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男,高职毕业,吉林江北机械有限公司数控班班长。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岩,男,高职毕业,吉林江北机械有限公司数控班班长。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1997年,风华正茂的王岩从技校毕业,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吉林江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的生产工人。他在生产一线六角、车工岗位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他在平凡岗位自强不息,不断成长,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实践和技术革新,先后为企业解决了15项生产难题和关键,节创价值113万元,为国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参加工作不久,王岩通过生产实践很快就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要当个好工人,尤其要当个有力量的好工人,就必须有知识、掌握过硬的技能本领,这样才能不虚度年华,体现出人生价值。
10多年来,无论是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还是企业处于低谷阶段,王岩始终坚持学习不松懈,不断地为自己“充电”。1999年,他在每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的情况下,自己就拿出五百六十元钱去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在2002至2004年间,他不顾白天工作劳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进修了电子商务专业,并获吉林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他还向身边的师傅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许振超、窦铁成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榜样。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为了熟练操作多种国产、进口设备的公司技能带头人。编制数控车加工程序,往往是技术人员的“专利”。但王岩不满足于当个简单的操作工。于是,他查找了有关编程的资料和软件,按照图纸的要求,自己尝试着编制,并把自己编制的程序与技术人员编制的进行一次次比较,终于掌握了编程的技术技巧,达到了按产品图、工艺独立编制加工程序的水平。从此,他实现了把“数控”变为“人控”的目标。在掌握过硬的技能本领后,王岩就想方设法在岗位上进行实践应用,通过改进革新加工方法,优化合理选择加工路径,大胆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对胎具、夹具、刃具进行改进革新,降本增效,积极动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2005年,他克服了某新科研产品相关尺寸多,公差小(0.015)、表面粗糙度高、材料钼钢硬、脆、难加工、时间紧、任务急等困难,凭借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研究设计出2把刀杆,利用废旧的硬质合金铣刀,自磨3把镗刀,选择5种合理刀片和加工工艺,通过严格的计算,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一点一滴的调整,一步一步的尝试,在连续24小时没有离开机床的情况下,以100%的良品率完成了攻关任务,解决了当时公司生产中的技术质量难题。
2006年初,在分厂组织的一次攻关竞赛中,某一器件原来加工需要5台机床,且废品率高、生产周期长。王岩经过认真分析测算,将原来5道工序合并为一台车削中心加工,制作了两个加长刀座,改进传统加工方式,利用二次档料加工法,弥补了车削中心行程有限,动力头加工干涉的不足。用此操作方法,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该产品件的加工任务,且良品率提高到98.8%,工作效率提高4倍,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实现资金节创6万元。
2001年以来,王岩对胎具、刃具、夹具工装、加工工艺、操作方法进行改进革新共24项。特别是2007年,他设计制作的通用可调试偏心钻杆,弥补了所有数控车床主轴与钻杆不在同一轴线、不可调整的不足,广泛应用于公司所有数控车床上,大大提高了生产工效,缩短了生产周期,为公司节约了18.5万元的工具材料费用。他自制设计的加长镗刀在某科研件上的应用等2项革新成果获公司科技进步奖。
他所领导的数控车班,先后荣获集团公司“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中国国防邮电系统“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