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总理说的工匠精神是如何炼成的

2016-03-22 16:41:42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

  重拾“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作为中职学校,如何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智慧型“匠人”?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中职学校校长、教师,试图从他们的所思所悟中找寻答案。
  点燃职校生的希望之灯
  “如果你的孩子说他更想学习技术,你愿意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吗?”提问者是浙江省人大代表、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谢卫民。他指出,如今,许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院校,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进入白领阶层。“重学轻术”的错误价值观,导致中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在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人眼中,职业教育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职业院校的学生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温州市瓯海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单克胜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重拾“工匠精神”,当务之急是重拾职校生的自信,点燃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火花。
  单克胜告诉记者,瓯海职专位于城乡结合部,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招进来的学生中考成绩的跨度高达400多分。生源的复杂意味着成才需求和成才路径的多元。为了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理想,学校构建选择性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平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只有让职校生学有所长,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业有所攻、业有所成。”单克胜如是说。
  正如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教育工作部长麻来军所言:“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技艺习得的成就感,应当成为职业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基石。”
  重温工匠传统,重拾工匠文化
  有统计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在于传承了先辈宝贵的“工匠精神”。采访中,校长们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就要重温工匠传统、重拾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基于这样的思考,杭州市中策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志刚认为,最好的途径是推行现代学徒制。“学校要和水平一流、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深度合作,让名家大师和能工巧匠与学生建立师徒传承关系,重视‘默会知识’,重视情感态度的影响,以此激发学生对行业、企业、岗位的向往之情。”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贺陆军对此深表认同:“培养‘工匠精神’,既要培养学生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习惯,也要锤炼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性。而基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和规则下的企业轮训是培养学生精于细节、严谨专注的好方法。”早在2012年,学校就开始实施“工学交替、三环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每学期都要到企业轮训一个月,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工作多了一份韧性,对职业多了一份敬畏。
  而在单克胜看来,培育“工匠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精神。他坦言,当今社会不少人对工匠有着片面的认识,认为慢工出细活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个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时代。“其实不然,重拾‘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凝练和沉淀,更是寻回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份坚守。”单克胜说。为此,学校有意将省级非遗项目——瓯菜引入校园,请进瓯菜大师“传金送宝”。“瓯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灿然的民俗文化,很多技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技艺传承的使命感,更在无形之中淬炼了学生的‘工匠’之心。”单克胜说。
  将“创新基因”植入学生脑中
  日本马桶盖为何会走俏中国?“消费者不信任‘中国制造’,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问题。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低端、粗放的状态,自主创新能力弱,简单的‘拿来主义’‘山寨’形象挥之不去,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麻来军一语中的。
  “智慧型的匠人,不仅仅要有专业本身的技术创新,更要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保持与客户需求同一频道。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能只盯着技术技能,学生的创新、服务意识的培养,也要同步跟进。”高志刚说。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将‘创新基因’植入学生脑中。”贺陆军说。平湖市职业中专对于专业、课程进行了“产品化”的改造。传统的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分设了家具造型设计与制造、灯具造型设计与制造两个“产品化”的专业方向;服装专业开发了品牌男衬衫、系列童装的开发与制作两门“产品化”课程,让学生在设计时发挥“头脑风暴”,在制作中“巧夺天工”。贺陆军认为,好的工匠,就是要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