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刘成:点燃创效星火

2016-09-22 16:47:48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刘成,男,新木采油厂采油四队维修班班长,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刘成,男,新木采油厂采油四队维修班班长,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1994年10月,刘成还是一个刚刚从部队复员的军人,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个青涩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全国劳模。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现在已经是新木采油厂群众创新创效工作站的站长,带领着22名技术骨干专注研发创新。
  刘成担任新木采油厂采油四队维修班班长期间,带领班组成员鼓捣出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在节约创效上贡献突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有一种把队里的事、厂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的精神。”一位厂领导如此评价他。2014年以来,一方面是油田的资源品质日益变差,另一方面是油价持续下滑、人工成本等刚性增长,新木采油厂面临亏损境地。这让全国劳模刘成有些坐不住了。
  面对困境,厂里很快推出一套降本增效“组合拳”,组建创新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没啥说的,只要对厂里降本增效有利,我愿意牵这个头。”当厂领导找他谈话请他担任站长时,他爽快地答应了。接受采访时他说:“这和我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只是有点舍不得离开采油四队。”刘成只在采油四队带领班组员工搞创新,偏居一隅,受益面有限。如今,厂里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拓展降本增效空间,他也决心在技术创新上带领大家干出一番事业。
  说干就干,一个两层的旧档案馆收拾出来,刘成与草创阶段的几位同事连双休日也不休息,没白天没黑夜地干,每一步都自己动手完善,需投入的省着花,能省下的绝不花。大家成了铁匠、木匠以及车、钳、铆、电、焊等工匠,利用楼房过道搭建烘干室,用废旧油管焊制料库,将食堂杂物室改建成充磁室和机油过滤室,利用废料库材料,几乎“零投入”制作了恒温变频控制装置等6种装置。其中液压钳清洗装置不仅节约了采购资金10万元,还解决了液压钳修复难的问题。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先后组建了2个群众创新工作室、6个维修维护工作室。
  增强创新创效力量,不能只凭站内12位成员的付出。刘成提出,只要基层员工有创新思路,都可以提交到工作站,工作站给予技术指导和费用支持,协调加工试验,帮助申请专利,变工作站“单兵作战”搞创新为“全员参战”出成果,从而形成“需—研—产—用”的闭环管理模式和“12+X”的参与面最大化的研发人员网络。他们经过钻研摸索,先后掌握了电潜泵修理技术、电动机线圈修复技术、废旧机油处理、GPS和摄像监控修保技术,完善了变频器和液压钳修理手段等。
  秉承“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四自”方针:即自己改善环境、自己设计制作、自己摸索技术、自己搜集资料,他完成了3个群众创新工作室,7个维修维护工作室的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3万元,为新木采油厂节约建设资金200多万元。
  目前已形成了变频器维修技术、电动机大修技术、稀土电机充磁技术、电器维修技术、废旧机油处理技术,以及机械加工试验能力,形成了维修维护一体化服务工作模式。创新工作站成立两年来,在站长刘成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收到了较好的创效成果,打造了22+X全员创新模式,形成了22项群众创新成果。在生产中规模应用12项,合计3273件(套),维修各类机电设备1625台(套),累计创效1556万元,实现技术攻关不出大门,技术难题厂内消化,技术服务尽快解决,技术创效担当重任,为生产提供及时、快速的服务。工作站相继被授予了“松原市经济技术创新团队”、“吉林油田学习创新示范团队” 和“松原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称号。2016年,该厂重点推广节能技术、变频技术16项成果的应用,重点开展多功能油井计量仪、智能间抽仪等8个项目的研发,坚决完成1000万的创效目标。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