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忆星,从事航海教育20余年,多年的航海教育生涯使他强烈的感觉到,河北海岸线长,港口多,并且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不冻港,遗憾的是却没有一所自己的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与海洋的不解之缘让他深知,海员是一种高端就业、高薪待遇、高尚地位的金牌职业。办一所河北人自己的航海学校,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术,让更多的家庭摆脱贫困,这是他最初的梦想。
MVE网河北讯(记者 王素琨 通讯员 张苗)李忆星,从事航海教育20余年,多年的航海教育生涯使他强烈的感觉到,河北海岸线长,港口多,并且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不冻港,遗憾的是却没有一所自己的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与海洋的不解之缘让他深知,海员是一种高端就业、高薪待遇、高尚地位的金牌职业。办一所河北人自己的航海学校,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术,让更多的家庭摆脱贫困,这是他最初的梦想。
海上皓月如诗如画,给他植入了美丽的蓝色梦想;海鸥低翔搏击风浪,锻造了他男子汉的刚毅和坚强。
2008年,为了实现梦想,他果断砸碎了“铁饭碗”,在秦皇岛市创办了“秦皇岛兴荣海事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秦皇岛兴荣海事中等职业学校”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创建了“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院。”这次强强联合,标志着河北省境内第一、也是唯一一所航海类全日制高等院校就此诞生!
从创建学校到联合办学,李忆星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经国家海事局批准,争取到海船船长、轮机长、游艇操作人员等海上专业培训27项授权于学校,填补了河北省23项航海专业培训空白,结束了河北船员千里迢迢赴外省参加航海培训的历史,该校也因此成为河北省唯一的船员考试和评估培训基地。
7年,他创造了一个奇迹;7年,他填补了河北高等航海教育的空白。
情系职教 以技扶贫,
托起更多学子的蓝色梦想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革命老区平山县,美丽祥和的小山村和贫穷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当即制定出针对贫困县的惠民政策,决定每年投入100多万元,连续3年共计投入400万元招收贫困地区的学生。随后,他委托平山县政府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在该县连续招收贫困生,实行免学费、免实习费、免住宿费、免考证费等,同时,毕业后,为他们签订5年的就业合同保证就业,并许诺,企业一旦正式聘用,月薪不低于5000人民币。
目前,该惠民政策已经执行了两年,第三年正在招生之中。
此外,在他的带动下,他的老家行唐县有2000多人因为选择了航海改写了命运,成了幸运儿。他们从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成为了高薪收入的高级海员,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扶贫到就业,他给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重新燃起家庭的希望。
从航海情怀到航海文化再到航海精神,李忆星在逐梦的同时,也重新塑造了自己。
弘扬一种文化。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夜可以让穷人变成富翁,但一夜绝不会出现一个有教养的贵族。”同样,3年时间,能培养一个合格的海员,但是,3年时间,如何让航海文化和航海精神根植在他们心中是比教授技术更重要的一项工程。
中国航海强国建设不能缺少航海文化建设,更不能缺失航海精神培养。
2014年,在河北海事局领导的支持下,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建设了海洋船舶文化展室。将“航海文化教育”作为学院的办学特色,目的是培育具有海洋意识、航海精神、国际视野的学生。
李忆星说,之所以要建设航海文化展厅,是要让世人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位于北戴河区的“航海文化”展厅是中国航海史的缩影。大量的文字图片,精致的船舶模型,从蒸汽船、木船、铁船,渔船到大型现代化的客轮、货轮、快艇、军舰等,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既有海洋历史亦有海洋文化,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为我们了解航海发展史和航海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塑造一种精神。
航海专业是一门特殊的技能,他不仅要求学生吃苦耐劳,胆大心细,更需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他们具有服从意识、团队意识。使其逐步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成为思想过硬、知识全面、作风优良、纪律严明,适应现代化航海需要的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合格航海人才。因此,学院与秦皇岛军分区联合建立了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民兵训练基地,并成立了“秦皇岛海防民兵营”。对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军事技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驾马车 双轮驱动,
成为海事经济、海事教育的新引擎
“实施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育模式,打破制约学生发展的“天花板”,构建中、高职、大学的一贯教育机制。”李忆星说。
“纵向贯通”就是建立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甚至到专业硕士的培养通道。因此,他与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航海学院,与大连海事大学函授合作成立远程教育基地,打通学历教育的“断头路”实现了中、高职、本科学历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横向融通”就是与众多海事企业合作,打造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旋转门”,建立“学习—就业—再学习”的培训通道和多种学习成果互认转换通道。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实行员工技能、资质短期培训。并且每年以培训4000余人次的规模,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水平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浩淼的大海展开美丽画卷的时候,当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钟声敲响的时候——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院这艘巨轮已经鸣笛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