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潘鲁生 :工艺匠心

2016-06-13 10:32:09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工艺美术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态文化,承载了民族的造物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是民族乡愁的载体。在文化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关系到如何用文化和艺术来涵养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产业,使传统文化中精神的、心性的、情感的以及道德的种种软性的构成,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具有工艺匠心传承的现实意义。

  把握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
  一直以来,衣食住行背后延续的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不仅表现为“形而下”的器物形态,也是“形而上”的道的载体,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有形而活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生态,其中有民族文化基因的存续以及文化的认同、传播与发展。
  我国是工艺美术大国,直到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工艺美术都是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工艺美术占主体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达601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279亿美元一倍多,成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国。根据报告,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在全球贸易额最大的10类文化产品中的排名有所上升,中国是工艺美术品类最大的出口国。在信息、消费等新的发展机遇下,工艺美术的经济叠加价值还将更加显著。因此,要把握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对大规模定制的需求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结构性嵌入,以及“互联网+”电商消费对文化商品个性化、生态化、层级化、产业化格局的重新分配为传统工艺美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的巨大商机,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动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综合效益和价值。
  修复工艺美术的文化生态
  工艺美术发展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一旦丧失生活载体,则成为形式的遗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生态发生变化,包括传统村落减少,地域文化个性受到同质化消磨,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空心村”不同程度存在,作为传统文化母体的村落由于缺少原住民和生活流,传统工艺美术等生活的文化难以发展壮大,民居营造、生产工具制作、生活用品加工等手艺人渐次老逝,内生动力不足,相关手艺后继乏人等问题仍然严峻。加上大工业发展,不少体现精湛手工制作技艺的传统生产工艺被机器大生产所替代,不少民间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器物被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产品取代,传统工艺和形式语言等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质载体。还有民间传统信仰、礼仪、习俗等不同程度上弱化,传统工艺美术以及民间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传播受到影响。
  就此需采取积极行动,把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与修复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结合起来。要修复传统工艺美术的自然节律载体,充分认识传统生活中集会、节气以及与岁律相合的传统节日作为民间工艺文化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还原和培育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民俗、民艺内容,在都市生活的假期空间里充实民间工艺等活动内容。要修复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人生礼仪载体,深入把握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符号、形制等与生活相依存关系,有计划地恢复和培育优秀民间礼仪,增强文化认同与情感维系,培育民间工艺文化发生与应用的文化空间。要修复传统工艺美术的社会聚落载体,深刻认识工艺美术与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的依存关系,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促进恢复传统民居营建、民俗活动等,保护民间文艺的丰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在自觉、自信的基础上,修复民艺生态,留存工艺匠心,守望文化乡愁。
  推动工艺美术的振兴发展
  要使工艺美术在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中焕发生机,还要突破瓶颈制约,构建长远规划。具体而言,建议国家制定《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规划》,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在强化传统文化特色、创新产业体系、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予以引导、扶持和推动,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
 
  建议重新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于1997年颁布,19年来,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一步明确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和社会意义,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在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拯救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已经迫在眉睫。
  建议将传统工艺美术纳入囯民教育体系统筹考虑。建立涵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传习的传统工艺美术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手工艺扶贫。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未能发挥应有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是国家最应该关注扶持的对象。可成立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公平贸易组织”,搭建公平贸易桥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手艺人建立特定的销售网络,保护艺人权益,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手艺收入,实现手艺脱贫致富,促进工艺美术传承,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建议恢复重建中国民族传统美术造型体系。民族传统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自上世纪初广泛引入油画等西方造型艺术以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主要依托西方美术体系,中国传统美术造型规律被不同程度边缘化,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传统造型艺术遭遇传承断裂的困境。加强民族传统美术造型体系的梳理研究、教育传承、文化认同以及创作发展,有助于深化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续写文化创造力,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涵养与支持。
  总之,工艺美术是一个实用的艺术体系,传承匠心文脉,要进一步寻求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连接,从材质、工艺、艺术语言、文化思想内容等各方面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血脉联系,研究工艺基因谱,推广工艺产业品牌,制订工艺文化策略,在国际上建立工艺美术的民族文化形象,在国内市场和城市社区、农村生活中营造工艺匠心的文化认同,使工艺美术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千百年来积淀发展的造物文脉有新的传承,使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看得见、摸得着具体而切实的作用。
  (作者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