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职教好声音:追求有灵魂的教育,首先要回到常识

2016-01-18 14:05:51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作者简介:刘景忠,现任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非领导职务五级职员,兼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全国财经职业教育语文研究会会长。

  李政涛在《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一书中说:“现今的教育,从课程体系、内容到授课形式,有多少与信仰和理想有关呢?它是有科学而无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不会排斥科学,相反它能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向,因为科学的基础和目标不能从科学本身中得到。”

  李政涛的这一段话回答了如何处理“有灵魂的教育”和“科学的教育”之间关系这一问题,然而我以为回答得并不充分,也不具体,应该深入探究。否则,前者极易被耻笑为空谈。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显然是一篇大文章。我没有这个能力,需要专家学者们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详实的大数据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但与此同时,我总感到这个问题也并非那么艰难晦涩,那么深奥难懂,那么虚无缥缈。
  灵魂显然与人有关。因此,我理解的“有灵魂的教育”可以简单地阐释为“目中有人”的教育。凡是目中有人的教育,凡是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都属于“有灵魂的教育”的范畴。
  如何考察一所学校的教育目中是否有人?我以为,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可以观察这所学校的校园是学生的,还是校长和老师的?如果是学生的,那么,校园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供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玩耍的设施。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校园很少能够看到。我所看到的校园多数是为管理、为参观、为车辆服务的。比如,道路宽阔、绿草茵茵、小桥流水、园林小品等在许多校园里都可以看到,但我注意到,这些校园里竟然没有一处学生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也就是说,这样的校园设计和建设是为了美观,而不是为了学生。当然也有例外,前几天在淮安中等专业学校参观时,我就看到了在路边设置的露天长椅。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还诚恳地对我说:“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把校园建设成一个有浓郁育人氛围的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来得及详细、具体地回答她的问题。我只给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路灯,山东济阳中专在路灯上面设计了各种运动的造型。没有这些造型,路灯仅仅是一个照明设备,有了这些造型,路灯就成为文化了。我在内心里更想告诉她的是:那几把露天长椅,已经迈开了通往“有灵魂的教育”的第一步。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有浓郁育人氛围”的目标。
  再比如学生的坐凳,学校多花几块钱,给学生配备带有靠背的坐凳,就是“目中有人”最直观的体现。教师们开会、听讲座,坐在舒服的软椅上还感觉疲劳呢,试想,学生坐在没有靠背的小凳子上,一天坐下来,要坐几个小时?他们舒服吗?他们能坐得住吗?我所在的徐州财经高职校,在多年前已经给学生更换了有靠背的坐凳,但在许多学校中,我所看到的依然是没有靠背的凳子。
  第二是软件。所谓软件是指那些没有物化的东西,比如学校的宣传、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东西往往被称之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以为不然。比如,要了解一所学校的“软件”是否属于“有灵魂的教育”,看看这所学校的网站架构就可以了解个大概了。大多数学校的网站在显要位置几乎都是学校的新闻,而在学校的新闻中,基本都是学校领导出席的各类重大活动,鲜见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身影。当然也有少数学校的网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颇有教育的味道。比如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句容中等专业学校、灌南中等专业学校等。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例,打开该校的网站首页,通栏部位除了学校名称外,就是“上善若水,运润物无声”八个大字。了解这所学校的都知道,“水文化”是这所学校着意打造的文化特色。首页的页面,占了一半面积的左面是能突出反映学校典型文化的图片,右边一半的面积是学校新闻和系部动态。最右边留了一处空间,背景是“上善若水”的景观石,有文字不断在滚动:“最受尊敬的学校,最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最紧密对接产业的学校。”这样的网站架构,简洁明快,着笔不多,却散发出浓浓的教育的味道。
  当然,网站只是了解一个学校的窗口,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反过来说,一所学校的网站犹如一个人的脸面,一个人如果连脸面都不重视,还能指望这个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内涵吗?
  教育领域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人们毕其一生精力去研究,但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最终都以常识的面目体现出来。因此,我们既需要聆听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也需要从常识的角度去识别、判断。
  常识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而是人人共有的。问题是我们往往丢掉了常识,每天都在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每天都在做一些连我们自己都知道没有效果的事情。但是奇怪的是,教育工作者一旦走出校门,就立刻回到“常识”之中:知道躲避车辆,知道不能闯红灯,知道哪家的猪头肉好吃,知道哪家的馒头是手工做的……
  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回归常识,或许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2016年1月1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