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依托。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国也迈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迎来怎样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转型升级?这是中国高职教育所亟需破解的命题。
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依托。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国也迈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迎来怎样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转型升级?这是中国高职教育所亟需破解的命题。
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意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缓慢而痛苦的低增长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新常态意指我国经济发展在新阶段呈现的一种崭新的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态势。
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自然表现,新常态的特点一是“新”,是新变化新特征新态势,需要我们以新思维积极把握;二是“常”,即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需要我们主动适应,以新的状态去适应。
国际经验和一般的规律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后,经济增长率将出现30%~40%的递减,世界各国和地区无一例外。由“高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一种内在趋势,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将全面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进入到“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新时期。在这一新阶段,过去适合于旧常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已经不适应新常态发展,必须做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并逐步“常态化”。
高职院校步入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创立职业大学至今,高职教育的发展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2000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442所,到2014年增加到1321所。2014年高职院校招生318万人,在校生973.6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5%。从2000年到2006年,高职院校增加了663所,从2006年到2014年,高职院校增加了216所。高职院校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而随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中国高职教育也逐步从速度扩张转为内涵提升。2014年,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中国高职教育也步入了自己的“新常态”。
高职院校的“常态”,依然表现在要适应和满足三大需求上,即市场与企业行业需求、学校教育需求、人的发展规律需求,这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点。
新时期下,高职教育新常态发展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办学理念和内涵的丰富。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内涵建设首先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体现在学校领导能力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管、校企合作深入、办学条件建设等诸多方面。在新阶段,在体现人才红利的过程中,要从“订单培养”的致用性人才转变到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上来。高职教育为社会上的劳动者,提供了职业技能培养、文化素质教育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服务。由于人口构成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也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多样性。让每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奉献社会,是高职教育的使命。要让高职院校成为学生人生的中转站,为其进一步成长成才铺路搭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强调合作办学的“实境耦合”到着力学生个体成长的“学教做合一”,正是从办学结构到教育对象内涵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专业课程与市场的紧密互动。
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职专业设置需要与企业需求相吻合,需要前期做好市场分析和对接,更需要具有前瞻性。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下,激发职业教育活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新常态下,对速度的追求虽有所降低,但对质量的提升却更加重视。体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开始超越第二产业。要素结构上,创新驱动力增强,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上要进行适时调整,对接新业态,培养社会所需新型专业人才。防止在过去僵化专业结构下,出现所培养的人才旱涝不均,在某些行业过剩,在某些行业空白。同时,在课程建设上,树立商品意识。不是学校生产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学校就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避免走入“专业与岗位相对接”的误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第三,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手段的与时俱进。
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教师作为“传道者”,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学情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当年“一本教案走天下”的教学手段和“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革新教育观念,适应角色转化。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地“学”,教师由“教导者”变为“引导者”。高职教育是学生人生中的“中转站”,而非“终点”。学生通过这个“中转站”,可以通向未来的无数种可能。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从2003年高职评估,到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再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我国高职教育正逐步进行着转型升级。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不是“升本”。我国高职教育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虽然在示范建设时期实现了跨越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认知上的偏见。谈到“技术”,人们会直接联想到单纯的体力劳动,认为相较本科院校“高级知识分子式”的脑力劳动要低级。因此,高职生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人们只看到了“技”而忽略了“术”,这是思想观念上的偏颇。技术,不光要具有技艺,还需要讲究方法和谋略。高职教育是脑力劳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其次,高职教育还未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高职生在经历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大门的那一刻,就被打上了“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的烙印。相较于本科生,高职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先天条件”不占优势,在“后天培养”中,如何满足他们的文化和教育需求,是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之外,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还需要为学生补充哪些“维生素”?使学生成为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次,高职教育还未能实现“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局面,在与中职教育、本科教育的衔接和培养规格上存在着不畅通和区分度不鲜明问题。往往高职院校在与中职或本科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中,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等方面缺少制度和政策支撑,在要求和条件方面存在着不少困难。
最后,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高职教育还未能成为主力军。高职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可目前大部分高职生的就业岗位偏向生产一线,后续技术科研、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承担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和研发工作。因此,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过程中,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对其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正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实现高职教育的快速、高质发展,需要教育者从纷繁乱象中抓住根本,理清思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要坚守什么,变革什么,这一切还要从大学的基本功能谈起。
大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重要职能,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这是高职院校无论怎样变革都必须坚守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目标的确定,仍然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即“培养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就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要让每个人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之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由此,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探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它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机构,而是培养人的学校;它不仅是青年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获得职业成长的学校,是社区职工回炉充电的学校。它不只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工程师,它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的合格的公民。
在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归根结底表现在观念、体制和能力问题上。从高职院校自身来看,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美誉度,在于其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这是高职院校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要真正促进能力提升,需要关注几个要素。
一是课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专业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课程是高职教育活动的核心,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及时、适度调整,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把课程从单纯的学业课程拓展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从直接的职业工作延伸到终身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深入、持续地开展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这是高职教育提升竞争实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相较于其他诸多问题,是高职院校可以自行推进解决、能有所作为的问题。
课程的含义和定位至今都没有统一的概念。对课程内涵的理解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理念与教学模式。要从课程的原意——“跑道”去挖掘出这个词所引申出来的学校教育意义,认识到学校教育教学与求学者的人生轨迹、生活需要、发展需求的互动关系。
教育与学习无处不在,完整的教育课程系统,应当既包含专业课程也包含通识课程,既包含学业课程,又延伸到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以及在校集体活动等,既重视显性课程,也关注隐性课程,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明晰、有机生态、立体优化的课程系统。有效的课程实施,是关注生命、关注生长、关注能力、关注智慧,理性科学、民主活泼、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课程的建构应该是促进将素质转变为能力、将方法转变为文化、将职业转变为事业的行动。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12年开展课程改革,学院将课程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灵魂,摆在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厘清高职教育的本质来进行“质”的推进,把理念的引领和实践问题启动相结合,把课改行动推进和教师课堂行为转化相结合,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做相统一。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突出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课堂教学的基本单元做起,唤醒教师课程意识的自觉,渐进式地、螺旋式地做实,构建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大课程”系统。
二是教师。
课程改革的难点集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课改有五个难点:第一是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与行为;第二是系统的课程管理和有效实施;第三是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第四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第五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一和第五个难点直接指向教师本身,其他三个难点也与教师密切相关。
要开展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是主力军。教师要树立常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刷新知识体系;教师要具备教育教学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以及科学的思考能力,同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具备“双师”素质,还要拥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要改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能再是“警察”“教书匠”甚至居高临下的“布道者”,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领者、“助产士”,通过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师的“追随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做事、自主地承担风险和相应的义务,学会技能、学会合作、学会担当。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在社会上体面地生存,幸福地生活,让学生获得自豪感,使自己获得成就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教师发展学校”。这是一个系统的开放平台,具备整合资源和课程开发为重点的教师能力建设,让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程实施的传播、供给者。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教师职业素养的成长。
三是学生。
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往往强调利用其他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常常忽略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反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学教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字当头,突出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学”为根本建构起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激发兴趣和快乐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重新发现自己,通向幸福人生。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课程就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能否成为“学习商品”,让学生这些“客户”欣然接受而转化为“商品”,通过交换而体现出其价值,关键在于课程这个产品是否与客户需求相一致。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首要解决的就应该是适应学生需要这个问题。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渠道很多,应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当家作主”。在对教师和专业进行评价中,最根本的维度应该来自学生——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用户”。教师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转变观念,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学业程度与问题、学习习惯与方式、智能特点与兴趣,以此因材施教;其次要转变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再次,要改变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教学、专题讨论、案例教学、项目活动等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高职教育无论处于怎样的发展环境,面临怎样的新常态,学生的竞争力永远是学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高职院校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在于所培养人才的成功。科学研究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坚守大学的三大职能,并将之发扬光大,正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作者 覃川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