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三点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想讲三点自己的看法。第一,说一下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跟其他的行业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点?第二,要把教师这个工作做好,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或者套用当下时髦的话就是需要什么“核心素养”?我们要求学生有核心素养,那么老师要有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第三,为了获得这些核心素养,把工作做好,我们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质性研究有利于我们成为能够把教师工作做得越来越好的研究性教师?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由德育中心发起来做这个工作?
一、教师是做什么的?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我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实践。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将人类活动分成三类。一类是理论沉思,从事此类活动的人面对的对象是不动的,比如上帝所构造的世界,还有自然科学的对象,等等。它们基本上是不动的,人不会改变它,只是去沉思,去思考,去分析它。从事此类活动的人需要智力特别高,但是数量不需要很多。此外,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必须有闲暇,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可能做,其他社会阶层的人不可能做,因为他们很忙。
第二类活动是实践。实践是为了善的目的能够改变对象的活动。我们做教育就是典型的实践,因为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断变化;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管怎么做,都有一个为了他“好”这样一个善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当时讨论的比较多的是政治实践,城邦管理的智慧和技艺。实践的特性之一是不确定性,依赖于个别情境而不断变化。而且,参与实践的人们,在价值观上经常是相互冲突的。比如说,对同样一个教育问题,行政领导、学者、老师、家长、学生,意见经常不一致,很难统一。因此,实践这类活动特别复杂,而且具有情境性、特殊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价值冲突性等特征。
第三类活动是制作,即工人、农民制作产品的活动。在古希腊艺术被贬得很低,做艺术产品也算是制作。我个人认为,教师工作很大一部分也是制作,类似艺术创作。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种艺术创新,具有个性化特征。好教师无法按照既定的规则被成批生产出来,需要根据自己的潜质、条件、期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总之,教育实践需要教师具有行动中反思的能力,不仅仅是事先反思和事后反思,而是在行动中一边做一边反思。这是因为,教育工作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教师马上做出判断,那种紧迫性、问题解决的要求,必须当场做出决策。因此,教师工作最需要的不是最高的智力,而是择宜的能力,即prudence,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中庸”,就是做事情不能过,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此时此地最合适的策略。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通过实践推理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所以叫择宜的能力,不偏不倚、特别恰当的能力。
教师工作不仅仅是实践,而且是一种关系性实践。相比而言,工程师生产的只是产品,其工作中没有多少关系可言。而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影响人的活动,所以需要有关爱和信任。如果学生不信任教师,教师是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这样一种关系性实践使得教育变得格外复杂。
此外,这种实践所需要的择宜能力、创造性和艺术性使得教师很难通过学一些原理和规则而变成好老师。不少师范生在师范大学学了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但是到了学校后发现,不知如何教书,带班也带不好。这是因为现实太复杂了,而那些理论被理论家们提炼出来之后,变成一套很完备的体系,到了现实中却发现无法运用。
因此,有学者认为,做理论的人,是站在干爽的高地上。他们建构的理论不必关心在实践中能不能用,只要能够自圆体系,有一个自洽的逻辑就行。而实践者是在低洼的沼泽地里挣扎,他们感觉问题重重。如果你问他,“你到底面临什么困难呢?”他却说不清楚,一团乱麻。实践者不得不不断重构问题,可能一开始认为是学生纪律不好,结果发现不是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等等,等等。问题在不断变化,教师实践者需要不断重构问题,不断把新的现象看成和做成自己熟悉的现象。结果,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做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行可能先于知,或者知与行同时进行。不像做学术研究,先做前测,先弄清楚情况,然后再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而且不断变化,需要大家共同探究,相互映照,在行动中反思。
有一位美国学者Lee Shulman曾经提出一个很有影响的概念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教学化的内容知识”。他研究了美国的七种职业,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最复杂。他说,外科医生开刀时,每次只面对一个病人,他的手术步骤是基本固定的,而且病人被固定在病床上不能动。此外,医生还有一群助手和护士为他服务,为他递刀子、送药棉等。但是,我们教师一个人对着几十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不仅个性不同,而且还不断地跑来跑去。所以,教师工作比外科医生的工作要难多了,复杂很多。
二、教师需要什么核心素养?
上面谈的是第一个问题,即我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下面讲一下第二点,即要做好这么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或知识结构呢?
有关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界有很多分类,有二分法、三分法,乃至七分法。有一篇英文文章,作者把教师知识分成三类。一类是“knowledge for practice”(为了实践的知识),是研究者根据教师职业的需要,提出的一些知识,要求老师来学习。这类知识是专家们通过研究形成的正规知识。第二类是“knowledge in practice”(实践中的知识),是教师自己在在工作中通过经验积累的实践性知识。提出这类知识的人特别重视教师自己的实践智慧。第三种是“knowledge of practice”(实践的知识)。本文作者推崇第三种,认为教师不应该盲目使用专家开发的为了实践的知识,也不应只重视自己实践中的知识,而不管外面专家的知识。如果教师们只是自己内部研讨,很容易重复同质的观点,没有新鲜血液。第三类知识强调要超越正式知识和非正式知识、理论和实践、内部和外部这样一些二元对立。
那么,这样一种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呢?需要反思,需要批判性思维。当然,使用“批判性思维”这个中文词语翻译“critical thinking”有一点过。照着我们中国人的理解,“批判”似乎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因此,也有人将其翻成“审辩式思维”,也就是说,将事情翻过来倒过去,思考“我这样想对吗?我这样做背后的依据是什么?我这样做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好呢?”不断质疑自己作为教师的思维和行动的基本假设,不仅要质疑你的同伴,质疑别人,还要质疑你自己。
这样一种学习也被叫做转化式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在这种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颠覆自己做一个教师、甚至做一个人的最基本假设。这种学习不但需要质疑,同时也需要创造。这样一种反思的文化其实是需要集体合作的,因为自己一个人埋在里面是出不来的,需要有审辩式朋友(critical friends)。这些同伴是你的朋友,但是他们为了你好,为了你们的集体不断发展,会不断指出彼此的不足或盲点。
有学者将反思分成三类: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可以对应“knowledge for practice”(为了实践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教书,我学更多的知识,我反思自己做的有没有效果。实践性反思更多是在人际关系里面看我们做得怎么样,是否在有效沟通,是否促进了人际交往。而批判性反思更多涉及权利和公正这样一些更大的社会政治议题。其实,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仍旧在再生产既有的社会阶层。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反思,如何更加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如何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公平的社会流动途径。
三、教师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
上面我介绍了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以及为了从事教师工作,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即实践的知识,特别是行动中反思的能力。下面谈谈第三点,即为了获得这些核心素养,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现在,教师都很忙,忙得不得了,为什么还要做研究呢?如果要做研究,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呢?我自己一直认为,教师做研究一定不能增加负担。可能我们做研究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必须让我们的专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幸福感,更有成就感。
刚才有老师说自己在快乐成长,我想这个快乐一定不是很舒服,肯定还是很辛苦的。但是,因为他投身进来了,他在琢磨自己的教学,是以一种研究的心态在工作。他做的事情并没有变,但是增加了研究的眼光,是针对自己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来做研究,而不是脱离自己的工作做一个额外的上面布置的课题。只有这样,研究能够为他的工作服务,他才不会感觉研究为自己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如果说教师需要做研究,那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呢?我们知道,实征研究或者经验性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量研究,一类是质性研究。其他类型还有思辨型、历史研究或者哲学研究,等等。作为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呢?这是因为质性研究有一些特点,特别适合一线教师工作的性质。
质性研究的一个特点是情境性。教师每天在工作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就可以从这些问题着手来做研究,不必专门设计一个课题,或者从行政的角度或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研究问题。针对自己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能够为教师自己改进工作服务。
其次,质性研究适合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而教育问题通常都特别复杂。定量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内容一般比较表面,因为需要在研究者自己确定的一些变量之间建立关系,一定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才能操作。相比之下,质性研究者可能一开始看到一个问题似乎很简单,结果会发现越来越复杂,深入进去需要找到盘根错节的关系。
再次,质性研究非常关注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比如说,如果教师想尝试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没做之前做一个了解,然后追踪实验的过程,中间也可以做一些测试,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观察,共同研讨。通过追踪调查,能够很好地捕捉到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运作机制。相比之下,定量研究只能做一些切片式的研究,比如在实验开始之前做前测,在实验之后做后测,对比结果,难以对过程进行追踪调查。
此外,对一线教师而言,质性研究比较容易上手。做定量研究,通常需要比较大的样本,研究者需要提炼出变量,用计算机软件SPSS计算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性。这需要研究者有数学方面的专门知识,需要找到较大的样本,研究程序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而做质性研究,一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一些个案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程序也比较灵活,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质性研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重视意义探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随时停下来,不断追问对方:“你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呢?你为什么这么做?而不那么做呢?”而在做定量研究填问卷时,研究者不太容易知道填写者提供的答案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因为无法当场追问。
质性研究虽然最初是从国外引过来的,但是实际上非常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首先,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整体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而质性研究也很强调整体性。即便我们对一个孩子展开研究,但是也会把他放到这个班、这所学校、这个学区、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文化传统、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考虑,可以往上、往下、往后、往前深入探讨。
其次,质性研究非常重视意义阐释,而我们中国的文人是有释经传统的,把古典、经典拿出来不断进行解释和再解释。质性研究者是通过“共情”来理解对方,遵循的是一种关系性方法论。研究者需要进入到对方的世界里,而不是仅仅拿着录音机问,然后写下来。这么做其实研究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必须和对方一块生活,一块工作,才能真正理解对方。
再次,学做质性研究需要做中学,讲究知行合一,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整合在一起。这一点也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学习习惯。孔子就提倡学思行相结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也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上面主要是从质性研究的特点本身来谈教师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另外,我认为质性研究特别有利于培养反思型教师。刚才已经讲到,由于我们在研究中会不断问自己、问对方、问我们小组的成员:“我们看到真实了吗?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看到的是真实呢?我们怎么解释这个真实呢?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解释就是对方的解释呢?”通过如此这番不断的反复质疑,我们会变得更有反思性,碰到事情不会那么容易接受,会不断问“为什么?”
此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学校里面做这类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从而也就有利于我们整个学校文化的重构。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是一种“获得模式”,我们在接受培训时或者在师范大学的课程中获得一些理论,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后来很多人发现这种模式不利于实践者,特别是从事教师这类职业的人们,因此提倡一种情境式学习,也就是在工作现场针对实际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种模式被称为“参与模式”,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这样一种情境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年轻教师刚到学校时可能处在边缘,但是会不断往中心移动。年轻教师的参与会给学校已有的固化文化带来新的冲击,帮助重构这个文化。这里没有明显的等级,老教师和年轻教师都可以在一起交流。唯一的不同的是,年轻教师来之前,学校有这个文化了,必须先了解,参与进去,对文化进行重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学习越来越强调社会性学习,或者叫“拓展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个人的智力、领导力、自我概念、情感等等都是分布的。个人的智力不完全储存在自己的脑袋里,而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与其他人一起活动的时候,其智力才会被认识到,被开发、被发展。所以,需要群体一起开展社会性学习。大家都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个人在学习时为了达到最近发展区,需要有团队的协助,需要有能力的他人来帮助。这样一种学习不光是纵向的学习,而且是横向的拓展。在纵向的学习中,专家和教师带来一些科学概念,与学生不正确的日常概念相遇,这是一种纵向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学习也可以是横向的拓展式学习,可以是跨界的,就像今天我们有一线老师,有教研员,有学区领导,有大学学者,有教研室、教科院的人员,这就是一种横向的跨界学习。每一个学习系统都是一个活动系统,这个活动系统有自己的边界,有自己的角色、劳动分工,人工制品、主体、客体,等等。当不同的活动系统相遇时,会产生新的劳动分工、新的客体、新的产出。这个时候,学习变得越来越丰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效。
教师作质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成为反思性教师,有利于培育教师专业共同体,而且能够将教师丰富的缄默知识变得显性化。很多老教师特别有经验,但是退休后就带走了自己的经验,年轻老师不知道怎么学。作为学校领导,需要思考怎么做好知识管理,怎么让优秀老师的经验能够被显性化,表达出来,能够被分享,被迁移,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效能是不是提高了,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的学习是不是提高了。教师作质性研究,不仅能够通过反思将自己隐性的经验提炼出来,传承下去,而且能够协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效果如何,应该如何改进。
最后,我想谈谈为什么需要德育中心来牵头做这件事情?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德育,就是帮助孩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德性是高于知识和技能的,一个人如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没有德性,可能会变得比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更有破坏性。教育从本质上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所以教师需要先有德性。而且教师是用自己作为整体的人在影响孩子,不是仅仅用知识和技能影响孩子,特别是在小学。当然知识和技能是需要的,但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对孩子产生影响。而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加重要了。每一个孩子要面对不同的教师,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形成团队,达成共识,通过作质性研究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以便更好地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谢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