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王曙群: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年轻的航天装配带头人

2017-07-18 13:51:29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王曙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首席技师。


 
  王曙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首席技师。
 
  主要事迹:
 
  1989年,王曙群进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进入第一线从事装配调试工作。22年的时间,他已从一名普通技校毕业的一线工人,发展成航天“型号任务”的攻坚带头人。22年的历程,航天局局钳工技能竞赛第一名、上海市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能手称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能大奖等,一个个成绩单见证了其成长的足迹。
 
  转型还是坚持?
 
  王曙群技校毕业后,踏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做一线工人。他说:“在我开始工作时,我的一些同学在工作之余都在学历上进行提升,读管理、学市场,都在想着转型,而我也曾经犹豫彷徨过,是一辈子在工人岗位上发展还是在学历上提升后向工艺技术线调整?就在这时,单师傅给我讲了倪志福在生产中发明了群钻成为工人中楷模的故事,还有我们的同行赵阿狗勤于探索,成立了“新江厂技师攻关队”承担了企业大部分的非标准设计制造工作,先后完成了十余项革新项目。这些楷模,让我从内心里暗暗下定了今后发展的目标,沉下心认真钻研,争取有朝一日,在众人瞩目的卫星中也有自己攻克钻研出来的部件。”
 
  工作后,王曙群埋头一干就是5年。这5年,为他今后钻研和攻克难题打下了过硬的基础。1996年,他参加了八院高级技工培训学习,成为了一名技师。
 
  攻克新技术,为“神八”立功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成为技师后,王曙群在技术岗位上思考创新,先后在2000年获得高级技师职称,2003年获得集团的特级技师职称,据悉特级技师迄今为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只有4个名额,而他是年纪最轻的,今年他才42岁。
 
  在多年的工作中,王曙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对接机构原理样机的研制,经过了模样阶段、初样阶段,到今天的正样产品奔赴基地接受实践考验,前后整整经历十余年的艰苦历程,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神舟8号上的设备中就有他们的“杰作”。最近,王曙群正在进行月球车的初样生产,在钻研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月球车机械臂遇到装配困难,精度尺寸无法测量及保证的难题时,王曙群通过仔细消化图纸,与设计工艺人员协商,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增加工艺定位孔,并自主设计了专用夹具,保证了机械臂的装配精度,通过试验验证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完成后还编制、修改装配流程,并完善到工艺文件中,成为企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2010年,他完成了飞船对接机构的装调工作,据悉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只有俄罗斯掌握空间对接机构全部技术。
 
  悉心带徒 愿做一辈子一线技师
 
  在生产实践中,王曙群通过攻关、技术革新及工艺改进,攻克了许多“重要件”、“关键件”的生产难题,其主任笑称王曙群是航天事业的“国宝”。
 
  在攻克任务的过程中,王曙群说他也曾多次彷徨过。其实在很多厂里,有很多技师做到最后就会退居“二线”,去科室等职能部门发展,而他们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系列的激励制度都是向技术、技能部门倾斜的。如今,王曙群首席技师工作室已获批,他作为技能的带头人,还在带领团队攻克和制造下一个航天高精尖设备。
 
  王曙群表示,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感觉“师徒结对”传授技艺是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六年来他带徒六人,其中两人已走上工艺技术岗位,一人走上项目部计划调度岗位。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