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艺友制是什么? 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在此连载鲁彬之关于艺友制的两篇文章,希望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有所借鉴。
高职教育担负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职责,政府历来重视发展高职教育,科学确立了高职教育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十三五规划再一次强调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主张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仍然明确。十三五规划还提出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需要职业院校教育方法和方式的不断创新,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要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有所改进。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艺友制的内涵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办学困难、师资力量捉襟见肘,亦师亦友的幼稚园教师培养模式开启,艺友制应运而生。为了突破当师资匮乏的瓶颈,陶行知先生在1928年1月的《申报》、《民国日报》上发表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一文,宣传扩大了艺友制理论的影响。在南京的多所学校,“艺友”成为了师范生走向社会完美过渡。
何谓“艺友制”呢?陶行知先生认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朋友之道是艺友制的特别之处。陶行知先生认为唯独艺友制才是真正的教学做合一。他主张大家共教共学共做,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这样以来,师生关系就变的更为民主平等了。与从师相比,从朋友那儿学习更为自然和有效,所以这种“艺友”的身份更为多元,徒弟、师傅、学生、老师,角色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这种“亦师亦友”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师徒制,让师生之间更为民主和平等,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艺友制对现代高职教育的意义
(一)艺友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艺友制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
艺友制既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学生民主、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也注重双重特色,一方面是重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是重职业能力素质。因此,艺友制教育模式用在现代高职教育中可两者兼顾。艺友制强调的是教学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应用,在此过程中一直秉承的理念和做法也是通过“艺友”这种形式出现,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通过平等交流开展学习与实践。这对于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关键影响力,这与传统的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式学习是不同的,更利于学生真正的将职业能力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陶先生如是说:“与学生共生活,日久便成为学生的朋友;与校工共同生活,日久便成为校工的朋友。大家由相亲而达到相知相爱,自然可以造成和乐的境界”。
2.艺友制教育模式有利于实践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充分性。
艺友制一直将“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对于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好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之一就是实践课课时偏少、方式单一,在校内的基础课、专业课等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实践课程,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这种“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水平不到位,手艺没学精。艺友制的教育模式所推行的是在学习中贯穿实习,在不同的阶段给予学生不同的实践任务,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毕业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也算入实习考核时期。这一方面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当借鉴的一方面,把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靠最后半个学期,真正的把应用型人才的“手艺”给培养起来。当然,这对于高职院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习实践岗位的设置、实践课程的分配,都需要有更加充分的支持。
3.艺友制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方法的 “教学做合一” 。
艺友制倡导在“中心校”里进行教、学、做,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案例、学生的具体表现开展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完理论之后,可直接运用于实践,更利于把我知识点。实践证明,艺友制的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很有效,那么在各种硬件设施、软件资源丰富的今天,高职院校还是可以借鉴艺友制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循环教育模式,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 将理论与实践对接,以实现 “共教共学共做”。
(二)艺友制教育模式对学校的重要意义
艺友制倡导的学生实训场所“中心校”与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有些类似,但实训基地的利用程度却不是很充分。当年的“中心校”就是在南京的几所小学里进行的实战,而现如今我们的实训基地有的连实战模拟都算不上。现在很多大型商场都有小朋友玩的“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各种情景模拟的很真实,能够体验不同的角色扮演。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习当年的艺友制,把实训基地打造成真正能够进行“实战模拟”的职业体验乐园,让学生在这个基地里能够真正的与教师进行教学做合一的交流与学习。当然,硬件条件还不够完善的高职院校,还是可以很好的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艺友制教育模式对教师的重要意义
艺友制的开端,就是因为师资匮乏而展开的教师培养。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双师型教师,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在具备理论授课素养的基础上,兼备合格的职业技能。艺友制注重的是师生之间“共教共学共做”关系的建立,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之上,建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模式,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本校教师、企业师傅、同学都可以转化为“教”的角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方面,教师与师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就犹如“双师型教师”,使学生在整个学校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时兼顾。另外,本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交流机会增多,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对高职院系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难得的意义。
从学生到学校,从学校到教师,这样看来,沉淀九十年的艺友制像陈年老酒,开罐飘香。这香气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春风,唤醒了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春天。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亦师亦友的艺友制,也会在这种“共教共学共做”的教学做合一的模式下,在新时代被高职教育赋予新的使命。
(作者 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