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调查:回归职教本位 现代学徒制打造“大国工匠”

2016-08-26 16:43:31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韩威选择到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缘起一个鸡蛋。


  济南二机床集团师傅孙壮(左)正在给徒弟马林示范,预紧中间传动齿轮轮毂紧固螺栓。徐士俊摄
 
  韩威选择到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缘起一个鸡蛋。
  时光转回到2012年春天,韩威本打算通过体育特招,免试进入心仪的大学。可是,就在参加体育测试的前几天,他胳膊受伤,希望落空。
  韩威心灰意冷。闲来无事,上网打发时间。他点开了一个济南二机床集团工人用车刀“车”蛋的视频:一个生鸡蛋,固定在机床架子上,车刀慢慢靠近,呲——呲——,车刀开始“车”鸡蛋。不一会,鸡蛋硬壳被环“车”了一圈,工人师傅用手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尾部的硬壳掀掉,鸡蛋内的软膜却一点没破,包裹着的蛋清和蛋黄隐约可见。
  韩威的眼睛发亮了,目不转睛看了好几遍。那几天,他多方打听到哪儿去学这样的技术。后来得知,济南职业学院有一个为济南二机床集团量身打造的技工班——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试。
  不过,能不能学会学好,韩威心里还是打鼓。他知道,现在本科生找工作都难,读个职校,也不一定学到真本事,毕业也可能失业。最终在父母“当不了白领干蓝领”的劝说下,韩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这个班。
  即便进入学校,最初的担心仍萦绕在韩威心头。一年半以后,进入济南二机床集团实习,理论与实践碰撞,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手把手教,韩威很快成长起来。
  韩威如今已是济南二机床集团压力机及自动化公司滑块作业部一名一线工人。毕业一年间,他经常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等汽车生产企业安装与调试冲压设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一些设备的调试甚至要百分之百精确,就像在车床上‘车’鸡蛋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韩威俨然已是“一把老手”。
  一个鸡蛋指引韩威选择了现代学徒制,而现代学徒制也让韩威变得自信。
  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准员工培养的全过程。它既有现代职业教育的衣钵,又有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影子,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育人。
  2015年8月,教育部确定了165家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济南二机床集团成为山东唯一一家入选企业。而济南二机床集团与济南职业学院于2012年开始共建的订单班已具现代学徒制的雏形。
  近日,记者走进这两家单位,看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现代学徒制,如何摸着石头过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
  逼出来的产教深度融合
  从德国人手里把订单抢过来,可真叫不容易。多少年了,美国福特汽车用的冲压设备一直是德国制造。
  抢下这个订单的,是济南二机床集团。前不久,经过两个多月的漂洋过海,由济南二机床集团生产的冲压设备运抵美国福特汽车总部,这是他们为福特提供的第八套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冲压设备。
  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济二”人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成为用户心中的“世界三大冲压设备制造商之一”,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成功面前不少“济二”人依然忘不了当初的尴尬:给福特汽车生产线安装调试第一套冲压设备时,“济二”派去的一线工人,干活是一把好手,但在美国却一个个成了“哑巴”。工人有技能却不懂英语,翻译懂英语却不懂技术。比划、打手势,用人类最原始的沟通交流方式,好不容易才完成冲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发展的尴尬不仅于此。近年来“济二”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生产设备,就拿数控机床来讲,以前普通机床工人只要操作熟练即可,而现在数控机床不仅要操作熟练,还要会编程。
  技术技能人才亟须升级换代,这个问题让济南二机床集团的掌门人张志刚心急如焚。
  转机出现在市人代会的一次小组讨论中。2011年初,济南市召开人代会,列席的省人大代表张志刚以自己企业为例,在小组讨论会上吐槽技工短板如何制约“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升。
  市人大代表陈小莉时任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正为自己学生的出路犯愁。职业教育,过于重视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操作,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有时,企业来学校招到人后,回去还得再针对企业的需求推倒重来,重新培训,费时费力。”陈小莉说。
  听着张志刚的吐槽,陈小莉心头一动,“张总,我这儿有学生,理论知识很多,就是缺乏实战。不如我们合计合计,双方取对方所长补自己之短……”
  陈小莉坦言,此前虽然有企业来学校谈合作,但不是谈如何培养人才,而是给一些钱或一些企业淘汰下来的设备,然后就当了甩手掌柜。企业并没有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培训与实践,都由学校来负责,但学校的课程多是基础课程,并不能与每家具体企业的需求精准匹配。
  “我们能不能探索建立一种能够满足企业精准需求的合作机制?”陈小莉与张志刚一拍即合,双方当场约定了再次见面的时间。2011年3月15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陈小莉带着机械制造系的全班人马来到济南二机床集团。
  当时,济南二机床集团生产任务较重,车间比较紧张;而济南职业学院在新校区组建了实习工厂,但是短时间内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
  这次拜访的一个“早期收获”,是促成济南二机床集团把一些简单的零部件生产搬到了济南职业学院的实习工厂,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这里由师傅指导实习。这就是最初的“校中厂、厂中校”,既搞生产又搞学生实习,成为现代学徒制的雏形。
  就在那年,双方还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为下一步密切合作打下基础。“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职工,在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上,不能再做甩手掌柜了。”张志刚说。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着力领域。然而,面对一线工人技能水平不足的难题,很多企业并不像济南二机床集团这样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学校热,企业冷”,这是不少专家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担心。据了解,美国、日本近年开展的现代学徒制都由企业牵头。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工资总额1.5%的下限。
  订单式培养的“跑单”顾虑
  随着国内国际业务的拓展,济南二机床集团需要越来越多高端的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专业人才。根据企业需求,济南职业学院设立了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试专业订单班。当初对这个专业的设计是:学制3年,一年半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半在企业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践。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把学校和企业绑在一块,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让人与岗更加匹配。”济南职业学院机械系主任王平嶂告诉记者,“企业需要啥样的人,我们就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啥样,这就是双主体育人。”
  2012年,济南职业学院与济南二机床集团先从2011级学生中选了12名进行试验。2014年9月毕业时,只有4名学生进入企业,结果并不理想。
  也是在2012年,济南职业学院从教育部门拿到订单班的单独招生代码,明确面向应届高中生招录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试专业,毕业之后定向去济南二机床集团。“招进这一部分人后,我们跟学校又对他们进行了面试。”济南二机床集团技校校长李新生说,当年有24人进入这个订单班。最终,2015年7月,除两人因为身体原因没进厂外,其余22人都留在企业。
  然而,今年留在企业的人数却遭遇“滑铁卢”。2016届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专业16人,全部出走,一个没留。
  “2015届能全留下,当时我们是很高兴的,觉得理想的模式就应该是这样。”王平嶂说,孰料2016届一个学生都没有留下,“感觉不太好意思再见济南二机床集团的人了。”
  订单班虽一开学就与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其中还添了一些限制离开的条款,然而最终要让学生进入企业还是存在一定困难。
  在王平嶂看来,学生刚入学,对社会、行业特别是对职业规划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甚至对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有些学生,是父母和老师帮其选的学校与专业,不愿意一选定终身,被拴到一棵树上。“就是大学毕业,也不一定有人想得明白,何况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王平嶂说。
  订单班准员工“跑单”,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大顾虑。“自己养大的孩子,到头来走掉了,肯定心疼。”李新生说,如果跳到竞争对手那里,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会设置更加严厉的违约条款,比如设置服务年限、扣押毕业证等,这反过来又加重了学生的顾虑。
  不过,李新生也表示,这种“跑单”尴尬可通过强化学生对企业认同感的教育来化解。“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还没踏上社会,就像白纸一张,你在上面写上什么,对他的职业选择也会深深打上企业的烙印。”李新生说。
  影响企业参与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另一顾虑,就是担心学生进厂实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担心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回归职业教育本位的新期待
  “文儿,上个技校学点手艺吧!”去年此时,在济南干了20多年环卫的朱培祥对刚刚初中毕业的儿子朱全文说。老朱一家来自安徽省太和县农村。16岁的朱全文在父亲同事的推荐下,选择了济南职业学院与济南二机床集团联合招生的第一届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这个试点班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班,前3年算是中职教育,个人免交学费,由国家负担,后两年学费由个人负担。“2015年我院和‘济二’联合申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并获通过,成为全国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之一,主要定位为培养高端数控装调技能人才,第一届已经招了59人。”王平嶂介绍。
  朱全文在报考学校时,也跟不少人打听过,并偷偷去济南二机床集团看过。一说机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油乎乎、脏兮兮,但朱全文对这个未来可能工作的地方第一印象却很好:红墙、绿树、碧草,现代化的车间、设备,很是干净。
  他还打听到,来这里学习,师傅带徒弟,能直接上机床操作,学到真本事。于是,他主动选择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门技术,将来不愁没饭吃。”朱全文说,还能拿大专学历,“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即使拿钱读高中,高考也只能读大专。”朱全文坦言,3年高中,3年大专,还不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站稳脚跟。
  前3年,朱全文将先进企业,学一周理论,再进行一周实践,来回交替,学与做相结合。“一些抽象的概念,在实践中很容易就记住了;一些工艺,在操作中就掌握了。”朱全文说,企业特别重视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去年年底还办了英语口语竞赛。这让他知道,以后自己少不了跟外国人打交道。“听带我们的师傅讲,他们经常到美国福特汽车去安装冲压设备。”朱全文说,他也非常想到国外看看,所以英语学得很卖力。
  而后两年,朱全文再到济南职业学院提升理论基础。“也不会全学理论,还要保持一定实践量。”王平嶂说。
  “过去,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可是职业院校的学历怎么抵得过本科院校呢!”王平嶂坦言,让职业教育回归本位,重技术技能,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和其他58人一样,朱全文初中刚毕业,还是未成年人。在签协议时,学校、企业、朱全文本人还有父亲共同签署四方协议,来保障朱全文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鉴于此前的教训,这次济南二机床集团和济南职业学院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加入了职业精神、忠诚度的培养与塑造。
  “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之前的订单式培养,优点是针对性更强,缺点是学校不可能搞太多的订单班。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与职业院校合办订单班。” 李新生坦言,大企业乃至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推出现代学徒制试点,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记者采访时,正值第二届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招生。“今年计划招200个学生,已经招了150个了。”济南职业学院机械系副主任、现代学徒制项目负责人车君华说。
  “搞现代学徒制试点,一定得是大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李新生举例说,济南二机床集团是全国领军企业,冲压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培养出的人才至少是国内高水平。
  李新生认为,虽然是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但是也不一定非得进济南二机床集团。这种培养模式对行业、企业都有利。企业可以优中选优,也可以为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馒头还是抢来的好吃嘛!”他说,学生们竞争上岗,恰恰是企业稳定队伍的一种方式。
  为“现代学徒”注入工匠基因
  韩威说起实训很兴奋,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厉害的师傅。经过行拜师礼、敬茶,济南二机床集团压力机及自动化公司滑块作业部三班班长王勇就成了韩威的师傅,这位在厂里干了20多年的老工人,是滑块作业方面的高手。
  “我师傅是真正的‘大国工匠’,滑块作业真的是一‘丝’不苟。”韩威对师傅很敬佩。他说,冲压设备滑块的组装,对精度要求特别高,要精准到“丝”。100丝才相当于1毫米,而滑块的组装,误差不能超过5丝。他师傅可以做到丝毫不差。
  韩威对师傅也很敬畏。对于带徒弟,王勇是出了名的严厉。严师出高徒,一直是他带徒弟的信条。特别是对滑块作业,要求一丝马虎都不能有。“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徒弟做错了那是要惩罚的。”王勇说,自己的徒弟要是做错了,他就罚多练几遍技术。有时候,是自己陪着练,一练就是一下午。他认为平时不严厉要求,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就可能出错。
  在滑块作业部干活,有些滑块重达上百吨,组装起来,各个模块要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差池。“师傅从一开始带我就讲,慢就是快。”韩威说,干得快,有失误,哪怕是少拧了一圈螺丝,也得从头再来,重新拆解,重新组装。
  “别看师傅平时很严厉,但是我和师傅感情很好。”韩威记得,有一次休班,他跟王勇一起喝酒,酒过二巡,问师傅:“如果有一天,我的技术超过你了怎么办?” “那就是好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没白带你,你这是给师傅争光了。”王勇哈哈大笑,“你还得好好跟我学,才跟我多久就在想超过我了啊!不过,不愿意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还得加把劲儿。”
  李新生说,学生平时在学校实践,没有足够资金,一些实践所用的钢材用木头、塑料代替,精度不高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模拟。相比之下,把学生送进企业实训,一进去就是真材实料的实战,因为考虑到成本,企业会千方百计考虑降低废品率。这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
  “我要是在哪一方面做得不好,其他的人会受连累。因此,逼着自己做到最好,做到最优秀。”韩威说,这是从源头上培养学徒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实际上,我们就是通过现代学徒制,来培养既懂理论又精通操作的现代工匠。”李新生说,不过,做技术的在于熟能生巧,没个三五年成不了骨干,开始入厂的一到两年由于仍然还在学习阶段,收入确实不高,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只顾眼前。一旦掌握了一项技能,时间越久就越吃香。这些道理,李新生一开始就跟学生讲,“一个餐饮服务员刚开始可能比你这个学技术的工资高,但是也就三五年,他的工资还和以前一样,而你的工资却会翻番。”
  车君华表示,从这几届的试验看,与学院普通专业的学生比,现代学徒制普遍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相应的学习能力。
  “在一线工作的师傅讲课确实跟学校老师讲的不一样,通俗易懂,案例也多,比较贴合实际。”韩威说,有些师傅在一线摸索了多年,把经验浓缩成几句话,对后来的实践特别有帮助。让他们带徒弟指向性就更强,成长特别快。
  不过,这带徒弟的成本也挺高。李新生算了一笔账,59人3年在企业,借鉴国外,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包括每个月补贴200元,一个人请师傅的成本在1万元左右。在企业,学徒只要出工,每天能拿50元的补贴。
  也是“学徒”的现代学徒制
  试点,就是一个逐步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傅的标准是什么?车君华坦言,学校的老师有一套标准,有教师资格证书,还有学历要求等等。虽然在济南二机床集团带徒弟的都是高级技师,然而仅仅是技术上的“大拿”还不够。
  也就是说,企业师傅的任职资格不仅仅只有技术标准,还有思想品德、职业精神、忠诚度等标尺。比如,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很多都来自师傅的一言一行,如果一个师傅对企业说三道四多了,那么这个学生十有八九不会留在这个企业。
  “作为学校,我们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把各方面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选拔过来,并协商建立相关准入、考核的标准,从制度上保障兼职教师的基本水准。”王平嶂说。
  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导致同一行业不同试点项目培养的学徒技能知识结构有差异。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相同行业企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技能标准,产业升级的步伐不一致。李新生建议,行业建立企业联盟,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
  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尚未建立。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车君华建议,应鼓励一些企业成为“教育型”企业,在自己的领域为社会培养人才,比如可以通过减税、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补贴的方式给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适当支持。
  为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山东省财政安排支持60个试点项目,每个项目支持专项资金25万元,共1500万元,分两个年度拨付给各试点院校。合作企业每接受1名学徒并经考核达到学徒培养标准,按5000元标准补助企业,其中3000元用于带学徒的师傅的奖励,2000元用于补偿企业的水电、耗材等。
  采访中,有专家提出,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特别是中职学校的试点,不少学生还未满16周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培养方式,与“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有关规定相冲突。虽然签订四方协议,可以保障学徒的相关权利不被侵害,仍要考虑尽快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等,从法律上确立现代学徒制中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赋予学徒独特的、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同时,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国家标准,确保学徒通过现代学徒制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均得到认可。
  推广现代学徒制,招生是基础。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职校如果能够单列招生计划,无疑能大大增强吸引力。“人都招不满的话,还谈什么培养人才呢?”一位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