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该规划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方面多次提到标准化,明确要求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日前,就标准化助力中国制造话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接受了专访。
我国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该规划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方面多次提到标准化,明确要求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日前,就标准化助力中国制造话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接受了专访。
卢秉恒表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核心关键技术,基础设计和制造技术薄弱,低端过剩,高端尚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为应对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卢秉恒说,《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标准促发展,已成为共识。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要求和任务,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业升级。
卢秉恒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聚焦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重大装备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链制定成套技术标准,不断优化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十大领域,提出标准化提升的要求以推动十大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提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创新能力的要求,加速科技研发、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提高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于未来发展思路,卢秉恒指出,标准化要与中国制造2025协同创新发展。他说:“结合当前我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方案及《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就标准化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创新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产业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是进一步深化标准化改革。强制性标准要严格管住,其他方面要让市场发挥作用。强制性标准严格按照国务院去年发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里所确定的强标范围,主要限定在人身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等,这几个方面来制定强制标准,其他的都放开作为推荐性标准来适应市场需要。同时,要注重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要提速,要加快,要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严格限定强制性标准范围以后,大量靠推荐性标准适应市场需求,引导产业发展。
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参与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与标准化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企业自主优势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利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研制培育国际标准,应对跨国公司“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趋势。鼓励各地制定完善企业参与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扶植政策,加大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对装备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工作,提升其标准化和质量意识水平。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标准化和质量技术工人,培育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探索建立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高层次标准化和质量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标准,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