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教党〔2016〕4号),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本网从今天起刊发鲁彬之系列文章。
摘要: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如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出现认知模糊化、表达方式非理性化、爱国思想与行为不一致、缺少大国思维等现象。这种种现象的出现,促使教育工作者转变思路,实现四个转化,以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性,在教学内容上向丰富化、时代化、现实性方向转化,在教学方法上向多样化、生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方向转化,在教育途径上,由传统课堂向新式媒体教育转化,在教育资源上,由挖掘校园资源向开发社会资源方向转化。
任何一个民族,想要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据重要重要位置,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重要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具有智慧、有担当、有爱国情怀、充满理性爱国情感的大学生的支持、理解。审视当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现状,转化教育思路与方式,开拓教育途径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状
(一)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出现模糊化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绵延数千年,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爱国的内涵、概念、理解并不清晰。对爱国主义含义的理解,38%的青年学生表示“很明白”,55.99%的青年学生表示“比较明白”,6.01%的青年学生表示“不明白”。对爱国主义的认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初级内容,但部分大学生却出现了认知的模糊化,为爱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极大障碍。面对形形色色的伪爱国行为,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常常出现偏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描述了黄山市黄山区旅游景点推出鬼子进村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装扮日本兵烧杀抢掠的节目,在这一案例的分析中,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打着爱国旗号、为赚取金钱不择手段的行为,但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这是对历史事件的还原,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在具体的案例中,大学生对“国”的概念出现淡化,在对中国人加入外籍的讨论中,部分大学生表示理解并支持,认为爱国与国籍无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对爱国主义做了明确的解读,“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这其中的爱“国家”指的就是政治上的国家,即一个公民的国籍。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但对国家、爱国主义的内涵并不清晰。
(二)浓厚的爱国情感与非理性表达
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十分真挚、朴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汶川地震活动时,不少学生留下了热泪,并表示愿意投身到灾区的重建中去。在观看奥运会时,学生也会振臂高呼,呐喊助威,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这种真挚的爱国情感值得鼓励与赞扬。但同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缺乏正确引导,掺杂着不理性的因素,甚至部分大学生怀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钓鱼岛冲突激烈的时期,不少大学生参与了反日游行,要求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日本车辆。在中菲出现黄岩岛争端时,不少大学生不理解中央的态度,认为中国的态度过于软弱,支持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当国内外热点事件出现时,部分大学生难以理性看待,在网络上口不择言、谩骂、侮辱他国。这种非理性的爱国情感表达方式,与国家的国际策略背道而驰,使国家陷入被动。“爱国不需要理由,但理智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要实现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崛起,必须培养一代有谋略、有胆识、会理性爱国的青年,理性爱国是一种能力,这需要教育的充分引导。
(三)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不统一
青年大学生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十分强烈,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则表现的十分漠然。在教学中,教师曾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展开调查,95%的大学生认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刻乱画等行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是对国家形象的损害。但在校园中,大学生随地扔垃圾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并不少见。对国家公祭日等活动,大学生表示应该支持,在校园中应多组织这种活动,但是活动现场却人数寥寥,有些同学表示这种活动是学生干部的事儿,与自己无关。在对公众、对他人损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的行为评判时十分气愤,但对自己的行为却难以约束,甚至不以为然。爱国主义教育最终要落实到青年大学生的行动中去,只有在行动中维护国家形象、为国家奉献出力量,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爱国主义决不能停留在思想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增加实践的环节,长期的说服教育,学生已经习惯了做思想上的爱国者,爱国行为实践的缺乏,造成了大学生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
(四)对国家的关注点具有选择性,缺乏大国思维
近几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耀眼的硕果,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大国地位逐渐显现。大国的塑造,需要一批具有大国思维能力的公民,大学生对世界、国家的关注与判断与我国的大国形象不符。在教学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如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香港占中、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比较关注,这说明学生渴望了解中国,他们对新鲜的社会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对此类事件却是人云亦云,难有自己的观点,更鲜有高远的国际战略眼光。同时,他们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度不够,“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议题是什么,学生鲜有知晓。学生对国家的关注缺乏全球视野、长远眼光,通常是坐井观天,只了解自己眼中的世界,难以放眼全球。推动社会进步的是青年学生,短浅的政治眼光反映出教育中对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缺失。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显示,为数不少的青年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与行为。爱国思想的认知形成、爱国意识的树立、爱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青年学生的认知特征
青年大学生容易对新鲜、活跃的事物产生兴趣,因而“十八大”等政治术语比较强的国情会议,难以吸引他们的眼球,但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他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尤其对待民族矛盾问题,他们更显示出自己青春热血的一面,容易出现冲动情绪。同时,他们缺乏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对国情、国家战略把握不足,出现社会热点问题时,容易产生迷茫或者困惑的情绪,但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意见领袖、网络达人的意见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缺乏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基础上,他们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导向,非理性的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从国内环境来分析,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满足,同时也带来了精神压力和诱惑,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对财富的追求传递给了在校大学生,他们忙于关注自己未来的工作发展,视野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自己毕业后买房、买车等物质享受,关注国家大事成为精神的附属品。视野的狭窄使学生无法从大的层面去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其次,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凸显出,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养老问题、医患纠纷、住房问题、贪腐问题等社会负面消息通过大众传媒在社会传播,青年学生在痛斥不良行为,忧患国家的同时会产生无力感或厌倦情绪,影响了他们爱国情感的养成和行为表达。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进入了大国建设时期,中国威胁论再次抬头,面对即将强大起来的中国,外国势力加紧了对中国的思想渗透和文化战争,他们利用各种工具对中国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对中国民众舆论进行引导,价值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这种思想的滋扰,产生对国家的悲观情绪。
(三)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与时俱进与创新精神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据调查显示,只有14.17%的青年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切合当前国内国际环境”,36.30%的学生认为“内容匮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49.53%的学生认为,“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时时讲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有些老师限于知识有限,或惰性心理,对新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历史问题天天讲、空洞的讲,致使学生失去兴趣。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单一化现象仍然十分明显。灌输教育、说理教育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需要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早已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老师讲老师的,我们玩我们的”这是在调查采访中比较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能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上活动,有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在遇到社会热点问题时,学生难以形成自己成熟、理智的意见。
再次,在教育途径上,缺乏对学生政治参与热情的培养,学生缺少政治诉求的表达机会与舞台。座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组织的爱国纪念活动、文化节、传统习俗表演、探访革命人物、英雄事迹讲座、参观游览等活动通常由学生干部参加,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久而久之,部分同学认为,爱国活动与自己无关,也就减少了对这类事件的关注。同时,有些学生有爱国热情却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表达,学校缺少畅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政治诉求,网络的产生,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于是有的学生在网上肆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各种不理性、不成熟的爱国言论。
最后,在教育资源上,对社会资源的挖掘不充分。在走访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反映,校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更能增强他们对国家的了解,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们比较欢迎的受教育方式。国家虽然建设了大量的博物馆、文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设施,但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比例却比较小。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的次数和规模都有限,我国丰厚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四个转化”
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国家观、民族观,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的养成,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资源等四个方面做出转化。
(一)教学内容向丰富化、时代化、现实性方向转化
丰富教学内容,将时代感强、学生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事件加进爱国主义教育中。挖掘新闻热点、社会事件的爱国主义因素,例如在讲到一国两制时,可以将香港金融危机、香港占中事件、台湾大选等社会热点掺杂其中,增强学生的现实责任感。在讲解改革开放时,可以将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养老体制改革等融入其中,使学生领悟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深厚的历史与现实因素,需要进一步改革来完成。在讲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时,将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设计进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中央政府采取外交政策的出发点,能够正确、理性看待我国的外交活动,学会从国际视野判断中国的外交行为,培养学生的大国思维。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增加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在社会公德一章中,增加新闻案例,对中国游客大闹亚航事件、毒奶粉、碰瓷等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细节中规范自己,做一个遵守秩序的爱国者。将“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等政治性比较强的会议精神具体化、案例化,结合社会事件来讲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中及时攫取有用素材,分析社会事件,这样才能够避免爱国主义教育的空洞化,及时更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为其注入时代感。同时,丰富的案例与素材,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分析与思维碰撞中,有利于学生理性爱国情感的养成。
(二)教学方法向多样化、生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方向转化
说理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需求,面对活泼、充满力量的大学生,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生动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走访中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纪念日、中国传统节日、国情认知等知之甚少。在课堂上,针对历史事件或者国情要闻这种需要记忆的知识,可以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加课上问答环节。对社会热点事件,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结果纳入学生期末考评,增加学生参与的动力。对现实感比较强的内容,例如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鼓励学生制作ppt在课上进行交流,在查找资料、总结发言中,真切了解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年代人物的服装、语言,分成朝代进行扮演,让他们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厚重。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时事热点解读,开阔学生视野,调动他们关注国家的热情,利用课上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时事热点解读,请两名同学讲述近期内发生的时事热点新闻,并进行点评,其他同学针对这一热点进行提问或补充说明,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发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动脑思考,在参与课堂中,提高自己对国家的认识与价值判断能力,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关注国家的热情。
(三)在教育途径上,由传统课堂向新式媒体教育转化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大学中主要是由思政课来承担的,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传统的教育途径已经明显滞后于信息社会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网络对学生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它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创新教育途径打造了新的平台与机遇。网络是学生最喜欢接受的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在教学中要利用这一资源,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学校要打造网络平台,开设社会热点专栏,对学生点击较多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网上回复,对学生争论不下的事件进行统计,线下开展学生辩论会、研讨会等活动。开通校园博客,评选校园孝心少年、节俭少年、助人少年、文化达人等活动,将优秀学生事迹上传至博客,在学生中树立模范典型。学生在点击浏览、评选的活动中,了解中国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在生活中学会如果热爱自己的国家。打造校园微信客户端,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动态,将国家的政策方针制作成浅显易懂的动画故事,对其进行解读,让政策落地,使学生能了解国家政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周期性的进行学生爱国主义网络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调整教育预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在教育资源上,由挖掘校园资源向开发社会资源方向转化
积极开拓教育渠道,开发社会资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素材,扩展教育空间。在走访座谈中了解到,约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是体现他们公民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爱国行动,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学校应联合社会各级力量,动员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政治诉求的表达提供平台。利用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等设施,组织学生参观游览,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组织学生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参观烈士纪念堂、革命纪念馆等,使学生在和平年代依然不忘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组织祭孔、中国传统文化节、民俗展、民族表演等活动,在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同时,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联系当地的部队,开展学生进军营、军事主题讲座、优秀士兵事迹汇报、革命老军人讲过去的故事等活动,了解中国的革命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寒暑假组织学生走进边防哨所,真正感受中国的军事力量,感受中国的国家安全,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在社会环境中,学生观看、听闻,并进行行为体验,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有利于爱国行为的养成。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时时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途径、教育资源等方面及时作出调整,有效促进其向时代要求转化,才能够增强教育效果,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R].201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R].2015.
[3] 秦建峰。新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考试周刊,2015,(74)。
[4] 巩政,张加明。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
[5] 陈小芳。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刍议[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3,(01)。
(作者: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