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建设问题,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长久的难题。自“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念提出以来,部分地区和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主题论坛会场
MVE网河南讯 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建设问题,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长久的难题。自“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念提出以来,部分地区和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多层次深入探讨实践问题,进一步研究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相关理论,同时进行《以多元结构教学团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9月21日,在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举行了“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主题论坛暨教学团队推进现代学徒制课题开题报告会”。
论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提出者史文生做主旨演讲,《以多元结构教学团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王怀钦做开题报告。第二阶段,由相关课题负责人专题演讲、相关研究人员专题演讲;第三阶段,由资深教学专家、企业专家进行探讨点评等。
史文生做主旨演讲《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主题架构》
一、史文生首先在主题演讲《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主题架构》中提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概念,启发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由一名或若干名理论课教师作为一元,一名或若干名技能教师作为一元,共同组成双元结构的教师组合,由两方面的教师共同组成“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职教专业师资,以“2元一组”的小组形式共同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共同完成“双师型”教师需要完成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任务。
史文生认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中高水平的技能教师缺乏,职业学校要较好地完成专业技能教学任务,我们需要为我们自己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然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难度很大。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职教专业师资,有可能是一种解决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方法。首先从能力角度、意愿角度和教学工作的需要,选拔出有技能潜力的青年专业教师,然后通过到企业“顶岗培训”、进行长期短时间强化持续性培训等实践强化培训,提高上述几类专业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强化培训后的专业技能教师为一元,以职业学校现有较多的专业理论教师为一元,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其类型,一是按时间划分。“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可以分为短期小组、长期小组。二是按角色划分。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师一般数量较多,而专业技能教师相对较少。可以由学校专业理论课教师分别与本校专业技能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等组成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三是按实施专业教学的工作载体来划分。从绩效的角度来看,以行动领域构建的学习领域教学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优势。
通过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职教专业师资,第一,从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的角度,一是变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双向难度,降低为单纯地培养培训技能型教师的单向难度,也降低了对专业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要求,培养培训的目标也就比较容易实现。二是通过选拔、个人报名后而进行的培养培训,调动了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加快了专业教师培训的进度,缩短了原来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时间。四是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第二,从提高教学质量角度,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了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增强专业教学课堂效果。
史文生提出,“合作”是构建双元结构小组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培训工作的难点。双元的“合作”既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思想和意识方面的问题。因而,应把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贯穿于培养培训全过程。“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定位是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补充,同时,“双师型”教师也是一种“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这是“一人”团队的“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是一种特定情况,或者说是一种极限情况。即如果某一位专业教师具有“一元”教师在专业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也同时具有“另一元”教师在技能教学方面的长处,那么,这位教师“一人”就可以同时完成“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两元”中的两人或者多人完成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这种“一人”的“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特定情况,就是我们一贯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认为,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与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同一件事情,二者的和谐统一,使得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成为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途径。
二、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王怀钦在《以多元结构教学团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中谈到,课题是2016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且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中职学校的教育部试点。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正式通过了教育部备案。学校同时也是河南省第一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理论上很美好,但是实践中会很困难。比如,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合作,但是法律上对企业没有约束力,比如实行现代学徒制,将会使得培养成本增加,使用大量耗材,等等。课题的研究将主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学徒的身份问题,企业不考虑长远的事情,不想自己培养,真正介入培养过程很难。二是学徒的规模问题,河南省的中职资源整合,将使得学生开始向优质学校集中。而学校的优势专业中学生爆满。但是学徒班规模不能很大。三是学徒的考核问题。学徒班的学生应该比一般的学生能力更高一些。四是学徒的管理问题。五是师傅的聘用问题,学生学习进度与企业工程进度不一定合拍。工程类的企业都距离很远,多分布在很远的地区,而师傅在现场工作都比较忙。
在分析相关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趋势后,他认为应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的双导师制度,双方取长补短,实行双师联合培养,采用新的中职教学方式,新的学历实现方式,让学生有新的毕业方式。课题的研究内容定位于以学校的工程类专业为主,以“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论为基础,探求现代学徒制中师傅的解决方案。拟采取多元教师团队推动,即构建以德育教师作为班主任,专业教师作为第二班主任,实训指导教师,企业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教师团队。
在课题研究中,拟开展实验研究,采取“包班”的模式等,重点研究团队成员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借鉴“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中关于合作教学教学法的理论,探索对学徒的联合培养问题,特别是怎么教师合作培养的问题。课题研究采取边试点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进行,着重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研究的重点,一是组建多元教师团队,研究如何发挥长处,共同提高。二是实行包班制度。三是解决师傅从哪里来?四是解决工程类专业的突出问题。通过组建课题研究团队,用理论指导研究与实践,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有6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专题演讲,分别阐述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论和实践的看法。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副校长王军在专题演讲《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实践的困惑与建议》中谈到四个方面。第一,实践的基本情况。2015年底开始在服装、电子商务、室内设计、电气等4个专业进行,分别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师素质能力强的专业、双师能力弱的专业和一般情况的专业等进行试点。学校领导班子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项目推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使教学质量提升。首先是改革教学模式,一种是在服装等一些专业,组建2到5人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学任务难易程度,改革课程安排方式;一种是教师结对上课,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对辅导。二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加强教学管理。三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进一步推展。其次是学校制定了专项政策,推动校企合作。四是国赛获奖选手可以在不同小组里协助老师进行指导。第二,实践的成效。主要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最终收益的是学生、调动了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活力。第三,实践中的困惑。一是专业带头人很关键,思路、眼界、内心奋斗的力量都很重要。二是不同的教学团队,不同的人态度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三是老师的积极性是因为目标的不一致。四是增加了成本。第四,相关建议。一是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学校的服装专业,每个教师都具备双师素质,则把落脚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二是资金、政策、学校舆论的支持。三是要把原来把落脚点放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现在考虑,首先学生的收益是第一位,其次才是专业教师的提升。四是关于生产性实训基地融入教学的问题。
河南省理工学校副校长田太和的专题演讲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两点思考》。他认为,第一,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批示中,要求职业教育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其中的知行合一就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要合一。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合一,包括场所、教师、教学内容的合一。其中的“双师型”教师我们到处找,但是不好找,因为这样的人很少。那么“双师型”教师为什么必须是一个人?团队也可以。田太和认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可以从社会分工合作理论来思考,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到马克思对社会分工尤其是合作的理论,而“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尽管在在具体做法上还有一些困惑的问题,但是分工、合作是一个机制的问题,这是一个好的机制。他还从多元智能理论来思考,认为每个人都拥有8中以上的智能,但是一个人在这8项中不能都同时具有。人的智能差异不是缺陷而是资源,各个方面的合作就是扬长避短。发挥各人特长,形成强强合作,从而发挥好的效果。
河南省科技工业学校校长岳小战的演讲是《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专业教师成长路线图》。他从一般意义上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四课五功”,到国赛、省赛,以教师参与省厅、省社及4科研等,谈到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师资解决方案的理解与解释,认为这是为了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怎么把“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达到“1加1大于2”的目标?他以学校的汽车专业为例,介绍了学校进行的5个类型的实践探索,类型一是学校理论教师与学校技能教师结合,类型二是学校理论教师与密切联系的企业的技术人也结合,类型三是企业培训师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结合,类型四是在学校指导下,企业培训师与企业技能人员结合,类型五是学院派以外的教师组成的小组,主要是部队培养的专业技能人员。
中德双元职业教育中心学习领域理论教师李超在《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实践经验分享》中用9分钟说明3个问题。一是先进的模式。“双元结构教师小组”需要一个先进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先进模式?即学习领域教学模式。在“学习领域+课库+互联网”的教学中,强调工作程系统化,强调行动导向化,要求以学生为主,这时候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合作,不一定双元教师同时在场。有时候像是主持人,同时主持,相得益彰;有时候像是接力棒,一环接一环。小组合作重在教学,其实更多是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是组织教学。“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合作教学,要求教师之间要配合默契,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老师,这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可以是交替出现的。“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像是一个教练的团队,大家扬长避短,共同努力。
中原工学院副教授陆俊杰在《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实践难题及突破建议》中提出6个问题。一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研究的性质,是具有理论突破的宝贵实践性探索。二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与“双师型”教师的关系。因为“双师型”教师有诸多难题,可以说是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突破。“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应是一个全新的诞生,不应与“双师型”教师有更多的关联。三是在“互联网+”足够发达的时候,学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是否必要?理论老师如何存在?四是当可视化技术足够发达,“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如何存在?如果仿真化足够先进,可以使人的感官完全真实,“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怎么提?五是如何推进“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建议采取参与式研究加教学体验,到课堂上去看各种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去进行体验。可以在教学实践进行对比试验,双元教师的教学习惯究竟怎样?进行对比,借助数字化进行测量,进行跟踪。这样的研究将会很有价值。六是表达了愿意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非常想向校长们学习。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学部主任杨金栓在《谈谈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几点看法》中,首先谈到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理解,认为是“双师型”教师的补充,是职教师资建设模式的重要创新。表现在,一是基于课程协同构成的团队,二是面向社会用人,人才供给改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校内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等多样化。她认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构建,一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根据系统论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当双元融合后将产生大于两者单独发展之和。二是有利于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双元的来源不仅局限于本校的,可以是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按照5个对接的要求,可以弥补校内一元的短板,也能发挥另一元的长处。三是有利于推进现代学制的实施,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合作、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学。最后谈到对发挥“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作用的思考,她认为,一是建立双元深度合作机制,解决双元的积极性如何调动问题,坚持目标导向,自主、自愿选择,坚持分工协作,共同成长,共同提升。同时强化组织管理,注重绩效。在文化层面等多方面建立校企双向互溶机制。二是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育人模式。依据对素质能力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建立协同实施的评估指标体系。三是探索适合“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教学模式。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四、最后,论坛暨开题报告会行了点评和总结。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副院长黄功学在对课题开题报告的点评中认为,一是课题的选题很好,当前校企合作比较困难,研究很有必要,需要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探索。二是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主要是4个双元,即双主体育人、学生的双身份、教师和师傅双导师,学生的企业双合同等,这是工学结合的深化。现在的困惑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双身份问题?三是如何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的问题。四是对课题的认识,对现代学徒制学徒制中学生双身份的问题、双导师教师的问题,“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论的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思路,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双主体、学生双身份的研究。
北京思威普智业公司总经理梁薇在点评中,谈到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的背后是大的流失率,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现代学徒制和“双师型”教师差不多,因为当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不参与,职业学校一头热。企业为什么没有参与意识,是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她介绍,在德国,职业学校老师每年到教师进修学院进行技能训练学习3个月,但是不等于要进行教学技能;企业的实训师每年要进修理论3个月,但不一定去教学理论。教学团队成员是交替进行的,而不是同时进行。
河南省工业学校书记范吉钰在点评中谈到5点,一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论从提出到实施,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二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是一个实践问题,实施起来很困难。三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理论很有在职业学校推广的价值和意义,的确为职业学校的校本研究提供、注入了好的活力。“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是“双师型”教师的抓手和培养途径。四是课题的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一边是教师一边是师傅,组建多元教师团队是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拓展,是有益的探索。五是“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和多元教师结构,更多的是实践问题,实施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里面有有很多细节和具体工作,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关于“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提供了很好的职业学校教师的解决方案,有很深的体会,他认为,好的“双师型”教师对学校有多么重要。关于技能大赛,比赛的是学生,考量的教师,而教师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以新加坡学习的经验,我们要把教师培养成工程师,比工程师培养成老师难的多。如果从企业引进,有一些技术人员可能会很木讷。所以,职业教育解决好专业教师的问题很重要,也很困难。“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史文生在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主题论坛的小结中有三句话,第一是收获满满。第二是希望有更大的收获。他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新大陆原本就有,也可能是很多人看见了,只是哥伦布提出来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哥伦布并不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其次是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他希望我们的职业学校都能够收益。第三,想要更大的收获怎么办?他建议,相关“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课题研究,可以借鉴此次论坛的方式,继续开展相关研讨,举办开题报告会、课题中期报告会、结题报告会等。论坛就是借鉴“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方式,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协作,共同对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在中国的职教研究中能够有河南的声音。
最后,王怀钦在总结中说,有来自全省各地、各学校、相关企业和德国、北京的职业教育专家共30多人来共同研讨,其中6位专家发言、3位专家进行点评,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提出很好的建议,非常期待与大家再次相会,共同研究,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