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军,男,中共党员,1993年11月参加工作,任天津石化大芳烃车间技术组组长。他带领工段职工反复研讨,细化环节,制定出了一套巧妙的停车方案,创出了装置停车新水平。获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周利军,男,中共党员,1993年11月参加工作,任天津石化大芳烃车间技术组组长。他带领工段职工反复研讨,细化环节,制定出了一套巧妙的停车方案,创出了装置停车新水平。获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1993年,20岁的周利军从天津石油化工学校毕业,分配到石化公司化工部。他扎实肯干,又有一股拼劲和韧劲,越干越出色,4年后就入了党,并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公司首批工人技师、车间技术组组长。
1998年12月,周利军从溶剂油车间调入化工部“技术含量”最高的大芳烃车间。面对复杂的流程图,周利军当时的感觉就像是看天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学。当时大芳烃装置刚开始建设,技术资料特别少,他就到处找资料学。后来,终于借到一本装置通用操作手册,他如获至宝,把700多页的通用操作手册用一个月的时间抄了一遍。时值冬天,为了把流程图中的管线和现场对上号,现场熟悉流程,他穿着防寒服,在现场一待就是多半天,虽然人冻得打哆嗦,但心里却因学到了知识而热乎乎的。到了装置开车的时候,他不仅能熟记大芳烃装置的流程图、背出管线号,还清楚每条管线的作用以及流向,对现场流程更是了如指掌,成了问不倒的“活流程”。
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周利军成了蓝领中的工人专家。车间为了检测吸附塔的运行状态,要频繁测量床层压差。把吸附塔24个床层测量一遍,需要二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工作非常繁重。由于吸附室物料温度高,只能手工操作测量导致数据不准确,而且操作工安全也得不到保证。为攻克这个难题,工人们向外国专家请教,外国专家耸耸肩、两手一摊地说:“这是我们多年研究的设备,在哪个国家都有规定步骤,没有其他办法。”善于思考的周利军不信邪,他觉得,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不会有出息,要超过他们,非要有自己独创的技术不可。于是平时很乐观的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一心要琢磨出解决办法。后来,他索性把妻子和孩子送回了娘家,一头住进办公室进行研究。白天在车间测算工艺数据,晚上翻阅研究国内外论文。
一天,周利军独自在桌上边画图边思索。不经意间,一只长腿蜘蛛从他眼前缓缓爬过。灵感从天而降,蜘蛛细长的腿在他眼中变成了引压的管线,而蜘蛛的身体则变成了连接管线的压差表,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周利军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如果把测压装置做成蜘蛛那样,将13个取压点像蜘蛛腿一样依次引入测量仪的高压管和低压管,中间用阀门隔开,只要开启相应的阀门,不就能轻松完成测压工作吗?周利军的大胆设想非常有创新性,组织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他大胆尝试。周利军和车间技术人员一起反复研究,先后解决了不同床层压差切换和数据传输等问题,终于设计出了一套“吸附室床层压降测量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测量床层压降数据的时间由原来的二十几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同时提高了数据精度和操作安全。外国专家看了这套装置后也赞不绝口,并希望把这项技术推广到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装置上。这项成果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广泛应用于中石化企业同类装置中。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周利军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对自己的企业怀有深深的感情。随着他的知名度在石化行业越来越高,很多民企、外企都想让他跳槽,有的甚至许以高额年薪,几乎相当于他现在工资的10倍,但周利军丝毫不为所动。有人替他惋惜,他却淡淡地表示:“钱多并不一定幸福。我是天津石化的子弟,是石化众多的领导和老师傅培养了我。”周利军不满足于个人的进步,他利用各种机会,影响和激励身边的同事共同学习、勇于争先,毫不吝啬地帮助年轻人。
多年的时间,周利军参与的技术创新及科研项目达到1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08项,为企业增效4600万元,节约成本1170万元。他参与撰写的《HAT-099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工业试验》项目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多个项目获得天津石化公司科学进步奖。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