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黄瑞松:大师级工匠是怎样练成的

2016-04-20 15:13:13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工匠精神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底蕴,是我们要珍视并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然而,现代化工业中,在短平快的工作节奏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多重冲击中,原本“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传统理念在人们的思维中开始动摇,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业之宗师、国之巨匠寥若晨星。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优质技术人才的缺失,其本质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记者 余建斌整理)工匠精神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底蕴,是我们要珍视并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然而,现代化工业中,在短平快的工作节奏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多重冲击中,原本“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传统理念在人们的思维中开始动摇,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业之宗师、国之巨匠寥若晨星。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优质技术人才的缺失,其本质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在我们的导弹总装厂里,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工件装配过程中要么装不上去,要么装上去拆不下来。这时候,我就点名找一位技师来,他来之后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设计出专业的工装,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有了他们,装配加工中的“疑难杂症”就能迎刃而解。在我们航天企业,特级技师的待遇和研究员的待遇一样高,就是因为他们难能可贵。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看似是非常普通的钳工、电焊工等,却用精湛的技艺、专注的精神,参与我国最尖端的科技项目。
  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就有一位大师级的钳工——巩鹏。说起巩鹏,单位的同事都会说同样一句话:“他的手可真巧!”可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这双巧手可不是随随便便练成的。
  1988年,18岁的巩鹏从技校毕业后,进入33所精密机械厂做钳工,遇到了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傅秦井芳。秦师傅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在刚参加工作的一两年里,巩鹏在秦师傅的指导下,几乎天天练习使用大钣锉。上班期间,相应的工作任务一完成,他就拿起锉刀开始练习;业余时间,同事都出去玩了,他依然猫在车间里坚持练习。
  练锉是一件非常枯燥的差事。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是常事,寒来暑往,多少把锉刀都被巩鹏锉得不能再用了。一根直径为50厘米的45号钢钢棒,在巩鹏手里反复地锉,到最后锉成一小条。
  在一次技师技能竞赛中,要将一只直径为30厘米的铁棒锉成一个厚27厘米的六方体,这样的考试让各单位选拔的好手们都放弃了,整个赛场只留下巩鹏一人。他用锉刀在产品上成千上万次地锉着……整整8个小时,最终产品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巩鹏用一双猩红、皮肉模糊的手掌捧回了钳工组第一名。
  凭着对钳工无限的热爱,巩鹏深入琢磨加工手法,发明或改进加工设备。其发明的“巩氏攻丝机”、改进的“巩氏研磨法”等享誉行业内外,保证了国防装备、嫦娥任务等航天关键任务产品的精度和产能,为单位创造的效益以千万计。
  技艺和精神都需要保护和传承。为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设立了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以巩鹏的名字命名。通过工作室的组建,加快培养一批青年高技能骨干,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的机制,并将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加以推广。
  一名优秀的工匠,只有在欣赏工匠作风、崇尚“工匠精神”的环境中才能拥有强大的从业自信,才完成精细的磨砺和稳步的提升。因此,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必须在人才成长机制、文化建设、保障条件等多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使有志于践行“工匠精神”的人才安下心、扎下根,成为具有坚定从业理想和恒久价值追求的行业先锋。
(作者黄瑞松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科技委顾问)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