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政策信息 >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有四方面意义

2016-01-04 17:18:04 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日前举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效果评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四方面重要意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日前举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效果评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四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三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四是加快城镇化步伐。
  “经济转型期,个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需要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近几年,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以往出现了明显增长,工资水平决定个人消费能力。”卢迈说。从全球来看,我国实际月平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矛盾在于,工资增长与劳动效率增长不同步,资本收入份额增加而工人工资份额下降,GDP增长远快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部门的工资水平差距明显,制造业工资水平偏低。“工人技术技能的提升与改变是政策措施的着手点。”
  卢迈表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职毕业生的入职起薪平均为2221元/月,而同年专科毕业生入职起薪2285元/月,中职毕业生入职起薪相当于专科毕业生97.2%。”
  接受问卷调查的中职毕业生中,73.8%的学生进入企业时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65.2%的学生正式入职后享受三项以上社会保险。有的大型企业已实行技师年薪制,并为技术工人提供技术晋级渠道与培训。现在,多数中职毕业生几乎不需要担心失业问题。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可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中国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的新阶段。在增速保持在7%的中高速发展时期,必须加快创新驱动,这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更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卢迈强调。
  我国当前存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技术工人供不应求,而高校毕业生则供大于求。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约为650万,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约为4.4:5.6,这种招生结构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未来的就业结构矛盾,随着高职学校对口招生规模的扩大,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搭建,一线劳动生产力的素质将有明显提高。
  卢迈称,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良性经济发展必然伴随城市化。根据预测,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至2020年,城镇化率将超过60%。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上,国际专家指出,未来30年内,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即城镇化率超过80%。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步伐。
  以往,进城务工是农民及农民子弟的主要流出途径,从事一些简单、低端劳动,经济与社会地位无法保障。现在,好的职业教育能够提升教育可及性,让农民子弟学习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的技术,对顺利稳定就业有积极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地市内放弃本县中职学校到所属市内学校就学的中职学生比例为31.7%;省内跨地市流动,一般情况为从经济条件较差、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市到条件相对好的地市,就学的比例为24.3%;跨省流动就学的比例为5.7%。总体上看,到县以外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1.7%。
  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的学生中,85%以上能够在就学地或经济更好的地方就业,从而实现在城镇稳定生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