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峰,男,汉族,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获得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2017年5月12日,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为上海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罗开峰,男,汉族,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获得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2017年5月12日,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为上海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主要事迹:
三门湾畔,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1号机组投产在即。岸堤边,作为施工总承包方中核五公司核级焊工的“先锋悍匠”,罗开峰即将和身后的这片土地告别。之前,他带着焊工班,历时5个月,在完成1号机组主管道焊接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所有焊口目视、液体渗透、射线探伤检测一次100%合格。
他穿过的工作服,没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他的两条胳膊满是白斑,那是被铁水烫伤后留下的伤疤。“普通人烫伤了要把手缩回来,或者赶紧抖两下。但焊工不行,烫伤后必须克服伤痛,手还要保持平稳。”罗开峰说,“电焊工就得不怕烫、不怕苦、不怕脏。我们前期付出得越多,核电运行就越安全,老百姓也就越安心。”
“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做好每件事”是罗开峰的座右铭。
学徒时期,为了让手更“稳”,罗开峰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哑铃,每天空闲时候练习举哑铃,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有时,中午工友休息,他还坐在试件旁加班练习。“后来,被师傅发现了。我想他会表扬我。没想到,他走过来一脚把我屁股下面的凳子踢开,对我吼了一句‘技术,马步要稳,现场焊接还会给你准备凳子吗’,你就这么蹲着练吧。”罗开峰说,“当时我就不想干了,特别生气。但是工作做久了就能体会到师傅当初的良苦用心。焊接施工环境恶劣,有时候要面对不同的位置蹲着、仰着、跪着、躺着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焊接。”
“电焊意味着一种态度、一种积累、一种责任,最需要的是认真和沉淀。”现在,对焊工班的弟子,罗开峰提出了“四多”:多问、多练、多想、多思考。徒弟王高峰现在很“害怕”这位严师,“抱怨”说:“有时候闲来无事,就对着试件随便焊几下。师傅一看到就会训我们,说每一次操作都要用真心,不能随便。”
2010年,罗开峰已是业内传统焊接技术的顶尖高手,但他没有丝毫自满,反而主动请缨参加国内JWT攻坚小组。JWT攻坚小组是中核五公司为攻克AP1000首堆主管道安装技术而成立的研究团队,窄间隙自动焊接技术是其中需攻克的一大难题,当时的自动焊接设备操作面板上的字是英文的,由美国专家进行培训,这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罗开峰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为了突破语言难关,罗开峰利用空余时间背英文单词,通过专业词汇的学习和手势,逐渐能跟培训老师进行简单交流。20个月之后,他已能学以致用,先后完成焊接工艺数据采集12200组,完成焊接试验焊缝139个,成果于2011年申请专利。他还帮助美国合作公司完成低矮型机头的改造工作,连美国专家都被他这精湛的技术所折服。
在三门核电主管道焊接项目中,罗开峰首次尝试全新的窄间隙TIG自动焊技术。主管道是核电站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素有核电“大动脉”之称,“自动焊时,需要团队的配合,而‘罗大师’就是整个电焊系统的大脑。操作中,由于要考虑机器的反馈时间,所以他必须对工艺参数进行提前预判,眼睛看到的,要在1秒内决策,针对熔池的变化,增加或者降低电流。如果不及时,要不焊缝有缺陷,要不或许直接烧穿。而‘罗大师’的成功率,达到100%。”中核五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建对罗开峰的技术称赞不已。
“直到现在,我都没‘教训’过孩子。聚少离多,偶尔见面真的舍不得‘教训’他。”工作上的辛苦,罗开峰说得很平静。然而,当话题一转移到家庭,他就突然用右手捂住双目,声音变得颤抖。一个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的男人,哭了……
“妻子怀孕4个月时我去巴基斯坦工作,再与她见面时,儿子已经2岁4个月大了。两年多的光阴,都是妻子在操心,除了打电话给她鼓劲,我什么都做不了。”罗开峰说。两个人相隔万里,由于村里没有条件打国际长途,想打通越洋电话就颇费周折。整个公司有400人,却只有一部越洋电话,一到星期天,几乎所有人都冲向距宿舍500米外的电话亭,经常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然而,只有1分钟的通话时间,只能简单地问候。“大家都在外面等着,其实,有时的确可以多说一会,但隔着窗户,看到后面的工人急切的表情,还是会准时挂断电话的。”
而妻子要与他通话,要提前1个小时出发,走1公里多的山路,到镇上等电话。后来,儿子出世,她还要抱着孩子,牵着儿子的小手和罗开峰说话。
对罗开峰而言,从宿舍到电话亭是最幸福的500米;对妻子而言;从家到镇上是最浪漫的1公里。“在电话里,儿子第一次叫‘爸爸’的那天,我激动得失眠了。”罗开峰说。
现在,罗开峰的儿子已经考入南华大学———一所培养核电人的摇篮。罗开峰已在憧憬不久的将来罗家“三代同核”的情景。
搜集整理 鲁彬之