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中国制造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中国制造中注入工匠精神和创新文化,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中国制造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中国制造中注入工匠精神和创新文化,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在日前举办的2016浦江创新论坛主题为“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的文化论坛上,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全国劳模徐小平提出,“中国制造”要发展为“中国智造”,目前还存在“4+1”短板。
从制造到智造的“4+1”短板
四大短板第一是精细加工的短缺。“有一次我修理一台机器人。机器人有很多关节,一般就是6轴,有6个转动的地方。那个机器人里面有一个轴承座出了问题,我想再做一个,我们要求同轴度是2,但国内最好的供应商只能做到5,没有办法,我就到德国找了一家公司做,这台机器人终于修好了。”徐小平感慨:“我们在精细加工方面需要很好的培育,否则产品的技术品质会受到阻碍。”
第二是精细装配的短缺。做了40年工人的徐小平认为,瑞士手表好就好在技师懂得生产工艺,会制造模具。工匠精神中手工技能所占的比例其实很小,工匠的大部分精神是放在研究工艺、制造工具上。“用工具完成工作,然后形成标准,提出环境要求,作出安全规范,这个标准化的东西就是企业最值钱的东西,拿了这个东西就可以规模化。”
第三是精细检测的短缺。徐小平曾经跟一位德国技术开发部门的管理者去考察一个供应商,观察到这位管理者考察供应商首先就是去考察检测部门。“你说品质好,靠什么?就靠检测手段,否则,就算产品造出来了,如何评估?”徐小平说。
第四是精细化材料处理的不足。精细化材料是企业的一项技术秘密,企业的所有工艺参数不会外露,因此精细化材料的处理很难被模范和抄袭。徐小平解释道:“比如说要模仿一个东西,外面的形状和尺寸都可以量,但材料热处理时淬火的温度没有办法量,也没有办法倒推。”此外,高精度传感器的研发对于智能制造也非常重要,却也是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另外那个“1”就是匠心,包括一位工匠必须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知识面、阅历、技术以及与众不同的特长。徐小平认为,工匠从事设备维护有一个任务,就是要为企业降本增效。如果工匠的技术不发扬,照样可以造出产品来,但是成本就很高。因此,对于工匠而言,凡是维护价格贵的东西都要拿过来自己研究、自己开发,在什么都没有的前提下去摸索。
融合多元文化培养世界级工匠
关于如何培养工匠,徐小平总结了两句话:多练生感觉,多记生数据。他本人曾经跟过6个中国师傅、十多个德国师傅。中国师傅教会他感觉,德国师傅教给他数据。那么,感觉是怎么出来的?有时候他看到师傅作了一个设备上的调整,一调就好,很好奇,就问师傅是怎么调出来的。“中国师傅的本事大就大在什么都不教,说你多做做就会了。我一做就是三年,终于把这个操作学会了。”徐小平调侃地说。1990年代的时候,他到德国学习,跟随德国师傅学做一个操作。一根轴弯了,德国师傅说:“你用火焰把这个轴矫直”,他就拿着东西去做,被德国师傅一把拉住,说:“给你一个东西”,徐小平一看,师傅给了他一个表格,上面都是数据,什么样的轴加温加多少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我按照他给的表格两个小时就把活做好了。“我跟中国师傅学一个操作要两年,跟一个德国师傅两个小时就学好了,我很崇拜德国师傅,他们的确是有特长的,于是我就注重数据的整理和记录,直到有一天我怀疑数据也不管用。”
在德国厂里,有一个德国师傅和徐小平的关系很好,一个故障出来了,他是不相信感觉而相信数据的。但一个故障出来的时候哪能那么快都有数据?在没有数据的时候这个故障的方向怎么判断?于是,两个人在那个故障面前,德国师傅花了8小时时间把故障查出来,徐小平却只花了45分钟。“一个轴承要转起来靠什么?一阴一阳之为道。我修机床其实是用阴阳法,排除故障的时候看这个问题是阴的问题还是阳的问题。因此我花了45分钟就诊断出问题并快速地解决了,德国师傅没有这个技能,他看我看傻了。”后来徐小平总结上述两件事情得出:德国人是什么技术新就用什么技术,把机器做到极致;而日本人是什么技术成熟就用什么,能省就省,在生产管理上做到极致,把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如果有中国师傅的感觉,再结合德国师傅的数据,中国工匠就有望成为世界级的技工。“创新文化不一定这种文化成功,那种文化就不能成功。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是路径不同而已。我们的中医其实也说不出来什么数据,很大部分靠的是感觉。”
徐小平做了40年工人,上了31年夜校,始终边学边实践,几乎没有停止过,在他看来,不断地学习、实践加思考,不断地联系、不断地反思,循环实践,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匠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