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陈宝生说,总体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升
2015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比2010年增长17.5%;毛入学率达到40%,比2010年增长13.5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招生总数的45.8%;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高校“半壁江山”;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高等民办教育积极发展,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数的23.3%。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普通高校累计输送3550万专门人才,新成长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超过45%,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了大批生力军;高校牵头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数占获奖总数的70%左右,高校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20%左右,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大幅提升,农村户籍大学生招生占比超过60%,千万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研究生教育实现56个民族全覆盖。30个省(区、市)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健全了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取得新进展。
陈宝生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而不强、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大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着力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高等教育条件保障,发展更高质量高等教育,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陈宝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