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鄂尔多斯,无论你走进哪所职业院校,都会被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功能教室完备,设施设备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气息所感动。
如今在鄂尔多斯,无论你走进哪所职业院校,都会被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功能教室完备,设施设备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气息所感动。“十二五”前后,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职教体系和专业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从而使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实习实训设施、师资配备、办学成效等方面呈现全新发展面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育了大量社会实用型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职教面貌焕然一新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约69.5亿元,包括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8.2亿元,用于中高等职业院校校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设备采购。其中,5个旗区新建职业高中总投资超过10.6亿元,2个旗在职业高中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投入11亿元用于3所高职院校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校区建设;投入约2.9亿元用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建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544个;投入2.5亿元用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和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校内实训设备采购。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自治区平均水平的2.7倍,我市职业院校现有设施设备已经达到全国同类职业院校一流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我市几所中等职业学校相继晋位升级为高等专、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形成了“一本三专”的格局。特别是2015年4月,组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全区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学院”命名的本科院校。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总数19348人,高等职业院校4所,在校生总数9502人。各职业院校在办学方面能够突出区域特色,对接产业发展,做优做强相关专业,中职学校开设17个大类43个专业,高职院校开设68个专业,专业门类较“十一五”时期更加齐全,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如“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民族特色专业,如“3D打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创新型专业。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自治区民办示范学校1所。
注重内涵提升质量
职教服务能力初显
我市各职业院校普遍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全市中职学校对口高考中,学生上线人数和录取率大幅提高。201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口高考本科上线633人,占全区计划总数的37%,达旗第十中学学生牛梦雅、李小荣、袁敏分别获2013-2015届学前教育专业自治区状元,马四梅获2015届工艺美术专业自治区状元。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全面提升。以2015年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7501人,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80%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160人,其中本科招生73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2%。2013年6月全国技能大赛鄂尔多斯理工学校高霞老师指导的学生张子栋同学获得机械装配技术专业二等奖。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2015年成功承办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师生书法美术摄影工艺品展和学生文艺展演,我市获得的奖牌总数位居全区第二名。我市职业院校学生在全国、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获奖专业和人数逐次增多,学生竞技水平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我市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学习,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质量,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十二五”期间,各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和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外培训62人次。2015年,制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举办9期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讲学,共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1100多人。2016年5月16日与天津市教委正式签订了《鄂尔多斯市与天津市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6月底前选派第一批专业教师赴天津参加培训。目前,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分别为522人和469人,比“十一五”时期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实现了巨大突破。2016年6月3日成立了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所并召开了第一届一次理事会,开启了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教科研的新篇章。
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社会的能力日益增强。推进校企合作,编写了多个专业的校本教材,其中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的校本教材《低压动力线路与楼房电照识图》已出版。加快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已成立卫生、化工、机电、幼儿等4个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相关专业建设委员会,各职业院校与全市各大中小企业及28个工业园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职业教育集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已经初见成效。近几年,全市职业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中初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近3万人,特别是一些优秀毕业生在我市相关专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扶贫有效开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累计开展农牧民转移培训、劳动力实用技术等社会短期培训近7万人次。
高瞻远瞩全面部署
职教改革突围破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后,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职教新政密集出台。2015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市委白玉刚书记亲自到市教育局专题调研,并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职教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成立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印发《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鄂府发〔2015〕(100)号),这是我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总纲领,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市教育局制定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等配套文件,整体上形成了以《意见》为统领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适应市场的需要,对中职学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和规范;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加强引导,重点支持与地方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中高职发展立交桥全面推进,鄂尔多斯理工学校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建立机电技术专业“3+2”五年制中高职合作关系,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3+2”五年一贯制已经招生,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秋季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本科专业240人。探索建立了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的纵向衔接体系,即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通过对口高考升入相应高等职业院校专本科学习,初步建立人才梯队,真正实现与各级各类企业深度对接和融合。
积极主动拓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以来,积极谋划对外交流,先后赴无锡、青岛、天津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职业教育;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在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政策咨询、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建设和建立地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战略性研究;与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合作进行蒙医医疗与蒙药专业6年制联合办学;与天津市签订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人才培养、对口交流、技术技能赛项等项目合作意向;积极谋求与德国的职业教育战略性合作。
创新理念把握重点
职教改革发展新跨越
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不断加快,鄂尔多斯市作为“新丝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必将迎来经济升级、产业调整、文化旅游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机遇带来新发展、大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更多要求,因此,要创新理念,把握重点,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经济新常态,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跨越。
用体系化增强社会的吸引力。构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高职和应用本科纵向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服务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具有鄂尔多斯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拓宽中职学生升学通道,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争取并落实中职直通本科对口升学、“3+2”五年制专科、专升本、高职本科“3+2”联合培养和5年制本科等招生计划。
用市场衡量专业的针对性。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实现有效对接,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围绕全市煤炭、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服务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打造15个产学对接的现代化专业群,建设30个市级示范专业,60门市级精品课程。全市职业院校着力推进精品化、特色化办学,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
用多赢保障社会的支持力。完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顶岗实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校外教学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对教师的实践锻炼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同时推进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正在酝酿出台校企合作、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引进、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发展规划。
用质量获得社会的满意度。到2020年,实现各中高等职业院校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创建国家级重点、自治区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优质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促进毕业生全面发展。中、高职和应用本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建立和完善培养培训基地和网络,每年培训农牧民2万人次,开展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培训3万人次,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员80%以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我市职业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将持续扩大、扶贫功能将不断增强、社会氛围将更加浓厚,服务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将日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