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李津军:必须把“工匠精神”做为人才培养的“魂”

2016-03-21 10:25:11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内涵十分深刻,当引起我们职教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内涵十分深刻,当引起我们职教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
  说来也巧,笔者在学习所在学院2016年党委、行政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曾经提出加入“工匠精神”的内容。当时是出于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考虑,我们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手里的“活儿计”究竟水平如何?决定的是中国制造的内在“品质”。《中国制造2025》描绘的蓝图,是要融入国际经济格局大背景,跨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行列。可现如今,中国制造只“大”不“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着问题。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职业教育的代表——技工学校,其学制是清一色的两年,而且多为厂办校,学生毕业享受一级工待遇,转年定为二级工。那时的技校毕业生是“很顶呛儿”的,立马就可以“盯岗”完成“工时定额”。可后来呢,中职3年、高职5年,教学条件顶呱呱,培养出来都是中高级工待遇,相当于老体制的四级工或七级工,可技能水平却远远逊于当年的一级工,甚至有些学生不会看图、不会用卡尺、不会攻丝、套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从培养理念上看,就是失去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古今中外皆有之。提到“工匠精神”,不难想到古老中国的瓷器、青铜铸器、故宫、都江堰、沧州铁狮子,以及令人荣耀数不清的“世界第一”。提到“工匠精神”,不少人很快又会想到瑞士的钟表、德国的汽车、日本的家用电器,等等等等。
  猛然想起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我国一家知名企业打算与一瑞士手表企业合作,遭到了婉然拒绝。合作可以扩大产量销量,为何有钱不赚呢?瑞士老板坦言:“我这是家族企业,百年老店,决不能为了赚钱而不保质量啊!”
  中国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一定确保质量。”
  瑞士老板说:“好了!我先告诉你我们的手表是怎么装配的,你再看看能否保证内在品质吧!”……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一个操作间里,窗外是迷人的风景,室内播放着背景音乐,工人没有丝毫的产量压力,娴雅地组装着一块块手表……看来,支撑瑞士制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文化。
  窃以为,日本制造的代名词是精美,尤其电子产品不仅内在质量上乘,而且外观无可挑剔的透着一种黄金分割的美。“精致小巧”成就了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代名词是精确,精确有着高标准的保障,螺丝精确到只拧7圈半,多了少了都不行。“7圈半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美国制造的代名词是精尖,创新和生产融会贯通,企业DNA中存在无可比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意基因。“先进、智能、高端、领先”成就了美国制造。瑞士制造的代名词是精致,他们追求超高标准,超高标准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环境赏心悦目温馨和谐,工人心情舒畅心无旁骛,“安全舒适”成就了瑞士制造。
  据说,德国制造比其他国家定价高出1/3,人们照样无怨无悔地追捧;而瑞士制造比德国制造定价又高出1/3,人们还是感到物有所值,在这一点上,全世界的人们都是“只买贵的”!
  无论是日本制造的精美,德国制造的精确,还是美国制造的精尖,瑞士制造的精致,无不透漏着一种执著的“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要转型升级,必须融入国际社会,而且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就是说必须重拾“工匠精神”,必须弘扬“工匠精神”。
  何谓“工匠精神”?有企业家曾形象地将之形容为“一针捅破天”的决心,即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往小里说,“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生产者在技艺和工艺流程上的精益求精,将产品打造成精致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商品;从大处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则是对事业和人生的敬畏之心。
  笔者主张,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立足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要把“工匠精神”做为人才培养的“魂”,一切工作都要在这个“魂”的统领下展开。比如,在德育方面,不仅要倾力打造一种无痕的生活模式,还要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灵魂和血液中。而在学业方面,要推崇技术,把“技能”上升到“技艺”的层面,不仅知识理论扎实,而且专业技艺精湛,堪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能工巧匠。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工种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必须相应的改革创新,这也就是当务之急必须实施的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啊!
(作者:李津军 单位: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