习组织合为一元化的组织。在游击区,几乎所有的民兵小组既是拨工小组,又是学习小组。总之,这些办学形式都是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便利群众学习的原则来确定的。
4.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灵活多样
社会教育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斗争和生产的实际。一般都是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结合进行; 在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中都很强调政治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识字教学,以写收条、情报、报告、开路条、记工账和写契约为主要内容; 技术教育也密切结合战争和生产的需要。另外,因地区和对象的不同,社区教育内容也有不同的重点。在老解放区和基础较好的游击区就着重学习文化; 游击区和新解放区则是着重政治教育。根据群众的需要,有的还教珠算、应用文和卫生防疫知识。教材方面,各个解放区政府都编印课本,供各地采用。各地除根据学员对象分别采用课本外,教师和群众还根据当时当地的需要,共同编写补充教材。群众自己编写的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斗争实际,生动具体,很受群众欢迎。
5.重视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保证师资力量
社会教育是在抗战的烽火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蓬勃发展的社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师,而教师对社会教育发展的好坏有决定作用。各抗日根据地政府重视教师的问题,实施了很多政策和规定保证师资力量。尽管教师短缺,但选拔教师还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1937 年,陕甘宁边区教育部所发出的《关于冬学的通令》里讲到: 冬学教员条件如下: ( 1) 能读《新中华报》或看简单文件; ( 2) 思想观点正确,能刻苦耐劳; ( 3) 善于领导群众,工作积极; ( 4) 身体强健。此后,各根据地对教师都有一定的选拔标准。师资主要来源于机关、干部、部队和群众团体的领导干部,除此之外,还可选拔在校学生,动员当地知识分子充任教员。在教师的培训上,以冬学为例,各根据地在冬学开学前都会有冬学教师的培训,培训时间每年都因抗战形势的变化或实际需要而有所不同。培训的内容一般都符合实际的要求,内容也较丰富。训练方式采取开会讨论,研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使教和学一致起来。
6.统筹统支,民办公助,保证社会教育的经费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教育的经费来源困难,为保证其经费来源,各根据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在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关于1942 年冬学的指示》规定: 经费要在县教育经费内开支,并依照统一的筹募方法,不能由学校或个人私自摊派,其经费,可按照中心小学标准开支,必要时可酌量增减。1944 年,各解放区先后召开文教大会。会议强调“民办公助”政策和自愿原则,要求社会教育大生产运动和对敌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方针的贯彻,进一步鼓舞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晋绥边区,宁武石盘村冬学发展了小型合作社,解决了冬学里的油柴等费用。张初元村冬学发展了榨油合作社,解决了冬学里的油柴等费用,背炭组解决了烧炭问题,这种以生产合作解决冬学经费的办法,使冬学与群众生产相结合。“民办公助”办法实施后,各地出现民众自动聘请教员,成立冬学书房,结合实际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办法和措施,解决了社区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有力的促进了根据地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 加强政府管理和领导,实施政策,确保农村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社区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必然产物。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教育,把农村社区教育列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关乡、镇、村要依此制定社区教育的规划。各级政府要积极改善其办学条件,认真督导其工作的开展,使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要密切农科教等部门直接的关系,实行农科教结合,形成多部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应引导树立多渠道投资农村社区教育的理念,使社会资源向农村社区教育的领域流动,加大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农村社区教育。
教育部门应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如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支教,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引导机制,均衡配置城乡学校教师,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区教育是一种全员、全程、开放的大教育,不是任何单方的力量所能完成的,要全社区的各方联合起来。我国社区教育文件中提出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国目前社区教育的主要管理体制。建立农村社区教育,要建立从市到区、县、街镇三级的行政领导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主管体系,各级相关社会团体的服务体系三条指导体系,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而在今后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主办社区教育的权利划归地区民众,逐渐建立一种由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以社区居民代表为主题的一种官民结合的组织,即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教育起支持、推进和援助的作用,而具体的企划、运行和实施,则应由类似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机构来进行。这也是实践终身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发展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教育
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多元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居住地相距学校或教学点比较远的特点,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教学活动不宜安排的过多,以小组为单位的分散教学活动宜多组织些,采取阵地集中培训,聘请人才实地培训等模式,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面授、现场实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农村社区的教育应根据经济实力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选择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以相应的软件( 含课件) 进行教学和信息传播。在农村发达地区,可以较多的尝试自办; 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创设筛选、接收、传播现代信息的条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式的开放式教育网络。要面向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开设不同的课程,以极大的满足农村不同的教育需求,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形式。
(四) 灵活设置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学以致用
关于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黄云龙教授曾提出了一套“四大类26 门”社区教育基本体系的构想,以此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开发人的潜力。他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的四大类: 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和家政教育课程。农村社区教育要充分尊重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教学内容应“以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为主”,并将一些前沿技术,崭新成果引入教学,不断充实科技,推广商品生产,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促进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和特点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农忙的时候应该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力所能及的具体困难,宣传健康卫生知识,激励农民的干劲; 农闲的时候可组织农民学习实用技术、科学知识,充实农民的生活; 在农村的重大节庆期间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农民开展法制、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因人而宜,才能保证全体社区人民都能参加学习,并在学习中表现出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如何,关系到学习者的兴趣、学习的效果、学习的质量等诸多方面,因此,要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应以各级社区的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要组织一支数量足够,专业齐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结合使用,形成互补。农村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在现有教育事业编制中进行调剂,选派适合社区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充实到农村的社区学校中。区县有关部门应指定相应的培训机构,负责对农村社区学校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较快的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作为从事农村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学习进修,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要经常深入实践,了解一线工作的实际,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自觉探索和研究农村社区教育教学的规律。建立促进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自主提高自身素质的机制,培养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形成自主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素质。
(六) 加大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拓宽筹措资金渠道
资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主导问题。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办学经费不足和资金筹措渠道不畅。“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不能仅靠财政和社会慈善款,根本的要走社会投入之路。”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中承担主要责任,以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政府应每年制定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同时,政府在增加投资以外,要不断寻找新的经费筹集方式,积极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办学,广泛采取社会集资、民间集资、家庭集资、个人捐资等各种方式,逐步建立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级政府要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将更多的资金分配于农村特别是村级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免费服务,从而有效地降低农民群众参与社会教育和其他
活动的成本,扩大农村社区教育的参与面和受益面。农村社区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平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点。改革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全面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