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卢建强:一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石油工人

2017-06-22 12:03:34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卢建强,男,中共党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青年杰出创新创效奖、河南省中原技能大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等称号。


 
  卢建强,男,中共党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青年杰出创新创效奖、河南省中原技能大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等称号。
 
  主要事迹:
 
  卢建强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师,从事采油工作20多年来,他在采油生产一线关键岗位解决大量生产难题,被誉为石油石化新时代的“金牌”工人。
 
  扎根石油   学习成就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不论是当工人,还是成为技能大师,卢建强坚持扎根一线、敬业奉献。
 
  立志岗位成长,争做合格石油工人。
 
  1994年7月,卢建强在中原油田采油技校毕业并参加工作。身为“油二代”,受家庭熏陶,当一名石油工人使他倍感自豪。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石油”,从玉门会战到逐鹿中原,一干就是40年,精通采油、地质、电气焊,谙熟设备操作与维修等“十八般武艺”,1992年取得国家首批采油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初出茅庐的卢建强以父亲为榜样,始终把“做一名业务拔尖、技能精湛的石油工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基层作为实现梦想的大舞台。针对理论和实际操作匮乏,他上班跟师傅学、下班跟父亲刨根问底。为了准确判断设备故障,他在设备旁一站就是3、4个小时,通过反复的推敲、捉摸、总结,练出了“透视耳”的绝活。他只要围着设备转一圈,一听就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故障点。工余时他还经常跑书店购买采油、注水等专业书籍,多年来共涉览各类专业书籍150多套,记录笔记120万字。通过学习,他实现了技能与学历提升双丰收,先后取得采油工、注水泵工、采油地质工等5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企业管理和北京石油大学安全工程本科学历。他连续4年蝉联采油四厂工人技术比武第1名,2006年获中原油田工人技术比武第1名。先后在《石油机械》《石油技术监督》等刊物发表论文21篇,编写并出版了《注水泵工》视频教程和《油田标准化教程(采油工)》等4部教材。
 
  卢建强说:“我是工人技师,我的岗位在一线,革新的灵感也来自一线,如果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油井,劲就使不出来了。”
 
  卢建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生产一线作为干事创业的舞台。先后在5个注水站当过站长。在担任中原油田53号站站长期间,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激励措施,打造了一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团队,站上17名职工全部取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人人持有采油工、注水泵工、水质化验工三证上岗,仅3年时间,站上就出了3名技师,2名工程师。53号注水站先后荣获全国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等30余项荣誉。
 
  立足岗位   创新彰显价值
 
  卢建强说,创新发明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细心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普通工人也能实现从普通工人向革新专家的转变。
 
  在注水泵温不正常的时候,注水站工人要忍着90分贝的噪音、夏夜还要耐着泵房内的高温和蚊虫叮咬,需整整蹲守一个晚上。卢建了解到这种情况强突发奇想:如果能研制一种泵温自动报警装置,不仅可以避免设备损失还能减轻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于是,他根据家人熬中药时控制水温的方法,很快研制出了泵温度控制技术,当年就创效30多万元。这项成果获得了油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三等奖。
 
  这次成果如同星星之火,一下子点燃了卢建强的创新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重视安全生产,把提高工作安全系数
 
  作为革新的重点。卢建强常说,技术革新不一定非搞科技含量高的,那些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大、耗费精力多的难点,都可以成为革新攻关的重点。抽油机调平衡,需要维修人员站在抽油机减速箱或曲柄上进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耗时长。对此,卢建强研制了抽油机调平衡拖载式升降操作台,不仅安全而且5分钟就能完成操作。由他主持研制的《高压注水站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操作人员在值班室就可以对设备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被纳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
 
  关注清洁生产,把促进节能减排
 
  作为革新的闪光点。他主持完成的《输油干线温度控制合格率》项目,有效解决了原油集输过程中温度波动的技术难题,推广使用后,年节约天然气3000万立方米。该成果获国家级优秀QC成果奖和国家专利。他主持完成的《双级放喷型抽油机井口光杆密封器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解决了抽油机井光杆脱落,造成井喷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难题。该成果获全国能源化学工会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还有,《延长柱塞泵泵阀使用寿命》课题,使柱塞泵泵阀检修期由220小时延长到710小时,该项成果获国家级、石油工业质协和油田QC成果一等奖,多家泵厂纷纷按图索骥生产制造……
 
  在卢建强看来,创新成果只是解决问题后的"副产品",解决问题是关键。他不仅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而且乐于听别人反映的各种难题。这似乎成了他的一项特殊爱好。也正是如此,卢建强的技术创新达到了“自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这些年,他完成创新成果162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5项,中石油及省部级奖励41项,国家专利授权84项。有40多项成果在全国各大油田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亿多元。
 
  爱岗敬业   奉献诠释责任
 
  卢建强常说,油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大批懂技术、能创新的"创新型"工人。
 
  坚持导师带徒,搞好传帮带。为使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卢建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张德路原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在卢建强的引导下,他潜心钻研技术,逐渐成长为采油高级技师,近几年完成创新成果和获国家专利20余项。2016年11月,他建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习创新工作室,成为采油区技术创新带头人。目前,与卢建强正式签约的100名徒弟中,86名晋升为高级技师和技师,35人获得中原油田及省部级技术能手,6人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他们中有的成为生产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为中原油田技能人才队伍由"人才高峰"向"人才高原"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倡导全员提素,广泛传授技能。为了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娴熟技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除了对徒弟言传身教外,卢建强探索多种渠道传授知识和技术的路径。2009年,中原油田成立了“卢建强创新工作室”,带领徒弟们一起创新。他还建立了“卢建强网络学习创新平台”,将学习创新工作室现场攻关经验技术等及时上传到网上。义务举办培训班,每年授课150多学时。2010年初,他率先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石化首家技师工作站,与每名进站技师签订目标责任书,带领技师解决制约生产的疑难问题。2014年,创建TSI工作室,集全员培训、安全生产、创新创效三位一体,成为员工模拟操作、技术培训、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工作室每年培训员工2000人次以上,解决生产经营难题300个以上,完成创新成果60项以上,先后培养出86名技师、高级技师,35名油田及省部级技术能手。工作室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能源化学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河南省“职工学习工作室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